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间差速器、分动箱及汽车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0630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4:43
本申请的轴间差速器,包括太阳轮、行星架、行星轮和中心轮,行星轮在太阳轮内圈上转动,行星架、中心轮与太阳轮同轴设置,太阳轮与每一行星轮啮合;行星轮在太阳轮的内齿圈上转动时带动行星架一同转动。本申请还提供带有轴间差速器的分动箱和带有分动箱的汽车模型。本申请的轴间差速器、分动箱及汽车模型的轴间差速器能够将输入的动力按比例的分配给两个动力输出轴。在应用于汽车或汽车模型上时,可以使得汽车或汽车模型具有良好的转弯性能,省去或降低了转向制动,减少了能力损失,降低了车轮的磨损。可以使得汽车或汽车模型的各个车轴的转矩的分配接近于轴的载荷,从而有效地利用了各个车轮的地面附着条件,充分发挥汽车或汽车模型的动力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轴间差速器、分动箱及汽车模型
本申请涉及动力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轴间差速器、分动箱及汽车模型。
技术介绍
行星齿轮传动通过两条或更多的载荷路线传递功率,而不是通过简单齿轮啮合的单一载荷路线传递功率,最简单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一个太阳轮、几个行星齿轮、一个内齿圈及一个行星架,当行星架绕传动系统的中心转动时,行星轮上的某一点不仅绕行星轮的轴线转动,同时还传动系的中心转动,因而这种传动也称为周转轮系。与平行轴齿轮传动相比,其尺寸更紧凑。因而可以利用行星齿轮传动的载荷路线的合成、分解来实现机构的差速。申请内容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输出两个动力成比例的、优化转弯性能和困难路面行驶性能的轴间差速器、分动箱及汽车模型。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轴间差速器,包括太阳轮、行星架、行星轮和中心轮,所述行星轮在所述太阳轮内圈上转动,所述行星架、所述中心轮与所述太阳轮同轴设置,所述太阳轮与每一所述行星轮啮合;所述行星轮在所述太阳轮的内齿圈上转动时带动所述行星架一同转动。在示例性实施中,所述行星轮的数量为三个,还包括一个设于三个所述行星轮中心的中心轮;所述行星架上均布有三个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插设于所述行星轮之间。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一所述限位凸台可与其两侧的行星轮的齿顶接触。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轴间差速器包括轴间锁,所述轴间锁可使得所述太阳轮与所述行星架之间形成刚性连接。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轮上设有卡接部;所轴间锁包括扣接件和拨动件,所述扣接件设于所述行星架上,且所述扣接件可相对所述行星架的轴向或径向移动;所述拨动件可拨动所述扣接件与所述卡接部扣合。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轴间锁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扣接件和所述行星架之间,所述拨动件的周向的局部设有凹陷部,所述拨动件的周向表面与所述扣接件抵接;所述扣接件相对所述行星架径向固定且可相对所述行星架轴向移动,所述凹陷部与所述扣接件抵接时,所述扣接件与所述卡接部扣合。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扣接件上设有腰型槽,并通过所述腰型槽连接在所述行星架上,所述腰型槽的延伸与所述行星架的转动平行。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轴间差速器应用于汽车模型中。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延伸:本申请还提供分动箱,包括动力输入轴、第一动力输出轴和第二动力输出轴,还包括上述的轴间差速器;所述动力输入轴驱动所述太阳轮转动,所述中心轮驱动所述第一动力输出轴转动,所述行星架驱动所述第二动力输出轴转动。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延伸:本申请还提供汽车模型,包括电机,所述汽车模型还包括上述的分动箱,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动力输入轴转动。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轴间差速器、分动箱及汽车模型的轴间差速器能够将输入的动力按比例的分配给两个动力输出轴,从而使得两个动力输出轴之间形成合理的速度、转矩配比。在应用于汽车或汽车模型上时,利用两个动力输出轴之间合理的速度分配,可以使得汽车或汽车模型具有良好的转弯性能,省去或降低了转向制动,减少了能量损失,降低了车轮的磨损。利用两个动力输出轴之间的合理的转矩分配,可以使得汽车或汽车模型的各个车轴的转矩的分配接近于轴的载荷,从而有效地利用了各个车轮的地面附着条件,充分发挥汽车或汽车模型的动力性。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示出了本申请的分动箱整体结构侧视图;图2示出了本申请的分动箱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图3示出了本申请的轴间差速器的主视图;图4示出了本申请的分动箱的内部结构侧视图;图5示出了图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标:1-分动箱;10-轴间差速器;101-太阳轮;1011-卡接部;102-行星架;1021-限位凸台;103-行星轮;104-中心轮;105-轴间锁;1051-扣接件;10511-腰型槽;1052-拨动件;10521-凹陷部;1053-弹性件;20-动力输入轴;30-第一动力输出轴;40-第二动力输出轴。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本申请可具有各种实施例,并且可在其中做出调整和改变。因此,将参照在附图中示出的特定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然而,应理解:不存在将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限于在此申请的特定实施例的意图,而是应将本申请理解为涵盖落入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调整、等同物和/或可选方案。结合附图的描述,同样的附图标号标示同样的元件。在下文中,可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或“可包括”指示所申请的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存在,并且不限制一个或更多个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增加。此外,如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所使用,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表述“或”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同时列出的文字的任何组合或所有组合。例如,表述“A或B”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A、可包括B或可包括A和B二者。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表述(诸如“第一”、“第二”等)可修饰在各种实施例中的各种组成元件,不过可不限制相应组成元件。例如,以上表述并不限制所述元件的顺序和/或重要性。以上表述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其它元件区别开的目的。例如,第一用户装置和第二用户装置指示不同用户装置,尽管二者都是用户装置。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被称为第二元件,同样地,第二元件也可被称为第一元件。应注意到:如果描述将一个组成元件“连接”到另一组成元件,则可将第一组成元件直接连接到第二组成元件,并且可在第一组成元件和第二组成元件之间“连接”第三组成元件。相反地,当将一个组成元件“直接连接”到另一组成元件时,可理解为在第一组成元件和第二组成元件之间不存在第三组成元件。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且并非意在限制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如在此所使用,单数形式意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有指示。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
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实施例1图1示出了分动箱1整体结构侧视图,图2示出了分动箱1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图3示出了本申请的轴间差速器10的主视图。本实施例提供分动箱1,它包括动力输入轴20、第一动力输出轴30、第二动力输出轴40和轴间差速器10。图4示出了分动箱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轴间差速器、分动箱及汽车模型

【技术保护点】
轴间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轮、行星架、行星轮和中心轮,所述行星轮在所述太阳轮内圈上转动,所述行星架、所述中心轮与所述太阳轮同轴设置,所述太阳轮与每一所述行星轮啮合;所述行星轮在所述太阳轮的内齿圈上转动时带动所述行星架一同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轴间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轮、行星架、行星轮和中心轮,所述行星轮在所述太阳轮内圈上转动,所述行星架、所述中心轮与所述太阳轮同轴设置,所述太阳轮与每一所述行星轮啮合;所述行星轮在所述太阳轮的内齿圈上转动时带动所述行星架一同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间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的数量为三个,还包括一个设于三个所述行星轮中心的中心轮;所述行星架上均布有三个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插设于所述行星轮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间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限位凸台可与其两侧的行星轮的齿顶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间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间差速器包括轴间锁,所述轴间锁可使得所述太阳轮与所述行星架之间形成刚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间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轮上设有卡接部;所轴间锁包括扣接件和拨动件,所述扣接件设于所述行星架上,且所述扣接件可相对所述行星架的轴向或径向移动;所述拨动件可拨动所述扣接件与所述卡接部扣合。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维玲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雷鲨模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