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轨道车辆用折叠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6338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2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新型轨道车辆用折叠座椅,包括靠背、坐垫、链轮、链条、限位开关和控制结构;所述靠背和坐垫通过坐垫动轴活动连接;所述链轮、链条和限位开关设置在靠背的一侧,链轮通过链条连接,限位开关固定在链条的下方前侧,链轮带动链条传动,带动坐垫的翻转,限位开关阻挡链条的传动,锁闭坐垫;所述控制结构设置在靠背的背面,所述链轮包括成三角形分布的大链轮6、小链轮7和张紧轮8,所述控制结构包括控制器、制动器和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链轮链条传动实现坐垫翻转,且到位后锁闭,可靠性高、重量轻、承载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轨道车辆用折叠座椅
本技术涉及轨道车辆用座椅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新型轨道车辆用折叠座椅。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国内各大城市发展轨道交通,地铁、轻轨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缓解了目前城市内遇到的交通堵塞问题。由于传统的轨道车辆如地铁、轻轨车辆内的座椅大部分为固定座椅,占用客室面积较大,在客流高峰期时,由于座椅无法移动,占用了较大的空间,从而导致客室内无法容纳大量的乘客。现有的地铁、轻轨座椅中仅有少部分为可折叠座椅,将座椅折叠后,仅能腾出少量的空间,无法满足客流高峰期的客运能力要求,且折叠座椅通常无法实现放平或者折叠状态时的锁闭,稳定性差。对折叠座椅进行改进的方法有多种,专利CN104802814B公开了一种轨道客车翻转座椅,包括座椅、靠背,靠背的两侧设置有连接钣金,连接钣金内设置有弧形的滑槽,座椅和滑槽通过转轴活动连接,转动座椅时,需要人工用钥匙逆时针转动锁舌,锁舌拉动钢丝绳带动上锁紧片逆时针转动,拉伸弹簧,同时在齿轮的作用下,上锁紧片带动下锁紧片顺时针转动,空出滑槽供转轴运动,完成座椅转动,但是人工操作费时费力,结构复杂。专利CN107139956A公开了一种新型轨道车辆用电动乘客座椅,包括座椅、靠背和锁定结构,靠背的两侧设置有连接钣金,锁定机构安装在连接钣金上,座椅和靠背通过转轴活动连接,通过转轴实现座椅的翻转,通过齿轮齿条结构,实现自动锁定和解锁,但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轨道车辆用折叠座椅,通过链轮链条传动实现坐垫翻转,且到位后锁闭,可靠性高、重量轻、承载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轨道车辆用折叠座椅,包括靠背、坐垫、链轮、链条、限位开关和控制结构;所述靠背和坐垫通过坐垫动轴活动连接;所述链轮、链条和限位开关设置在靠背的一侧,链轮通过链条连接,限位开关固定在链条的下方前侧,链轮带动链条传动,带动坐垫的翻转,限位开关阻挡链条的传动,锁闭坐垫;所述控制结构设置在靠背的背面。进一步地,所述链轮包括成三角形分布的大链轮、小链轮和张紧轮,大链轮设置在前方,小链轮设置在后侧上方,张紧轮设置在中部下方;所述大链轮与坐垫动轴相连,两者为同心轴结构,小链轮的中心设置阶梯轴,张紧轮与大链轮之间的链条上设置凸起,凸起设置在2个相互对称的限位开关之间,凸起的下端卡在限位开关上,限位开关的对称轴与张紧轮和大链轮之间的链条垂直,前侧的限位开关沿靠背边沿方向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结构包括控制器、制动器和电机,控制器分别与制动器和电机电连接,电机通过联轴器与阶梯轴连接,电机与制动器轴连接,控制器、制动器、电机、联轴器和阶梯轴位于水平位置。进一步地,所述靠背的上侧设置指示灯,指示灯与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开关上安装传感器,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使用时,司机在司机室按下打开按钮,控制器工作,关闭制动器的锁定功能,制动器不固定电机,控制器控制电机工作,电机通过联轴器驱动阶梯轴顺时针转动,阶梯轴带动小链轮转动,张紧轮将链条张紧,小链轮带动链条顺时针传动,链条带动大链轮转动,大链轮带动坐垫动轴顺时针转动,带动坐垫向下翻转打开,随着链条顺时针传动,凸起向后侧的限位开关移动,坐垫向下完全翻转打开时,凸起后侧卡在限位开关上,限位开关上安装的传感器发出信号,控制器接收到信号,控制电机停止工作,打开制动器的锁定功能,制动器固定电机停转,防止电机工作,锁闭坐垫;司机在司机室按下折叠按钮,控制器工作,关闭制动器的锁定功能,制动器不固定电机,控制器控制电机工作,电机通过联轴器驱动阶梯轴逆时针转动,带动小链轮转动,张紧轮将链条张紧,小链轮带动链条逆时针传动,链条带动大链轮转动,大链轮带动坐垫动轴逆时针转动,带动坐垫向上翻转折叠,随着链条逆时针传动,凸起向前侧的限位开关移动,坐垫向上完全折叠时,凸起前侧卡在限位开关上,限位开关上的传感器发出信号,控制器收到信号,控制电机停止工作,打开制动器的锁定功能,制动器固定电机停转,防止电机工作,锁闭坐垫。坐垫翻转打开或折叠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坐垫停止翻转,链轮不能转动,电机输出电流增大,控制器收到电机信号,控制器控制坐垫回撤5°-20°的角度后,静置在当前状态,控制器控制指示灯闪烁报警,直至障碍物排除后,再次按下打开按钮或者折叠按钮,坐垫正常翻转。车厢断电时,将短接制动钥匙插入制动器并转动,关闭制动器的锁定功能,手动转动坐垫,然后转动短接制动钥匙,打开制动器的锁定功能,锁闭坐垫。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采用链轮链条传动的方式实现坐垫的自动翻转,可靠性高,结构简单。(2)利用限位开关和凸起判断坐垫到位,并结合制动器进行坐垫的锁闭,锁闭可靠,可承受较高的扭矩,且在车厢断电的情况下,可手动翻转坐垫并锁闭。(3)自动化程度高,利用司机室的按钮,可实现坐垫自动折叠或打开,到位后锁闭,工作过程无需乘务员操作,省时省力。(4)本技术结构紧凑,轻度高,重量轻,座椅可承受6人重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坐垫折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坐垫打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背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控制结构示意图。图中,靠背1、坐垫2、链条3、限位开关4、坐垫动轴5、大链轮6、小链轮7、张紧轮8、阶梯轴9、凸起10、控制器11、制动器12、电机13、联轴器14、指示灯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照图1-4中,一种新型轨道车辆用折叠座椅,包括靠背1、坐垫2、链轮、链条3、限位开关4和控制结构;所述靠背1和坐垫2通过坐垫动轴5活动连接;所述链轮、链条3和限位开关4设置在靠背1的一侧,链轮通过链条3连接,限位开关4固定在链条3的下方前侧,链轮带动链条3传动,带动坐垫2的翻转,限位开关4阻挡链条3的传动,锁闭坐垫2;所述控制结构设置在靠背1的背面。进一步地,所述链轮包括成三角形分布的大链轮6、小链轮7和张紧轮8,大链轮6设置在前方,小链轮7设置在后侧上方,张紧轮8设置在中部下方;所述大链轮6与坐垫动轴5相连,两者为同心轴结构,小链轮7的中心设置阶梯轴9,张紧轮8与大链轮6之间的链条3上设置凸起10,凸起10设置在2个相互对称的限位开关4之间,凸起10的下端卡在限位开关4上,限位开关4的对称轴与张紧轮8和大链轮6之间的链条3垂直,前侧的限位开关4沿靠背1边沿方向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结构包括控制器11、制动器12和电机13,控制器11分别与制动器12和电机13电连接,电机13通过联轴器14与阶梯轴9连接,电机13与制动器12轴连接,控制器11、制动器12、电机13、联轴器14和阶梯轴9位于水平位置。进一步地,所述靠背1的上侧设置指示灯15,指示灯15与控制器11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开关4上安装传感器,传感器与控制器11电连接。使用时,司机在司机室按下打开按钮,控制器11工作,关闭制动器12的锁定功能,制动器12不固定电机13,控制器11控制电机13工作,电机13通过联轴器14驱动阶梯轴9顺时针转动,阶梯轴9带动小链轮7转动,张紧轮8将链条3张紧,小链轮7带动链条3顺时针传动,链条3带动大链轮6转动,大链轮6带动坐垫动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轨道车辆用折叠座椅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轨道车辆用折叠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靠背(1)、坐垫(2)、链轮、链条(3)、限位开关(4)和控制结构;所述靠背(1)和坐垫(2)通过坐垫动轴(5)活动连接;所述链轮、链条(3)和限位开关(4)设置在靠背(1)的一侧,链轮通过链条(3)连接,限位开关(4)固定在链条(3)的下方前侧,链轮带动链条(3)传动,带动坐垫(2)的翻转,限位开关(4)阻挡链条(3)的传动,锁闭坐垫(2);所述控制结构设置在靠背(1)的背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轨道车辆用折叠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靠背(1)、坐垫(2)、链轮、链条(3)、限位开关(4)和控制结构;所述靠背(1)和坐垫(2)通过坐垫动轴(5)活动连接;所述链轮、链条(3)和限位开关(4)设置在靠背(1)的一侧,链轮通过链条(3)连接,限位开关(4)固定在链条(3)的下方前侧,链轮带动链条(3)传动,带动坐垫(2)的翻转,限位开关(4)阻挡链条(3)的传动,锁闭坐垫(2);所述控制结构设置在靠背(1)的背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轨道车辆用折叠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轮包括成三角形分布的大链轮(6)、小链轮(7)和张紧轮(8),大链轮(6)设置在前方,小链轮(7)设置在后侧上方,张紧轮(8)设置在中部下方;所述大链轮(6)与坐垫动轴(5)相连,两者为同心轴结构,小链轮(7)的中心设置阶梯轴(9),张紧轮(8)与大链轮(6)之间的链条(3)上设置凸起(10),凸起(10)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皓锋纪保准权秀敏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威奥轨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