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继动阀、差动阀和ABS电磁阀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6060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08:14
一种继动阀、差动阀和ABS电磁阀总成,包括支架总成、继动阀、差动阀、一号ABS电磁阀、二号ABS电磁阀,支架总成包括均为C字形结构的左支架、右支架,左支架包括依次连接的左顶板、左侧板、左底板,右支架包括依次连接的右顶板、右侧板、右底板,继动阀的顶部与左底板、右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差动阀位于左底板、右底板的上方,且其顶部与左顶板、右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一号ABS电磁阀、二号ABS电磁阀分别与左侧板、右侧板的外侧固定连接。该设计不仅占用空间小、重量轻,而且优化了管路走向、提高了系统性能。

A relay valve, differential valve and ABS solenoid valve assembly

A relay valve, differential valve, and ABS solenoid valve assembly, including a support assembly, a relay valve, a differential valve, a No. 1 ABS solenoid valve, and a two ABS solenoid valve. The support assembly consists of a left and right support with a C shaped structure. The left support includes the left top, the left plate, the left floor, and the right bracket, which are connected in turn. The top of the right top plate, right plate, right bottom plate, the top of the relay valve is fixed to the bottom of the left and right bottom plates. The differential valve is located above the left floor and right floor, and the top is fixed to the bottom of the left top plate and the right top plate. The No. 1 ABS solenoid valve and the two ABS solenoid valve are connected with the left plate and the right side plate respectively. Then. The design not only takes up small space and light weight, but also optimizes pipeline orientation and improves system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继动阀、差动阀和ABS电磁阀总成
本技术属于汽车制动系统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继动阀、差动阀和ABS电磁阀总成,适用于简化结构、缩小占用空间、优化系统的响应时间。
技术介绍
目前,很多汽车都采用气压制动系统,尤其是重型汽车。汽车气压制动系统的布置形式有多种,但大多采用的是将继动阀和ABS电磁阀安装在纵梁上,制动管路沿着纵梁方向在纵梁内部布置的方式。在该布置结构中,差动阀、继动阀、左右ABS电磁阀分散布置,各阀均采用单独的支架,且阀之间通过管路连接,这样不仅使得整个系统占用空间大、重量较重,而且管路走向复杂、成本高。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2015101803327,申请公布日为2015年7月1日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客车制动元件集中装配系统,包括定位支架、分别安装在定位支架左右两端底部的左支架和右支架、安装在左支架及右支架下方的下方支架,左支架的外侧设有左ABS支架,右支架的外侧设有右ABS支架,下方支架用于安装继动阀和差动继动阀。虽然该布置结构集成了ABS电磁阀、继动阀和差动继动阀,但支架数量较多,且左、右ABS电磁阀需要单独的支架固定,同样存在占用空间大、重量较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占用空间大、重量较重的问题,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重量较轻的继动阀、差动阀和ABS电磁阀总成。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继动阀、差动阀和ABS电磁阀总成,包括支架总成、继动阀、差动阀、一号ABS电磁阀、二号ABS电磁阀,所述继动阀、差动阀、一号ABS电磁阀、二号ABS电磁阀均与支架总成固定连接;所述支架总成包括均为C字形结构的左支架、右支架,所述左支架包括依次连接的左顶板、左侧板、左底板,右支架包括依次连接的右顶板、右侧板、右底板;所述继动阀的顶部与左底板、右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差动阀位于左底板、右底板的上方,且其顶部与左顶板、右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一号ABS电磁阀、二号ABS电磁阀分别与左侧板、右侧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左顶板、右顶板的一端通过其上开设的连接孔与差动阀固定连接,左顶板、右顶板的另一端通过其上开设的安装孔固定在后桥和车架横梁之间。所述左侧板、右侧板近安装孔的一端为斜切面结构。所述继动阀与一号ABS电磁阀、继动阀与二号ABS电磁阀、继动阀与差动阀均通过快插接头和尼龙管对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一种继动阀、差动阀和ABS电磁阀总成中支架总成包括均为C字形结构的左支架、右支架,左支架包括依次连接的左顶板、左侧板、左底板,右支架包括依次连接的右顶板、右侧板、右底板,继动阀的顶部与左底板、右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差动阀位于左底板、右底板的上方,且其顶部与左顶板、右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一号ABS电磁阀、二号ABS电磁阀分别与左侧板、右侧板的外侧固定连接,该设计仅采用两个C字形支架即可实现继动阀、差动阀和ABS电磁阀的固定,不仅占用空间小、便于布置,而且重量较轻、装配简单,同时,继动阀、差动阀和ABS电磁阀之间的距离更近,实现管路走向的优化,从而缩短了系统的反应时间,优化了系统的性能。因此,本技术不仅占用空间小、重量较轻,而且优化了管路走向、提高了系统性能。2、本技术一种继动阀、差动阀和ABS电磁阀总成的结构中左侧板、右侧板近安装孔的一端为斜切面结构,该设计为各阀的连接预留了空间,以便于连接管路的装配。因此,本技术便于连接管路的装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左支架和右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支架总成1、左支架11、左顶板111、左侧板112、左底板113、右支架12、右顶板121、右侧板122、右底板123、继动阀2、差动阀3、一号ABS电磁阀4、二号ABS电磁阀5、连接孔6、安装孔7、快插接头8、尼龙管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图2,一种继动阀、差动阀和ABS电磁阀总成,包括支架总成1、继动阀2、差动阀3、一号ABS电磁阀4、二号ABS电磁阀5,所述继动阀2、差动阀3、一号ABS电磁阀4、二号ABS电磁阀5均与支架总成1固定连接;所述支架总成1包括均为C字形结构的左支架11、右支架12,所述左支架11包括依次连接的左顶板111、左侧板112、左底板113,右支架12包括依次连接的右顶板121、右侧板122、右底板123;所述继动阀2的顶部与左底板113、右底板12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差动阀3位于左底板113、右底板123的上方,且其顶部与左顶板111、右顶板12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一号ABS电磁阀4、二号ABS电磁阀5分别与左侧板112、右侧板122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左顶板111、右顶板121的一端通过其上开设的连接孔6与差动阀3固定连接,左顶板111、右顶板121的另一端通过其上开设的安装孔7固定在后桥和车架横梁之间。所述左侧板112、右侧板122近安装孔7的一端为斜切面结构。所述继动阀2与一号ABS电磁阀4、继动阀2与二号ABS电磁阀5、继动阀2与差动阀3均通过快插接头8和尼龙管9对接。本技术的原理说明如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继动阀、差动阀和ABS电磁阀总成,采用两个C字形支架实现了继动阀、差动阀和ABS电磁阀的集成和固定,不仅减少了占用空间、支架的种类和数量、减轻了整体重量,而且使各阀之间的连接管路显著缩短,并且缩短了与气源之间的距离,从而优化了系统的响应时间。实施例1:参见图1、图2,一种继动阀、差动阀和ABS电磁阀总成,包括支架总成1、继动阀2、差动阀3、一号ABS电磁阀4、二号ABS电磁阀5,所述支架总成1包括均为C字形结构的左支架11、右支架12,所述左支架11包括依次连接的左顶板111、左侧板112、左底板113,右支架12包括依次连接的右顶板121、右侧板122、右底板123,所述继动阀2的顶部与左底板113、右底板123的底部螺栓连接,所述差动阀3位于左底板113、右底板123的上方,且其顶部与左顶板111、右顶板121的一端底部开设的连接孔6螺栓连接,左顶板111、右顶板121的另一端通过其上开设的安装孔7固定在后桥和车架横梁之间,所述一号ABS电磁阀4、二号ABS电磁阀5分别与左侧板112、右侧板122的外侧螺栓连接,所述左侧板112、右侧板122近安装孔7的一端为斜切面结构,所述继动阀2与一号ABS电磁阀4、继动阀2与二号ABS电磁阀5、继动阀2与差动阀3均通过快插接头8和尼龙管9对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继动阀、差动阀和ABS电磁阀总成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继动阀、差动阀和ABS电磁阀总成,包括支架总成(1)、继动阀(2)、差动阀(3)、一号ABS电磁阀(4)、二号ABS电磁阀(5),所述继动阀(2)、差动阀(3)、一号ABS电磁阀(4)、二号ABS电磁阀(5)均与支架总成(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总成(1)包括均为C字形结构的左支架(11)、右支架(12),所述左支架(11)包括依次连接的左顶板(111)、左侧板(112)、左底板(113),右支架(12)包括依次连接的右顶板(121)、右侧板(122)、右底板(123);所述继动阀(2)的顶部与左底板(113)、右底板(12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差动阀(3)位于左底板(113)、右底板(123)的上方,且其顶部与左顶板(111)、右顶板(12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一号ABS电磁阀(4)、二号ABS电磁阀(5)分别与左侧板(112)、右侧板(122)的外侧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继动阀、差动阀和ABS电磁阀总成,包括支架总成(1)、继动阀(2)、差动阀(3)、一号ABS电磁阀(4)、二号ABS电磁阀(5),所述继动阀(2)、差动阀(3)、一号ABS电磁阀(4)、二号ABS电磁阀(5)均与支架总成(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总成(1)包括均为C字形结构的左支架(11)、右支架(12),所述左支架(11)包括依次连接的左顶板(111)、左侧板(112)、左底板(113),右支架(12)包括依次连接的右顶板(121)、右侧板(122)、右底板(123);所述继动阀(2)的顶部与左底板(113)、右底板(12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差动阀(3)位于左底板(113)、右底板(123)的上方,且其顶部与左顶板(111)、右顶板(12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一号ABS电磁阀(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洋江天欣吴苗苗李冀李阳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