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铝复合排表面钝化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07563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0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铜铝复合排表面钝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阶段:前处理;第二阶段:一次钝化,使用一次钝化液对铜铝复合排进行钝化,pH值为5~6,保持一次钝化液工作温度30℃~60℃之间,一次钝化时间3~5分钟;第三阶段:水洗、吹干;第四阶段:二次钝化,保持二次钝化液工作温度18℃~30℃之间,二次钝化时间4~6分钟;第五阶段:热烘干。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铜铝复合排表面形成油性导电膜,可保持表面光泽,防止表面变色、腐蚀,长期保存不变色,超长抗盐雾防锈蚀性能,中性盐雾试验耐受时间可达到72小时以上,钝化膜具备较好的导电性能,铜铝复合排钝化后铜表面涡流导电率维持在97%IACS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铝复合排表面钝化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复合材料表面钝化
,具体涉及一种铜铝复合排表面钝化的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铜铝复合排已经在传统输配电及一些新兴高端制造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是国家以铝节铜战略规划下的重点支持的新技术新材料研究开发方向之一。由于铜铝复合排表面及端头有铜、铝裸露在空气当中,铜、铝两种金属在空气中又极易氧化、腐蚀,影响产品的表面电阻,严重影响搭接性能,所以在保证导电性能的前提下对铜铝复合排表面进行钝化保护处理是非常关键的。现有技术通常是对纯铜排、纯铝排等单独予以钝化,而针对铜铝复合排的钝化与纯铜排、纯铝排有根本不同的配方及工艺的差异,直接使用单一金属钝化方法进行操作导致钝化效果较差或严重影响表面电阻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铜铝复合排表面钝化的方法,该方法提供的钝化膜可以完全覆盖铜、铝表面,同时保证导电性能,并提升产品耐腐蚀性能。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铜铝复合排表面钝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阶段:前处理,包含打磨、水洗、除油、酸洗等步骤;第二阶段:一次钝化,使用一次钝化液对铜铝复合排进行钝化,一次钝化液主要成分包括0.5g/L的苯并三氮唑、4g/L的一水合柠檬酸、1g/L的磺基水杨酸、0.2g/L的十二烷基硫酸钠、0.6g/L的二水钼酸钠,pH值为5~6,保持一次钝化液工作温度30℃~60℃之间,一次钝化时间3~5分钟;第三阶段:水洗、吹干;第四阶段:二次钝化,二次钝化液主要成分包括78%~87%的异构溶剂、4%~6%的缓蚀剂、3%~8%的钝化剂、4%~10%的渗透剂,保持二次钝化液工作温度18℃~30℃之间,二次钝化时间4~6分钟;第五阶段:热烘干;优选的,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阶段:前处理,包含打磨、水洗、除油、酸洗等步骤;第二阶段:一次钝化,使用一次钝化液对铜铝复合排进行钝化,一次钝化液主要成分包括0.5g/L的苯并三氮唑、4g/L的一水合柠檬酸、1g/L的磺基水杨酸、0.2g/L的十二烷基硫酸钠、0.6g/L的二水钼酸钠,pH值为5.5,保持一次钝化液工作温度50℃之间,一次钝化时间4分钟;第三阶段:水洗、吹干;第四阶段:二次钝化,二次钝化液主要成分包括82%的异构溶剂、5%的缓蚀剂、6%的钝化剂、8%的渗透剂,保持二次钝化液工作温度25℃之间,二次钝化时间5分钟;第五阶段:热烘干;优选的,所述的异构溶剂是异构醇聚氧乙烯醚;优选的,在于所述的缓蚀剂包括66%-70%的四乙氧基硅烷、10%-15%的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和18%-22%的咪唑啉;优选的,所述的钝化剂包括34%-46%的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18%-22%的γ-(2,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6%-12%的山梨醇酐单油酸酯、26%-33%的羟基乙叉二膦酸;优选的,所述的渗透剂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铜铝复合排表面形成油性导电膜,可保持表面光泽,防止表面变色、腐蚀,长期保存不变色。2、超长抗盐雾防锈蚀性能,中性盐雾试验耐受时间可达到72小时以上。3、钝化膜具备较好的导电性能,铜铝复合排(T2铜)钝化后铜表面涡流导电率维持在97%IACS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实施,下面详细说明一种铜铝合排表面钝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打磨,铜铝复合排表面打磨,去除零件表面的氧化层,并对细微的缺陷处进行修整;第二步,水洗,使用清水洗掉打磨留下的铜粉;第三步,除油,使用25%的中性清洗剂,在90℃之间除油5分钟;第四步,水洗,使用清水洗去带出的中性清洗剂;第五步,酸洗,使用5%的稀硫酸(H2SO4)对铜铝复合排表面进行活化,同时去除未打磨掉的氧化层,常温下酸洗40秒(可选步骤,打磨除油较彻底时可跳过);第六步,水洗,使用清水洗去带出的残留硫酸(可选步骤,打磨除油较彻底时可跳过);第七步,一次钝化,使用0.5g/L的苯并三氮唑(BTA)、4g/L的一水合柠檬酸(CA)、1g/L的磺基水杨酸(SSA)、0.2g/L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0.6g/L的二水钼酸钠(Na2MoO4·2H2O)配制而成的一次钝化液(pH5.6),在55℃之间钝化3分钟;第八步,水洗,洗去残留的一次钝化液;第九步,吹干,使用压缩空气吹干铜铝复合排表面,防止水分进入下一步的钝化液中;第十步,二次钝化,使用85%的异构溶剂--异构醇聚氧乙烯醚、5.5%的缓蚀剂、7%的钝化剂、9%的渗透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配制而成的二次钝化液,在28℃之间钝化4分钟;第十一步,热烘干,使用78℃热风烘干,提升钝化膜的耐腐蚀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铜铝复合排表面钝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阶段:前处理,包含打磨、水洗、除油、酸洗等步骤;第二阶段:一次钝化,使用一次钝化液对铜铝复合排进行钝化,一次钝化液主要成分包括0.5g/L的苯并三氮唑、4g/L的一水合柠檬酸、1g/L的磺基水杨酸、0.2g/L的十二烷基硫酸钠、0.6g/L的二水钼酸钠,pH值为5~6,保持一次钝化液工作温度30℃~60℃之间,一次钝化时间3~5分钟;第三阶段:水洗、吹干;第四阶段:二次钝化,二次钝化液主要成分包括78%~87%的异构溶剂、4%~6%的缓蚀剂、3%~8%的钝化剂、4%~10%的渗透剂,保持二次钝化液工作温度18℃~30℃之间,二次钝化时间4~6分钟;第五阶段:热烘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铝复合排表面钝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阶段:前处理,包含打磨、水洗、除油、酸洗等步骤;第二阶段:一次钝化,使用一次钝化液对铜铝复合排进行钝化,一次钝化液主要成分包括0.5g/L的苯并三氮唑、4g/L的一水合柠檬酸、1g/L的磺基水杨酸、0.2g/L的十二烷基硫酸钠、0.6g/L的二水钼酸钠,pH值为5~6,保持一次钝化液工作温度30℃~60℃之间,一次钝化时间3~5分钟;第三阶段:水洗、吹干;第四阶段:二次钝化,二次钝化液主要成分包括78%~87%的异构溶剂、4%~6%的缓蚀剂、3%~8%的钝化剂、4%~10%的渗透剂,保持二次钝化液工作温度18℃~30℃之间,二次钝化时间4~6分钟;第五阶段:热烘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铝复合排表面钝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阶段:前处理,包含打磨、水洗、除油、酸洗等步骤;第二阶段:一次钝化,使用一次钝化液对铜铝复合排进行钝化,一次钝化液主要成分包括0.5g/L的苯并三氮唑、4g/L的一水合柠檬酸、1g/L的磺基水杨酸、0.2g/L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晓文王连忠廉洋子严操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孚信达双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