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抓取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5502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0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抓取机械手,包括固定底座,固定底座顶端两侧均连接有支撑柱,两个支撑柱的顶端均与箱体的底端相连接,箱体内部底端右侧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一号齿轮,一号齿轮啮合连接有二号齿轮,二号齿轮套设在往复丝杆的外侧壁上,往复丝杆的两端均连接有固定轴承,两个固定轴承分别设置在箱体内两侧壁上,往复丝杆的外侧壁上套设有移动滑块,移动滑块顶端连接有移动导杆,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技术领域。该高效抓取机械手通过控制二号液压杆进而能够使一号夹持杆与三号夹持杆和二号夹持杆与三号夹持杆配合作用,能够一次夹取多个成型产品,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An efficient grasping manipulat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fficient grasping manipulator, including a fixed base, a supporting column on both sides of the top of the fixed base, the top of the two supporting column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box, and a motor is provid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bottom end of the box, and the output end of the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a number one gear and the No. 1 gear is meshed and connected with two gear. The No. two gear sleeve is locat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wire rod, and the fixed bearings are connected to both ends of the double wire rod. The two fixed bearings are set on the two sides of the box body, and a moving slider is set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wire rod, and the top of the moving slider is connected with a moving guide. This hair is clearly involved in the field of mechanical technology. By controlling the No. two hydraulic rod, the high efficient grasping manipulator can make the No. 1 holding rod with the No. three holding rod and No. two clamp rod and the three gripper. It can be used for multiple molding products at a time, thus improving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the enterprise and reducing the production of the enterpri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抓取机械手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
,具体为一种高效抓取机械手。
技术介绍
机械手是最早出现的工业机器人,也是最早出现的现代机器人,它可替代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机械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和原子能等部门,机械手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现有自动化生产线上,在对成型的产品进行装箱打包时需要用到机械手,然而现有自动化生产线上的机械手只能对单个成型产品进行夹取,不能一次夹取多个成型产品,影响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抓取机械手,解决了现有高效抓取机械手打磨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效抓取机械手,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顶端两侧均连接有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均与箱体的底端相连接,所述箱体内部底端右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一号齿轮,所述一号齿轮啮合连接有二号齿轮,所述二号齿轮套设在往复丝杆的外侧壁上,所述往复丝杆的两端均连接有固定轴承,两个所述固定轴承分别设置在箱体内两侧壁上,所述往复丝杆的外侧壁上套设有移动滑块,所述移动滑块顶端连接有移动导杆,所述移动导杆的顶端设置在滑槽内,所述滑槽设在箱体的内部顶端,所述移动滑块底端连接有一号液压杆,所述一号液压杆贯穿箱体的底端并延伸至箱体底端的下方,所述一号液压杆底端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部顶端设置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底端两侧分别铰接有一号夹持杆和二号夹持杆,所述壳体内两侧壁下部均连接有二号液压杆,两个所述二号液压杆的一端分别与一号夹持杆的左侧壁和二号夹持杆的右侧壁相铰接,所述承接板底端中部连接有三号夹持杆,所述一号夹持杆和三号夹持杆之间连接有一号弹簧,所述三号夹持杆与二号夹持杆之间连接有一号弹簧,所述一号夹持杆、二号夹持杆和三号夹持杆均贯穿壳体的底端并延伸至壳体底端的下方,所述三号夹持杆下部两侧壁均设置有夹持装置,所述一号夹持杆的下部右侧壁和二号夹持杆的下部左侧壁均设置有夹持装置。优选的,所述移动导杆的顶端与滑槽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内部左侧壁连接有二号弹簧,所述二号弹簧右端与连接板的左侧壁相连接,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框体内上下两侧壁之间,所述连接板右端中部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贯穿并延伸至套筒的右端,所述套筒设置在框体的右侧壁上,所述导杆右端连接有夹持板。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和底部与框体内的上下两侧壁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夹持板夹持物体的一端均设有一层橡胶垫。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抓取机械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高效抓取机械手,通过在壳体内设置承接板、一号夹持杆、二号夹持杆、二号液压杆、三号夹持杆和一号弹簧,从而实现了机械手对多个成型产品进行抓取的功能,通过控制二号液压杆进而能够使一号夹持杆与三号夹持杆和二号夹持杆与三号夹持杆配合作用,能够一次夹取多个成型产品,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2)、该高效抓取机械手,通过在框体内设置二号弹簧、连接板、导杆、套筒和夹持板,从而实现在夹取成型产品时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能够防止在夹取成型产品时力度过大对成型产品造成损坏,通过在夹持板夹持物体的一端设有一层橡胶垫,能够进一步在夹取成型产品时,对产品起到保护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夹持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底座、2支撑柱、3箱体、4电机、5一号齿轮、6二号齿轮、7往复丝杆、8固定轴承、9移动滑块、10移动导杆、11滑槽、12一号液压杆、13壳体、14承接板、15一号夹持杆、16二号夹持杆、17二号液压杆、18三号夹持杆、19夹持装置、20一号弹簧、191框体、192二号弹簧、193连接板、194导杆、195套筒、196夹持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抓取机械手,包括固定底座1,固定底座1顶端两侧均连接有支撑柱2,两个支撑柱2的顶端均与箱体3的底端相连接,箱体3内部底端右侧设有电机4,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一号齿轮5,一号齿轮5啮合连接有二号齿轮6,二号齿轮6套设在往复丝杆7的外侧壁上,往复丝杆7的两端均连接有固定轴承8,两个固定轴承8分别设置在箱体3内两侧壁上,往复丝杆7的外侧壁上套设有移动滑块9,移动滑块9顶端连接有移动导杆10,移动导杆10的顶端设置在滑槽11内,滑槽11设在箱体3的内部顶端,移动滑块9底端连接有一号液压杆12,一号液压杆12贯穿箱体3的底端并延伸至箱体3底端的下方,一号液压杆12底端连接有壳体13,壳体13内部顶端设置有承接板14,承接板14底端两侧分别铰接有一号夹持杆15和二号夹持杆16,壳体13内两侧壁下部均连接有二号液压杆17,两个二号液压杆17的一端分别与一号夹持杆15的左侧壁和二号夹持杆16的右侧壁相铰接,承接板14底端中部连接有三号夹持杆18,一号夹持杆15和三号夹持杆18之间连接有一号弹簧20,三号夹持杆18与二号夹持杆16之间连接有一号弹簧20,一号夹持杆15、二号夹持杆16和三号夹持杆18均贯穿壳体13的底端并延伸至壳体13底端的下方,三号夹持杆18下部两侧壁均设置有夹持装置19,一号夹持杆15的下部右侧壁和二号夹持杆16的下部左侧壁均设置有夹持装置19,移动导杆10的顶端与滑槽11滑动连接,夹持装置19包括框体191,框体191内部左侧壁连接有二号弹簧192,二号弹簧192右端与连接板193的左侧壁相连接,连接板193设置在框体191内上下两侧壁之间,连接板193右端中部连接有导杆194,导杆194贯穿并延伸至套筒195的右端,套筒195设置在框体191的右侧壁上,导杆194右端连接有夹持板196,连接板193的顶部和底部与框体191内的上下两侧壁滑动连接,夹持板196夹持物体的一端均设有一层橡胶垫,在夹持成型产品时能够起到缓冲作用,进而能够对成型产品进行保护。使用时,将装置接通电源,首先通过启动电机4带动往复丝杆7转动,进而能够带动往复丝杆7上的移动滑块9进行左右移动,当移动滑块9移动到适当位置时,关闭电机4,然后启动一号液压杆12,一号液压杆12进而能够带动壳体13向下运动,当壳体13运动到适当位置时关闭一号液压杆12,然后启动壳体13内的二号液压杆17,从而带动一号夹持杆15与三号夹持杆18和二号夹持杆16与三号夹持杆18相配合作用,进而能够对成型产品进行多个抓取,进而能够提高机械手的抓取效率,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效抓取机械手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抓取机械手,包括固定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顶端两侧均连接有支撑柱(2),两个所述支撑柱(2)的顶端均与箱体(3)的底端相连接,所述箱体(3)内部底端右侧设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一号齿轮(5),所述一号齿轮(5)啮合连接有二号齿轮(6),所述二号齿轮(6)套设在往复丝杆(7)的外侧壁上,所述往复丝杆(7)的两端均连接有固定轴承(8),两个所述固定轴承(8)分别设置在箱体(3)内两侧壁上,所述往复丝杆(7)的外侧壁上套设有移动滑块(9),所述移动滑块(9)顶端连接有移动导杆(10);所述移动导杆(10)的顶端设置在滑槽(11)内,所述滑槽(11)设在箱体(3)的内部顶端,所述移动滑块(9)底端连接有一号液压杆(12),所述一号液压杆(12)贯穿箱体(3)的底端并延伸至箱体(3)底端的下方,所述一号液压杆(12)底端连接有壳体(13);所述壳体(13)内部顶端设置有承接板(14),所述承接板(14)底端两侧分别铰接有一号夹持杆(15)和二号夹持杆(16),所述壳体(13)内两侧壁下部均连接有二号液压杆(17),两个所述二号液压杆(17)的一端分别与一号夹持杆(15)的左侧壁和二号夹持杆(16)的右侧壁相铰接;所述承接板(14)底端中部连接有三号夹持杆(18),所述一号夹持杆(15)和三号夹持杆(18)之间连接有一号弹簧(20),所述三号夹持杆(18)与二号夹持杆(16)之间连接有一号弹簧(20),所述一号夹持杆(15)、二号夹持杆(16)和三号夹持杆(18)均贯穿壳体(13)的底端并延伸至壳体(13)底端的下方,所述三号夹持杆(18)下部两侧壁均设置有夹持装置(19),所述一号夹持杆(15)的下部右侧壁和二号夹持杆(16)的下部左侧壁均设置有夹持装置(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抓取机械手,包括固定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顶端两侧均连接有支撑柱(2),两个所述支撑柱(2)的顶端均与箱体(3)的底端相连接,所述箱体(3)内部底端右侧设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一号齿轮(5),所述一号齿轮(5)啮合连接有二号齿轮(6),所述二号齿轮(6)套设在往复丝杆(7)的外侧壁上,所述往复丝杆(7)的两端均连接有固定轴承(8),两个所述固定轴承(8)分别设置在箱体(3)内两侧壁上,所述往复丝杆(7)的外侧壁上套设有移动滑块(9),所述移动滑块(9)顶端连接有移动导杆(10);所述移动导杆(10)的顶端设置在滑槽(11)内,所述滑槽(11)设在箱体(3)的内部顶端,所述移动滑块(9)底端连接有一号液压杆(12),所述一号液压杆(12)贯穿箱体(3)的底端并延伸至箱体(3)底端的下方,所述一号液压杆(12)底端连接有壳体(13);所述壳体(13)内部顶端设置有承接板(14),所述承接板(14)底端两侧分别铰接有一号夹持杆(15)和二号夹持杆(16),所述壳体(13)内两侧壁下部均连接有二号液压杆(17),两个所述二号液压杆(17)的一端分别与一号夹持杆(15)的左侧壁和二号夹持杆(16)的右侧壁相铰接;所述承接板(14)底端中部连接有三号夹持杆(18),所述一号夹持杆(15)和三号夹持杆(18)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春华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