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扎桥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095106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绑扎桥的制作方法,绑扎桥设有绑扎平台以及用于支撑绑扎平台的若干绑扎立柱,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0:制作平台框架,平台框架由若干框架角钢相互连接而成;S200:将平台钢板固定到平台框架上以制作绑扎平台;S300:对绑扎平台进行喷砂处理;S400:将支撑肘板的一侧连接于平台框架;S500:将支撑肘板的另一侧连接于绑扎立柱,以实现绑扎平台与绑扎立柱的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绑扎桥制作方法,肘板作为支撑受力部件连接于平台框架而非平台钢板,不会导致平台钢板的变形,可靠性高;肘板可先连接于平台框架再运送至绑扎桥制作现场,即肘板与绑扎平台实现模块化,可减少现场散装的工作量,提高制作效率。

The making method of the binding bridg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of making a binding bridge. The binding bridge is provided with a binding platform and a number of binding columns for supporting the binding platform. The method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S100: making a platform frame, the platform frame is connected by a number of frame angles; S200: the flat plate is fixed to the platform frame to make a tie. Ligation platform; S300: sand blasting treatment for the binding platform; S400: one side of the supporting elbow plate is connected to the platform frame; S500: the other side of the supporting elbow plate is connected to the strapping column to achieve a fixed connection between the binding platform and the binding column. The elbow plate is connected to the platform frame instead of the platform steel plate as the supporting force component. The elbow plate can not cause the deformation of the platform plate, and the reliability is high. The elbow plate can be connected to the platform frame first and then transported to the scene of the binding bridge, that is, the elbow plate and the Bang Zhaping platform can be modularized, which can reduce the field bulk.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绑扎桥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绑扎桥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绑扎桥制作过程中,绑扎平台和绑扎立柱之间一般采用角钢散装焊接,主要具有如下缺点:角钢作为支撑受力杆,强度不足,可靠性差;现场散装工作量大,效率低。且用于连接绑扎平台与绑扎立柱的角钢等部件会与平台钢板固定连接,易导致平台钢板的变形,进一步导致连接不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绑扎桥制作方法制作效率低、可靠性差的缺陷,提供一种绑扎桥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绑扎桥的制作方法,所述绑扎桥设有绑扎平台以及用于支撑所述绑扎平台的若干绑扎立柱,其特点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0:制作平台框架,所述平台框架由若干框架角钢相互连接而成;S200:将平台钢板固定到所述平台框架上以制作所述绑扎平台;S300:对所述绑扎平台进行喷砂处理;S400:将支撑肘板的一侧连接于所述平台框架;S500:将支撑肘板的另一侧连接于所述绑扎立柱,以实现所述绑扎平台与所述绑扎立柱的固定连接。较佳地,步骤S100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10:切割长条框架角钢,以形成框架角钢零件;S120:将所述框架角钢零件纵横交错的排布,并进行焊接,制成若干框架角钢组件;S130:将若干所述框架角钢组件依次摆放于水平工作台;S140:将若干所述框架角钢组件焊接到一起,以制作所述平台框架。采用上述方法,先将框架角钢零件制成框架角钢组件,再将框架角钢组件依次焊接,可以使得焊接效率更高,增强焊接可靠性。较佳地,步骤S110和S120之间还包括步骤S115:通过铣床或锯床切除待焊接的两所述框架角钢零件的干涉部分。采用上述方法,使得由框架角钢零件焊接制成的平台框架的力学性能更优。较佳地,两所述框架角钢零件分别为第一框架角钢零件、第二框架角钢零件,所述第一框架角钢零件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竖直钢、第一水平钢,所述第二框架角钢零件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二竖直钢、第二水平钢;若第一框架角钢零件的端部连接于第二框架角钢零件的端部,且所述第一水平钢与所述第二水平钢发生干涉,则步骤S115具体为步骤S115.1: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水平钢且与所述第一竖直钢呈45°夹角的平面切除第一框架角钢零件的多余端部,沿垂直于所述第二水平钢且与所述第二竖直钢呈45°夹角的平面切除第二框架角钢零件的多余端部;若第一框架角钢零件的中间部位连接于第二框架角钢零件的端部,且所述第一水平钢与所述第二水平钢发生干涉,则步骤S115具体为步骤S115.2:在第二水平钢上切除所述第一水平钢与所述第二水平钢的重合部分,且在第二竖直钢中靠近所述第一框架角钢零件的折角的角部切出一个倒角。较佳地,所述平台钢板为花纹钢板,所述花纹钢板通过焊接固定到所述平台框架上,所述花纹钢板的焊接采用双面焊、接缝满焊,对所述花纹钢板的焊接形变采用火工处理。较佳地,将栏杆底座、扁铁焊接于所述平台框架,所述栏杆底座用于放置活动栏杆,所述扁铁用于装设固定栏杆。上述栏杆底座、扁铁均焊接于平台框架,结构可靠。较佳地,所述栏杆底座包括圆筒形底座以及带有链条的插销,所述栏杆底座的底面固设于所述平台框架,所述栏杆底座的加工过程为:将链条远离所述插销的一端焊接于所述圆筒形底座的外周面,对所述圆筒形底座进行打磨、镀锌,在所述圆筒形底座上开设一垂直于所述圆筒形底座的轴向方向的插销孔,在所述圆筒形底座的底部开设漏水孔。较佳地,步骤S400中,所述支撑肘板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折边肘板,两所述折边肘板通过肘板角钢固定连接。较佳地,步骤S400具体为:支撑肘板的一侧通过点焊连接于所述平台框架,并对所述绑扎平台喷涂油漆;步骤S400和步骤S500之间包括:将所述绑扎平台搬运至上甲板上的安装现场,分离点焊的所述支撑肘板与所述平台框架,确定所述绑扎平台、绑扎立柱的连接位置,将所述支撑肘板的一侧重新焊接于所述平台框架。采用上述方法,在对绑扎平台进行喷砂处理后将支撑肘板点焊于平台框架,避免喷砂过程中支撑肘板遗失。运送至安装现场时支撑肘板固设于绑扎平台,不需要另外补料,为工作人员带来便利,同时运送至安装现场后可根据绑扎平台与绑扎立柱的相对位置调整支撑肘板的位置,也不会为绑扎平台与绑扎立柱的连接带来不便。较佳地,所述绑扎平台还设有登梯口,步骤S500之后还包括步骤S600:在所述登梯口处将一通往主甲板的直梯的上梯脚焊接至所述平台框架,在所述登梯口的外侧焊接一安全圈,其中,所述上梯脚为弯折部以与所述平台框架的底部连接。安装上述安全圈可以使得工作人员上下绑扎平台更加安全,上梯脚设置为弯折部也便于与平台框架的底部连接,而不影响直梯的放置位置。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专利技术各较佳实例。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绑扎桥制作方法,采用支撑肘板连接平台框架和绑扎立柱,用于支撑绑扎平台,肘板作为支撑受力部件连接于平台框架而非平台钢板,不会导致平台钢板的变形,可靠性高;肘板可先连接于平台框架再运送至绑扎桥制作现场,即肘板与绑扎平台实现模块化,可减少现场散装的工作量,提高制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绑扎桥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绑扎桥制作方法中步骤S100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绑扎桥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平台框架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两框架角钢零件焊接处结构示意图(一)。图6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两框架角钢零件焊接处结构示意图(二)。图7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栏杆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支撑肘板的主视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支撑肘板的右视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登梯口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绑扎平台110:平台框架111:框架角钢零件112:框架角钢组件113:第一框架角钢零件114:第一竖直钢115:第一水平钢116:第二框架角钢零件117:第二竖直钢118:第二水平钢119:倒角200:绑扎立柱300:支撑肘板310:折边肘板320:肘板角钢400:栏杆底座410:圆筒形底座420:链条430:插销440:插销孔450:漏水孔500:登梯口510:直梯511:上梯脚520:安全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专利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如图1-4所示,一种绑扎桥的制作方法,绑扎桥设有绑扎平台100以及用于支撑绑扎平台100的若干绑扎立柱200,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0:制作平台框架110,平台框架110由若干框架角钢相互连接而成;S200:将平台钢板固定到平台框架110上以制作绑扎平台100;S300:对绑扎平台100进行喷砂处理;S400:将支撑肘板300的一侧连接于平台框架110;S500:将支撑肘板300的另一侧连接于绑扎立柱200,以实现绑扎平台100与绑扎立柱200的固定连接。其中,所示,步骤S100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10:切割长条框架角钢,以形成框架角钢零件111;S120:将框架角钢零件111纵横交错的排布,并进行焊接,制成若干框架角钢组件112;S130:将若干框架角钢组件112依次摆放于水平工作台;S140:将若干框架角钢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绑扎桥的制作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绑扎桥的制作方法,所述绑扎桥设有绑扎平台以及用于支撑所述绑扎平台的若干绑扎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0:制作平台框架,所述平台框架由若干框架角钢相互连接而成;S200:将平台钢板固定到所述平台框架上以制作所述绑扎平台;S300:对所述绑扎平台进行喷砂处理;S400:将支撑肘板的一侧连接于所述平台框架;S500:将支撑肘板的另一侧连接于所述绑扎立柱,以实现所述绑扎平台与所述绑扎立柱的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绑扎桥的制作方法,所述绑扎桥设有绑扎平台以及用于支撑所述绑扎平台的若干绑扎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0:制作平台框架,所述平台框架由若干框架角钢相互连接而成;S200:将平台钢板固定到所述平台框架上以制作所述绑扎平台;S300:对所述绑扎平台进行喷砂处理;S400:将支撑肘板的一侧连接于所述平台框架;S500:将支撑肘板的另一侧连接于所述绑扎立柱,以实现所述绑扎平台与所述绑扎立柱的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0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10:切割长条框架角钢,以形成框架角钢零件;S120:将所述框架角钢零件纵横交错的排布,并进行焊接,制成若干框架角钢组件;S130:将若干所述框架角钢组件依次摆放于水平工作台;S140:将若干所述框架角钢组件焊接到一起,以制作所述平台框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0和S120之间还包括步骤S115:通过铣床或锯床切除待焊接的两所述框架角钢零件的干涉部分。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框架角钢零件分别为第一框架角钢零件、第二框架角钢零件,所述第一框架角钢零件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竖直钢、第一水平钢,所述第二框架角钢零件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二竖直钢、第二水平钢;若第一框架角钢零件的端部连接于第二框架角钢零件的端部,且所述第一水平钢与所述第二水平钢发生干涉,则步骤S115具体为步骤S115.1: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水平钢且与所述第一竖直钢呈45°夹角的平面切除第一框架角钢零件的多余端部,沿垂直于所述第二水平钢且与所述第二竖直钢呈45°夹角的平面切除第二框架角钢零件的多余端部;若第一框架角钢零件的中间部位连接于第二框架角钢零件的端部,且所述第一水平钢与所述第二水平钢发生干涉,则步骤S115具体为步骤S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卓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