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切一体化的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2786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0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弯切一体化的机器,冲切或切削单元于折弯成型前或折弯成型后进行冲切或切削作业,所述冲切或切削单元通过折弯外模(41)和折弯内模(42)夹紧闭合时,通过冲切驱动装置(415)对冲孔刀具施加力量,促使冲孔刀具对工件进行形状及孔洞冲切,或通过数控机械手臂上的切削刀具对工件进行形状及孔洞的加工,保证了每一工件的孔洞与弯角不因脱模后重复定位而降低精度。

A machine with integrated bend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achine with bending and cutting integration. The punching cutting or cutting unit is punched or cutting before or after bending forming. The punching cutting or cutting unit is clamped and closed by bending the outer die (41) and the bending inner mold (42), and exerts strength on the punching cutter by the punching and cutting driving device (415). Impel the punching tool to shape and punch the workpiece, or to process the shape and hole through the cutting tool on the CNC mechanical arm, so as to ensure that the holes and corners of each piece are not repeatable after the mold rele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弯切一体化的机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弯切一体化的机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数码装置边框弯曲的机器法,包括数码装置边框,涉及领域为智能手机、手机保护边框、电视机边框、平板电脑边框,以及其加工工艺和模块化生产。
技术介绍
目前的数码设备外壳有众多种类,依据种类区分为全塑胶外壳、全金属外壳,其中传统数码手机为塑胶一体式外壳居多,现今智能手机则以边框+背盖,通过注塑包胶工艺结合,形成一体式的金属外壳居多,目前已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1、现有技术加工工艺繁琐且复杂、在形成一完整框体的条件下,往往需要多达几十道、甚至上百道工序,且需要不断变换工艺以及定位方式,导致成本居高不下与良率低下。2、现有技术在制造金属外壳以及金属边框时,从块料切削或挤型料折弯后再进行CNC切削加工,加工时数长、废料多,形状复杂时对加工机具要求高,尤其是内外弧面的产品更是需要更常的加工工时,或采用三轴以上的加工机具,并且孔洞多以数控刀具切削方式成型,加工时间较长成本也较高。3、分段式金属边框或外壳需要多道加工工艺,且最终需要通过注塑将各断开结构接合,难以实现连续自动化生产。4、现有技术的条型料折弯边框工艺虽可进行连续式加工,但大多仅止于将框体外型成型,在下料后才套入其他工序的模具继续后加工,并没有实现下料即可使用或结构装配的进阶自动化程度。5、现有技术实现模块化配件的方式,大多采用框体成型后对金属边框或金属外壳进行切削、注胶,加工出模块可植入的相应位置,才得以采用半自动或全自动机械、机械手臂将模块植入该相应位置,将工序拆分不仅费时且增加成本。6、在金属外壳或金属框体的内侧需要切削、钻孔、攻牙等垂直或几何形状加工工序时,因为产品会干涉加工刀具或机械手臂,导致加工不易,往往需要将工件拆分为两件、甚至三件以上,以符合加工要求,将导致接缝明显、工时增加、强度下降的问题,将不利于生产且难以实现模块化机器换人自动化。7、现有技术制作金属边框时为了节省物料,常会使用挤型料或是把软塑性的铝料进行冷锻,用以节省物料与加工时间,但由于能够进行挤型或冷锻的材料必须具备良好的延展性,又无法通过热处理增加其硬度与强度,导致必须把边框加厚以维持强度,但也导致手机重量加重,且内置电子零件的空间进一步被减少,导致设计和轻量化上的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弯切一体化的机器,其解决了现有技术加工工艺繁琐且复杂、在形成一完整框体的条件下,往往需要多达几十道、甚至上百道工序,且需要不断变换工艺以及定位方式,导致成本居高不下与良率低下等技术缺陷。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方案:一种弯切一体化的机器,包括一个或多个对应折弯角的折弯外模(41)和折弯内模(42),通过折弯外模(41)和折弯内模(42)夹持工件并最终工件折弯成特定角度或形成边框结构(01),折弯外模(41)和折弯内模(42)固定在机器设备本体或活动机械臂或旋转轴心或导轨上,一个或多个折弯角设置有相应的一旋转轴心,多个旋转轴心相互之间为水平或/和垂直排列,所述旋转轴心设置在机器设备(055)上、折弯外模(41)或折弯内模(42)上,且旋转轴心与旋转轴心之间为自转与公转的关系;相邻的旋转轴心与旋转轴心之间为一摆臂连接,所述摆臂独立控制折弯外模(41)或折弯内模(42),或该摆臂与折弯外模(41)或折弯内模(42)任意一者为一体式装置;所述折弯的驱动装置(43)为旋转轴或活动机械臂,以电机配合齿轮、导轨或油压设备为所述驱动装置(43)的动力来源(43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冲切或切削单元,冲切或切削单元于折弯成型前或折弯成型后进行冲切或切削作业,所述冲切或切削单元通过折弯外模(41)和折弯内模(42)夹紧闭合时,通过冲切驱动装置(415)对冲孔刀具施加力量,促使冲孔刀具对工件进行形状及孔洞冲切,或通过数控机械手臂上的切削刀具对工件进行形状及孔洞的加工,保证了每一工件的孔洞与弯角不因脱模后重复定位而降低精度。进一步,所述冲切或切削单元包括冲切孔洞(411)、冲切刀具(412)以及托料板(413),并且在冲切孔洞(411)的底部或任意一面设有排料槽(414),或/和该冲切刀具(412)根据需求置换为铣刀、钻切刀、丝攻或其他加工刀具。进一步,所述折弯外模(41)或折弯内模(42)与工件接触面为成品仿制形状,该成品仿制形状为任意形状,并通过旋转轴心旋转或摆臂旋转实现折弯;或者,将折弯外模(41)置换为外模及滚轮刀具(45),或/和折弯内模(42)置换为内模及滚轮刀具(46),通过轴心旋转或摆臂旋转或垂直下压实现折弯,或所述外模及滚轮刀具(45)或内模及滚轮刀具(46)的任意一处设置有弹簧或是可调节移动量的装置,通过机器下压时会被动压缩或主动控制调节距离。进一步,所述工件为直条物料(29),并通过连续式物料供应或分段式物料供应进行送料;所述连续式的物料供应是通过滚轮、管道、带式或整平机将连续式的长条物料或卷材整直,通过伺服送料装置(30)稳定输送定量定值的物料,所述伺服送料装置为步进马达、伺服电机、液压泵驱动活塞、夹头或辊轮送料系统,并且向机器设备(055)方向供应;所述分段式的物料供应是通过滚轮、管道、带式或机械手臂将分段式的物料定位到机器设备(055)上或通过伺服送料装置(30)向机器设备(055)送料,在折弯内模(41)与折弯外模(42)夹持固定后,进行折弯作业,制作出非切削加工工艺所制成的L型、C型或口字型弯角的边框结构(01)。进一步,所述工件材料为单一材料或复数层材料,或者该直条物料(29)为圆形、矩形、C形、或管形;或者所述工件材料为铝材、铁材、钢材、铜材、不锈钢或记忆金属;或者所述工件材料为复数材料时,所述工件复数材料为同样材质材料或异种材料,两种材料为上下层迭关系、外管压平包覆内层材料关系、内外局部包覆结合关系,使用复数材料时为两种相同材料或异种材料相结合的复合体,单层材料与双层材料之厚度为0.1mm-30mm之间。进一步,还设置有检测送料长度及角度的设备(49),当伺服送料装置(30)持续送料时,该检测送料长度及角度的设备(49)通过开关接触、通电感测或CCD电子视觉判断方式,接触或侦测在边框结构(01)末端或末端的L型,当检测送料长度及角度的设备(49)的探头或探棒检测到边框结构(01)碰触或靠近设定距离时,即可检测送料长度以及L型的末端角度,用以保证每一弯角以及送料长度在一定的控制范围之中。进一步,需要对接的工件材料在折弯成型实施前或折弯成型框体即将完成前,加入错位式铆合对接技术预做成型:工件材料的两端通过凹梯形扣(999)与凸梯形扣(000)或者公端与母端对插口连接,并且在折弯成型序完成之前,使用辅助定位装置(47)与辅助导向装置(48)调整好相应的对接位置,当最后一道折弯工序弯角即将到达90度成形之前,该凹梯形扣(999)与凸梯形扣(000)或者公端与母端对插口已对准卡扣位置,通过角度变化紧配扣入或增加一轴向微动装置(499),使得两端对准后被推入插紧,保证在确实完成最后一道折弯工序后,即可完成对接铆合得到完整框体,再使用垂直加压装置(51)、旋转轮加压装置(52)将结构铆合牢固,并修饰外观毛刺与接缝,使得完整边框结构(01)定型且不松脱变形,并根据最终接口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弯切一体化的机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弯切一体化的机器,包括一个或多个对应折弯角的折弯外模(41)和折弯内模(42),通过折弯外模(41)和折弯内模(42)夹持工件并最终工件折弯成特定角度或形成边框结构(01),折弯外模(41)和折弯内模(42)固定在机器设备本体或活动机械臂或旋转轴心或导轨上,一个或多个折弯角设置有相应的一旋转轴心,多个旋转轴心相互之间为水平或/和垂直排列,所述旋转轴心设置在机器设备(055)上、折弯外模(41)或折弯内模(42)上,且旋转轴心与旋转轴心之间为自转与公转的关系;相邻的旋转轴心与旋转轴心之间为一摆臂连接,该摆臂独立控制折弯外模(41)或折弯内模(42),或该摆臂与折弯外模(41)或折弯内模(42)任意一者为一体式装置;所述折弯的驱动装置(43)为旋转轴或活动机械臂,以电机配合齿轮、导轨或油压设备为所述驱动装置(43)的动力来源(43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冲切或切削单元,冲切或切削单元于折弯成型前或折弯成型后进行冲切或切削作业,所述冲切或切削单元通过折弯外模(41)和折弯内模(42)夹紧闭合时,通过冲切驱动装置(415)对冲孔刀具施加力量,促使冲孔刀具对工件进行形状及孔洞冲切,或通过数控机械手臂上的切削刀具对工件进行形状及孔洞的加工,保证了每一工件的孔洞与弯角不因脱模后重复定位而降低精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弯切一体化的机器,包括一个或多个对应折弯角的折弯外模(41)和折弯内模(42),通过折弯外模(41)和折弯内模(42)夹持工件并最终工件折弯成特定角度或形成边框结构(01),折弯外模(41)和折弯内模(42)固定在机器设备本体或活动机械臂或旋转轴心或导轨上,一个或多个折弯角设置有相应的一旋转轴心,多个旋转轴心相互之间为水平或/和垂直排列,所述旋转轴心设置在机器设备(055)上、折弯外模(41)或折弯内模(42)上,且旋转轴心与旋转轴心之间为自转与公转的关系;相邻的旋转轴心与旋转轴心之间为一摆臂连接,该摆臂独立控制折弯外模(41)或折弯内模(42),或该摆臂与折弯外模(41)或折弯内模(42)任意一者为一体式装置;所述折弯的驱动装置(43)为旋转轴或活动机械臂,以电机配合齿轮、导轨或油压设备为所述驱动装置(43)的动力来源(43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冲切或切削单元,冲切或切削单元于折弯成型前或折弯成型后进行冲切或切削作业,所述冲切或切削单元通过折弯外模(41)和折弯内模(42)夹紧闭合时,通过冲切驱动装置(415)对冲孔刀具施加力量,促使冲孔刀具对工件进行形状及孔洞冲切,或通过数控机械手臂上的切削刀具对工件进行形状及孔洞的加工,保证了每一工件的孔洞与弯角不因脱模后重复定位而降低精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弯切一体化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切或切削单元包括冲切孔洞(411)、冲切刀具(412)以及托料板(413),并且在冲切孔洞(411)的底部或任意一面设有排料槽(414),或/和该冲切刀具(412)根据需求置换为铣刀、钻切刀、丝攻或其他加工刀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弯切一体化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外模(41)或折弯内模(42)与工件接触面为成品仿制形状,该成品仿制形状为任意形状,并通过旋转轴心旋转或摆臂旋转实现折弯;或者,将折弯外模(41)置换为外模及滚轮刀具(45),或/和折弯内模(42)置换为内模及滚轮刀具(46),通过轴心旋转或摆臂旋转或垂直下压实现折弯,或所述外模及滚轮刀具(45)或内模及滚轮刀具(46)的任意一处设置有弹簧或是可调节移动量的装置,通过机器下压时会被动压缩或主动控制调节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弯切一体化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为直条物料(29),并通过连续式物料供应或分段式物料供应进行送料;所述连续式的物料供应是通过滚轮、管道、带式或整平机将连续式的长条物料或卷材整直,通过伺服送料装置(30)稳定输送定量定值的物料,所述伺服送料装置为步进马达、伺服电机、液压泵驱动活塞、夹头或辊轮送料系统,并且向机器设备(055)方向供应;所述分段式的物料供应是通过滚轮、管道、带式或机械手臂将分段式的物料定位到机器设备(055)上或通过伺服送料装置(30)向机器设备(055)送料,在折弯内模(41)与折弯外模(42)夹持固定后,进行折弯作业,制作出非切削加工工艺所制成的L型、C型或口字型弯角的边框结构(0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弯切一体化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材料为单一材料或复数层材料,或者该直条物料(29)为圆形、矩形、C形、或管形;或者所述工件材料为铝材、铁材、钢材、铜材、不锈钢或记忆金属;或者所述工件材料为复数材料时,所述工件复数材料为同样材质材料或异种材料,两种材料为上下层迭关系、外管压平包覆内层材料关系、内外局部包覆结合关系,使用复数材料时为两种相同材料或异种材料相结合的复合体,单层材料与双层材料之厚度为0.1mm-30mm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弯切一体化的机器,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检测送料长度及角度的设备(49),当伺服送料装置(30)持续送料时,该检测送料长度及角度的设备(49)通过开关接触、通电感测或CCD电子视觉判断方式,接触或侦测在边框结构(01)末端或末端的L型,当检测送料长度及角度的设备(49)的探头或探棒检测到边框结构(01)碰触或靠近设定距离时,即可检测送料长度以及L型的末端角度,用以保证每一弯角以及送料长度在一定的控制范围之中。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弯切一体化的机器,其特征在于:需要对接的工件材料在折弯成型实施前或折弯成型框体即将完成前,加入错位式铆合对接技术预做成型:工件材料的两端通过凹梯形扣(999)与凸梯形扣(000)或者公端与母端对插口连接,并且在折弯成型序完成之前,使用辅助定位装置(47)与辅助导向装置(48)调整好相应的对接位置,当最后一道折弯工序弯角即将到达90度成形之前,该凹梯形扣(999)与凸梯形扣(000)或者公端与母端对插口已对准卡扣位置,通过角度变化紧配扣入或增加一轴向微动装置(499),使得两端对准后被推入插紧,保证在确实完成最后一道折弯工序后,即可完成对接铆合得到完整框体,再使用垂直加压装置(51)、旋转轮加压装置(52)将结构铆合牢固,并修饰外观毛刺与接缝,使得完整边框结构(01)定型且不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御正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健耀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