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根清专利>正文

金属表面亮雾同体外观面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01295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2 0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表面亮雾同体加工工艺,该加工工艺是先在金属半成品的整个表面进行多次电镀后使金属半成品的整个表面呈现亮面效果,然后采用压敏型胶粘带对半成品表面的目标亮面区域进行贴覆,露出区域为目标雾面区域,接着将上述半成品采用陶瓷砂为喷料对目标雾面区域进行喷砂处理,结合适当的喷砂压力和喷砂距离,使目标雾面区域呈现带有金属色泽质感的雾面效果,最后彻底清除零散喷料后撕除压敏型胶带,得到亮雾同体的金属成品,该金属成品的目标亮面区域和目标雾面区域均具有一定的光泽感和金属质感,且加工工艺简便可行,适于推广应用。

Machining process of bright surface of metal surfa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al surface light fog body processing technology,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is the first in the whole surface of semi finished metal plating repeatedly so that the entire surface of the metal semi-finished products has bright surface effect, then the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tape on the finished surface target area of bright surface covered, exposed area for the target fog surface area, then the half finished ceramic sand spraying on the target surface area of fog were sandblasted, combined with proper blasting pressure and blasting distance, the target region presents matte metallic texture of the matte effect, finally completely remove the spray material after tearing scattered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tape, metal the finished light fog body, the metal target surface region and the target region have fog surface luster and texture of the metal, and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is simple and practical, suitable for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表面处理工艺,尤其涉及一种金属表面亮雾同体外观面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亮雾同体是指在同一物件表面实现亮面与雾面的结合,使物件表面不同部位根据需求而呈现不同的光泽度。目前对物体表面进行亮雾同体外观面的加工,尤其是金属物体表面进行亮雾同体外观面的加工,通常是先喷砂再进行电镀,如先将金属物体表面进行抛光形成整体表面亮面效果,然后在该整体表面上涂覆涂层进行遮盖,接着通过镭雕等方式退出目标雾面区域涂层后进行喷砂和表面处理(可以为阳极氧化处理或电镀),得到目标区域的雾面效果,最后通过浸泡等方式退除目标亮面区域上的涂层后进行二次表面处理,得到目标区域的亮面效果。上述加工工艺虽然能够得到效果较好的亮雾同体外观面,但其中雾面目标区域的雾面效果是暗哑效果的,并不能呈现出有一定光泽度和金属质感的雾面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表面亮雾同体外观面加工工艺,由该加工工艺制备所得的亮雾同体外观面中目标雾面区域和目标亮面区域均具有一定的光泽感和金属质感。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表面亮雾同体外观面加工工艺,包括成型工序、去毛刺工序、数控铣床加工工序和抛光工序,还包括电镀工序:将经抛光工序处理后的金属半成品进行多次电镀,使金属半成品的整个表面覆盖有总厚度大于20μm的金属镀层,结束电镀工序后金属半成品的整个表面呈现亮面效果;遮喷工序:采用压敏型胶粘带对电镀后的金属半成品表面进行贴覆,贴覆的区域为目标亮面区域,露出区域为目标雾面区域,所述压敏型胶粘带的耐温性不低于200℃,且该压敏型胶粘带的粘着力为25-40N/100mm;喷砂工序:将完成遮喷工序的金属半成品放入喷砂机中进行喷砂处理,喷砂的区域为目标雾面区域,所采用的喷料为20-205目的陶瓷砂,喷砂压力0.22-0.26MPa,且喷枪与目标雾面区域的距离为8-15cm,结束喷砂工序后金属半成品的目标雾面区域呈现带有金属色泽质感的雾面效果;剥离工序:将完成喷砂工序的金属半成品表面上的零散喷料彻底去除干净后,撕除压敏型胶带,露出金属半成品的目标亮面区域,得到亮雾同体的金属成品。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电镀工序中的多次电镀包括依次进行的氰化物镀铜步骤、焦磷酸盐镀铜步骤、硫酸铜镀铜步骤、半光亮镍电镀步骤、全光亮镍电镀步骤和铬电镀步骤。所述氰化物镀铜步骤的电镀电流密度为1.8-2.2A,电镀时间为1.5-2.5min;所述焦磷酸盐镀铜步骤的电镀电流密度为1.8-2.2A,电镀时间为4.0-6.0min;所述硫酸铜镀铜步骤的电镀电流密度为1.8-2.2A,电镀时间为48.0-55.0min;所述半光亮镍电镀步骤的电镀电流密度为2.2-2.7A,电镀时间为8.0-12.0min;所述全光亮镍电镀步骤的电镀电流密度为2.2-2.7A,电镀时间为8.0-12.0min;所述铬电镀步骤的电镀电流密度为2.2-2.7A,电镀时间为4.0-6.0min。所述电镀工序中的金属镀层包括自底层向顶层依次设置的第一铜层、第二铜层、第三铜层、半光镍层、全光镍层和铬层。所述压敏型胶粘带的粘着力为30-35g/cm。所述压敏型胶粘带的粘着力为31.36N/100mm。所述喷砂工序中对完成遮喷工序的金属半成品进行喷砂时,按照金属半成品正面、金属半成品边角处、金属半成品背面、金属半成品底面、金属半成品顶面的次序进行。所述剥离工序中彻底去除完成喷砂工序的金属半成品表面上的零散喷料时,先使用高压气流将产品表面的零散喷料吹掉,然后使用无尘布蘸取酒精擦拭金属半成品的表面后晾干即可。所述剥离工序后还包括在亮雾同体的金属成品表面贴覆透明保护膜的工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金属表面亮雾同体外观面加工工艺是先在金属半成品的整个表面进行多次电镀后使金属半成品的整个表面呈现亮面效果,然后采用压敏型胶粘带对半成品表面的目标亮面区域进行贴覆,露出区域为目标雾面区域,接着将上述半成品采用陶瓷砂为喷料对目标雾面区域进行喷砂处理,结合适当的喷砂压力和喷砂距离,使目标雾面区域呈现带有金属色泽质感的雾面效果,最后彻底清除零散喷料后撕除压敏型胶带,得到亮雾同体的金属成品,该金属成品的目标亮面区域和目标雾面区域均具有一定的光泽感和金属质感,且加工工艺简便可行,适于推广应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为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金属表面亮雾同体外观面加工工艺进行外观面装饰时,首先需要成型产品半成品,该产品半成品可以是由金属材质成型所得的,也可以是由塑料材质等其他容易电镀的材质成型所得的,下述具体实施例中采用金属材质成型产品半成品,使用的金属材质为锌合金。成型工艺:采用锌合金为基础材质,使用锌合金压铸机压铸成型,压铸成型参数为为储能2.8s,循环1.5s,总压98kgf/cm2,调模50kgf;顶前1.5s,顶后1.0s,顶针60kgf/cm2,炉温420±20℃;顶出次数1次,射料3.6s,开模85kgf/cm2,鹅颈温度410±20℃;扣嘴冷却5.5s,离嘴0.3s,锁模85kgf/cm2,射嘴温度410±20℃;喷雾0.8s,喷雾次数1次,低压5kgf/cm2,最终成型所得的金属半成品外观要求无水纹、无沙孔、无颗粒、无碰伤等外观问题。去毛刺工序:用三角刀刮去金属半成品内部的小毛刺等,避免碰伤产品;然后用锉刀手工处理产品上使用机器无法去除的细小毛刺。数控铣床加工工序:其目的是将经去毛刺工序处理后的金属半成品使用数控铣床(CNC)将其上多余的厚毛刺用刀具铣干净,保证金属半成品的平整性。具体操作是将金属半成品固定在治具中后架设于CNC机床上,用铣刀铣金属半成品的进胶口、渣包口和合模线处。抛光工序:其目的是将金属半成品表面的老皮去除,将其抛光至发亮、无碰伤及褶皱的状态。具体操作是首先使用砂光机上的400#砂带将金属半成品表面上有细微缺陷的地方进行表面清除,然后使用抛光轮(可使用布轮或麻轮)将上述金属半成品表面的丝路抛除清光达到光滑发亮的状态。电镀工序:将上述经抛光工序处理后的金属半成品进行多次电镀,该多次电镀包括依次进行的氰化物镀铜步骤、焦磷酸盐镀铜步骤、硫酸铜镀铜步骤、半光亮镍电镀步骤、全光亮镍电镀步骤和铬电镀步骤,其中氰化物镀铜步骤的电镀电流密度为1.8-2.2A,电镀时间为1.5-2.5min;焦磷酸盐镀铜步骤的电镀电流密度为1.8-2.2A,电镀时间为4.0-6.0min;硫酸铜镀铜步骤的电镀电流密度为1.8-2.2A,电镀时间为48.0-55.0min;半光亮镍电镀步骤的电镀电流密度为2.2-2.7A,电镀时间为8.0-12.0min;全光亮镍电镀步骤的电镀电流密度为2.2-2.7A,电镀时间为8.0-12.0min;铬电镀步骤的电镀电流密度为2.2-2.7A,电镀时间为4.0-6.0min;电镀结束后,抛光工序处理后的金属半成品的整个表面上覆盖有自底层向顶层依次排布的第一铜层、第二铜层、第三铜层、半光镍层、全光镍层和铬层,上述金属镀层的总厚度大于20μm,结束电镀工序后金属半成品的整个表面呈现亮面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表面亮雾同体外观面加工工艺,包括成型工序、去毛刺工序、数控铣床加工工序和抛光工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镀工序:将经抛光工序处理后的金属半成品进行多次电镀,使金属半成品的整个表面覆盖有总厚度大于20μm的金属镀层,结束电镀工序后金属半成品的整个表面呈现亮面效果;遮喷工序:采用压敏型胶粘带对电镀后的金属半成品表面进行贴覆,贴覆的区域为目标亮面区域,露出区域为目标雾面区域,所述压敏型胶粘带的耐温性不低于200℃,且该压敏型胶粘带的粘着力为25‑40N/100mm;喷砂工序:将完成遮喷工序的金属半成品放入喷砂机中进行喷砂处理,喷砂的区域为目标雾面区域,所采用的喷料为20‑205目的陶瓷砂,喷砂压力0.22‑0.26MPa,且喷枪与目标雾面区域的距离为8‑15cm,结束喷砂工序后金属半成品的目标雾面区域呈现带有金属色泽质感的雾面效果;剥离工序:将完成喷砂工序的金属半成品表面上的零散喷料彻底去除干净后,撕除压敏型胶带,露出金属半成品的目标亮面区域,得到亮雾同体的金属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表面亮雾同体外观面加工工艺,包括成型工序、去毛刺工序、数控铣床加工工序和抛光工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镀工序:将经抛光工序处理后的金属半成品进行多次电镀,使金属半成品的整个表面覆盖有总厚度大于20μm的金属镀层,结束电镀工序后金属半成品的整个表面呈现亮面效果;遮喷工序:采用压敏型胶粘带对电镀后的金属半成品表面进行贴覆,贴覆的区域为目标亮面区域,露出区域为目标雾面区域,所述压敏型胶粘带的耐温性不低于200℃,且该压敏型胶粘带的粘着力为25-40N/100mm;喷砂工序:将完成遮喷工序的金属半成品放入喷砂机中进行喷砂处理,喷砂的区域为目标雾面区域,所采用的喷料为20-205目的陶瓷砂,喷砂压力0.22-0.26MPa,且喷枪与目标雾面区域的距离为8-15cm,结束喷砂工序后金属半成品的目标雾面区域呈现带有金属色泽质感的雾面效果;剥离工序:将完成喷砂工序的金属半成品表面上的零散喷料彻底去除干净后,撕除压敏型胶带,露出金属半成品的目标亮面区域,得到亮雾同体的金属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亮雾同体外观面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工序中的多次电镀包括依次进行的氰化物镀铜步骤、焦磷酸盐镀铜步骤、硫酸铜镀铜步骤、半光亮镍电镀步骤、全光亮镍电镀步骤和铬电镀步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表面亮雾同体外观面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氰化物镀铜步骤的电镀电流密度为1.8-2.2A,电镀时间为1.5-2.5min;所述焦磷酸盐镀铜步骤的电镀电流密度为1.8-2.2A,电镀时间为4.0-6.0min;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根清
申请(专利权)人:张根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