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差发电芯片的控温装置、液体容器及导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3018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31 1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温差发电芯片的控温装置、液体容器及导散热装置,控温装置包括温差发电芯片(99),容器的下盖(55)或热传导装置(44)或活动装置(66)的任意一面设置有所述温差发电芯片(99),利用内层杯体(01)或/和容置腔体(11)的高温内容物,与外部环境或容器本身的温度差,使得温差发电芯片(99)一端受热、另一端散热,产生电势达到发电的效果,该温差发电芯片(99)设置有正负极。本发明专利技术系通过自体温差发电,驱动电机使水流循环与风扇进行散热,具有环保且快速便捷地进行散热降温,并免去掉充电或插电的困扰。

A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Liquid Container and Heat Conduction and Dissipation Device for Thermoelectric Ch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差发电芯片的控温装置、液体容器及导散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液态的容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温差发电芯片的控温装置、液体容器及导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保温瓶只能保温不能降温。目前的保温瓶种类众多,但都以长效保温为主要功能诉求居多,但并无法让使用者快速饮用到适宜的温度,必须等待一段时间让温度降低,或者采取加入冷水降温后才得以饮用。2、现有保温瓶加入冷水勾兑降温又无法准确控制温度。保温瓶一般多为外出携带时使用,通过隔绝外界的热传导与热对流,达到一定时间的保温功能,但当用户要使用热水泡奶粉时,往往需要携带一热水瓶与一冷水瓶,互相调和使得温度达到略高于常温38°C~45°C的程度,才不致于破坏奶粉营养,并使小孩能够喝到常温35°C~38°C的奶水,故使用者必须携带两只保温瓶会增加出行不便,且冷热调和无法准确控制温度,如不携带一热水瓶与一冷水瓶,而仅带热水瓶,还必须担心外界环境取得的冷水是否干净安全。3、现有技术能使传统保温瓶获得接触热传导效果,但热传导截面积有限,且受热不均匀,甚至会影响感温传感器的准确性,故效果不佳。先前技术所提及之保温瓶产品,其降温功能系通过侧壁加入散热块,并且通过热传导传递到外瓶身,进行接触散热,但由于该方式的热传导截面积有限,且各个位置受热不均匀,使得此种方式效果不佳,且能够传导的热量十分有限,无法让使用者在短时间内获得适宜的饮用温度,更甚者会影响感温传感器的准确度,使得效果大打折扣。4、现有技术使用磁铁控制散热块作动,当瓶身受到撞击或热胀冷缩时会故障失效。先前技术所提及之保温瓶产品,其降温功能系通过侧壁加入散热块,并且通过热传导传递到外瓶身,进行接触散热,该散热块是通过磁铁控制,但由于磁铁所产生的磁力有限,当瓶身受到撞击变形或热胀冷缩时,即会导致内侧腔体设置的滑动块失效或无法工作。5、保温瓶先前技术功能单一。保温瓶的先前技术仅能控制“保温”或“接触散热”两段式功能,而无法做到本技术所提及之“保温”、“接触散热”、“回温”三段功能,当储存时间过长或多次开启之后,瓶内温度会趋近于室外温度,以致丧失其保温目的。6、传统保温杯的惯用加温手段为发热线圈,容易造成杯体变色且温度控制不易,更因为局部高温而破坏营养。保温瓶的先前技术仅能控制“保温”、“接触散热”两段功能,如要将内容物加温系施加发热线圈使内容物升温,除发热线圈为该领域常用手段之外,亦因为发热线圈乃是通过通电使线圈产生高温,进而加热杯中液体,但往往会因为发热线圈产生局部高温,造成杯体内部变色发黄且温度控制不易,而导致杯中液体温度过高,无法直接饮用,仅能通过打开杯盖一段时间使得温度下降,更因一些特别的饮品在高温情况下会破坏营养,故具有较多缺点。7、传统加热线圈控温较不精准,较先进的循环水加温方式虽然较为准确,但仍然无法自我选择结合或分离,故温度仍有一定温差,并且无法预先制冷或制热,并保存在真空腔内。现有技术中较为先进的技术为通过环绕固定在内层杯体外的管路,通过加热的循环水来进行升温,由于管路中的水具有较高的比热能,能够携带更多的热量,并通过传导的方式进行加温,故温度的控制上会比加热线圈更为准确,但是此种先前技术系将通水的管路环绕固定在内层杯身的外壁,两者并无法分离,故最终加温完成仍会存在一定的温差,通过本案技术创作,使用者可以预先控制管路中的水,使其预先加温或制冷,并于真空隔温腔中维持温度不散失,当倒入水时通过结合或分离热传导装置44与内层杯体01,使得用户可根据所需温度自由进行结合或分离,并且可预先使热传导装置44的温度控制在-20°C~20°C低温区间、或21°C~45°C常温区间、或46°C~65°C的高温区间、或66°C~100°C的超高温区间,让使用者获得快速简便的温度控制功能。8、先前技术都是以外部电力或内置电池续备电力,驱动电机使水流循环与风扇进行散热,而本技术方案系通过自体温差发电,驱动电机使水流循环与风扇进行散热,具有环保且快速便捷地进行散热降温,并免去掉充电或插电的困扰。9、现有技术中如欲加强温度控制,如降温、升温、维持固定温度或制冷,在传统技术上多为在本体中设置电池、及带有连接控制面板的集成电路板等装置的手段实现,当保温瓶受到碰撞、浸水、按键失效、控制面板破损或电池故障等状况发生,该保温瓶将丧失大部分功能,仅有传统保温杯的保温功能,且高度集成的结果就是使得保温杯体积变大、重量变重,反而丧失原有的便携性,而本技术因温差发电芯片或/和制冷制热芯片或/和功能控制电路板采内层密封设计,通过蓝芽等无线传输控制手段进行进一步功能控制,电力来源为外部接触供应或/和无线传输电力,且硬件的控制装置设置精简,瓶身本体不设置电池与控制面板,从而不会有浸水、按键失效、控制面板破损或电池故障等状况发生的问题。10、先前技术有提及采用温差发电芯片进行发电,但并无具体的控制方案,即使在不需发电的时候仍持续接触导热,致使热能不断向外散失,丧失保温的能力,而本专利技术创作的技术能使得温差发电发挥高效运用,通过控制活动装置使得热源与散热端接触或分离,并设置有使循环装置悬空分离的机构,不会使热能量因大面积接触而散逸浪费。11、先前技术有提及采用半导体制冷片进行进一步温度控制,但仅仅是将半导体制冷片贴合在欲改变温度的内腔体上,实为传统技术;当内腔体内没有盛装液体或内容物时,预先启动半导体制冷片工作,因为该内腔体本身常见的薄型不锈钢金属层,并无较大体积能吸收热能量,即使是已知比热容值较高的材料,在加入常温的液体或内容物后,对于整体的温度改变都十分有限;当内腔体内盛装液体或内容物时才启动,因半导体制冷片工作效率有限,要将常温的内腔体与内容物或液体升温或制冷降温到10度以下,需时过长导致实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温差发电芯片的控温装置、液体容器及导散热装置,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保温容器不能降温、无法准确控制温度、热传导不佳以及用电不环保等技术缺陷。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方案:一种温差发电芯片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控温装置包括温差发电芯片(99)或/和制冷制热芯片,设置在容器的下盖(55)或热传导装置(44)或活动装置(66)的任意一面,利用内层杯体(01)或/和容置腔体(11)的高温内容物,与外部环境或容器本身的温度差,使得温差发电芯片(99)一端受热、另一端散热,产生电势达到发电的效果,该温差发电芯片(99)设置有正负极,并透过控制热传导装置(44)或活动装置(66)的动作,选择性地与内层杯体(01)或隔温杯套(02)接触或分离。进一步,该容器的热传导装置(44)或/和内层杯体(01)设置有温度传感器(44S),于隔温杯套(02)或下盖(55)设置有温度显示设备(02S),该温度显示设备(02S)与温度传感器(44S)电性连接,用以显示感测到的温度;所述温度显示设备(02S)或/和温度传感器(44S)和温差发电芯片(99)电性连接,通过温差发电芯片(99)所产生的电力,直接供应给所述温度显示设备(02S)或/和温度传感器(44S);或供应到整流稳压电路板(95),再供应给所述温度显示设备(02S)或/和温度传感器(44S)使用。进一步,所述热传导装置(44)内部设置有空心腔体(441),该空心腔体(4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差发电芯片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控温装置包括温差发电芯片(99)或/和制冷制热芯片,设置在容器的下盖(55)或热传导装置(44)或活动装置(66)的任意一面,利用内层杯体(01)或/和容置腔体(11)的高温内容物,与外部环境或容器本身的温度差,使得温差发电芯片(99)一端受热、另一端散热,产生电势达到发电的效果,该温差发电芯片(99)设置有正负极,并透过控制热传导装置(44)或活动装置(66)的动作,选择性地与内层杯体(01)或隔温杯套(02)接触或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差发电芯片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控温装置包括温差发电芯片(99)或/和制冷制热芯片,设置在容器的下盖(55)或热传导装置(44)或活动装置(66)的任意一面,利用内层杯体(01)或/和容置腔体(11)的高温内容物,与外部环境或容器本身的温度差,使得温差发电芯片(99)一端受热、另一端散热,产生电势达到发电的效果,该温差发电芯片(99)设置有正负极,并透过控制热传导装置(44)或活动装置(66)的动作,选择性地与内层杯体(01)或隔温杯套(02)接触或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差发电芯片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容器的热传导装置(44)或/和内层杯体(01)设置有温度传感器(44S),于隔温杯套(02)或下盖(55)设置有温度显示设备(02S),该温度显示设备(02S)与温度传感器(44S)电性连接,用以显示感测到的温度;所述温度显示设备(02S)或/和温度传感器(44S)和温差发电芯片(99)电性连接,通过温差发电芯片(99)所产生的电力,直接供应给所述温度显示设备(02S)或/和温度传感器(44S);或供应到整流稳压电路板(95),再供应给所述温度显示设备(02S)或/和温度传感器(44S)使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温差发电芯片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传导装置(44)内部设置有空心腔体(441),该空心腔体(441)中设置有流体(442),所述流体为水、油、超临界流体或其他吸收热能的流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差发电芯片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传导装置(44)的内侧或外侧任意一边或任意一面,设置有驱动流体流动的帮浦装置(88),所述帮浦装置(88)通过电机马达-B(88M)驱动叶片或流体泵或流体阀,促使流体循环,该所述电机马达-B(88M)和温差发电芯片(99)电性连接,通过温差发电芯片(99)所产生的电力,直接供应给电机马达-B(88M),或供应到整流稳压电路板(95),再供应给上述电机马达-B(88M)使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差发电芯片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传导装置(44)设有热导管或与热导管为一体,所述热导管形状为圆形、椭圆形、矩形或任意几何形状,透过管内工作液体的汽、液相变传热,为毛细热导管、虹吸热导管、重力热导管或任意形式热导管。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温差发电芯片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下部的开口(021)与所述容器的下盖(55)为分离式或一体式结构,于所述下盖(55)的任意一边或任意一面上设置有加强散热结构(77),所述加强散热结构(77)或/和下盖(55)设置有增加空气接触面积的凹槽(77a)或孔洞(77b);所述加强散热结构(77)的任意一边或任意一面设置有扰流器(77c),所述扰流器(77c)通过电机马达-A(77M)驱动风扇叶片旋转,使得气体或流体扰动,达到加强热对流的效果;所述电机马达-A(77M)和温差发电芯片(99)电性连接,通过温差发电芯片(99)所产生的电力,直接供应给上述电机马达-A(77M),或供应到整流稳压电路板(95),再供应给上述电机马达-A(77M)使用。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温差发电芯片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帮浦装置(88)的电机马达-B(88M)与所述扰流器(77c)的电机马达-A(77M)两者为同一电机马达运作或分别独立运作,两者电机马达为同轴或异轴,并根据力矩与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御正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健耀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