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式榨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6174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1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热式榨油装置,包括进料口、底架、油槽和榨油筒,榨油筒位于底架上,榨油筒通过过滤装置与油槽连接;榨油筒内部设置有多个双螺旋结构的加热碾磨件;加热碾磨件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管;加热碾磨件的下方设置有一个开口管;榨油筒内部还包括一个有多个通道的榨油件,开口管与其中一个通道对应设置;榨油件的内部也设置有电加热管;榨油件的通过中心旋转杆连接一个榨油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双螺旋结构的加热碾磨件,加热碾磨件内部设置有电加热管,一边对菜籽进行加热,一边进行碾磨,使得受热均匀,碾磨完全。再通过开口管进入到榨油板和榨油件之间,通过榨油件围绕中心旋转杆旋转,榨出的油通过其他的通道溢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热式榨油装置
本技术属于榨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热式榨油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提高的榨油的产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法:加大温度,对菜籽进行碾磨,延长榨油时间。申请号为CN201220204884.9,名称为一种带分离式加热体的榨油机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带分离式加热体的榨油机,包括榨油机主体,所述主体分为上机座和下机座两部分,所述下机座上安装有压榨组件,所述上机座底部安装有加热体与所述压榨组件的位置上下对应,所述加热体通过弹性组件与上机座底部实现弹性连接;本技术由于将加热体与压榨组件分离设计,使得压榨组件的各个部件不再受加热体的影响,都可以实现彻底清洗;且加热体是弹性连接在上机座底部,避免因上、下机座的配合误差而导致加热体与压榨筒不能相互接触,加热效果欠佳的问题,达到上、下机座扣合时加热体紧贴压榨筒外壁,实现预期的加热效果。上述现有技术的加热只能对筒壁进行加热,并且加热温度需要一个传递过程和传递时间,不能保证大部分菜籽都能被加热。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加热式榨油装置,实现了既能实现快速均匀加热榨油,又能防止温度过高造成油损坏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加热式榨油装置,包括进料口、底架、油槽和榨油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榨油筒位于底架上,榨油筒上设置有进料口,榨油筒通过过滤装置与油槽连接;所述榨油筒内部设置有多个双螺旋结构的加热碾磨件;所述加热碾磨件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管;加热碾磨件的下方设置有一个开口管;榨油筒内部还包括一个有多个通道的榨油件,所述开口罐与其中一个通道对应设置;所述榨油件的内部也设置有电加热管;所述榨油件的通过中心旋转杆连接一个榨油板。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加热碾磨件的的表面设置有温度感应器。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通道的总体积小于榨油件的四分之一。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通道呈圆周均匀排布。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一个过滤室,过滤室内部叠放有多个过滤纸。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榨油板采用大理石制成。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有:1.本技术通过双螺旋结构的加热碾磨件,加热碾磨件内部设置有电加热管,一边对菜籽进行加热,一边对菜籽进行碾磨,使得受热均匀,碾磨完全。开口管与一个通道对应设置,即榨油件在旋转的时候,开口管能够与通道在某一时刻贯通。通过开口管进入到榨油板和榨油件之间,通过榨油件围绕中心旋转杆旋转,榨出的油通过其他的通道溢出。榨油件的内部也设置有电加热管,对榨油进行进一步加热。2.本技术设置有温度感应器,将温度设置在一个规定的范围,一方面可以防止温度过高造成油的损坏,另一方面可以节约能源。3.本技术的通道体积不易过大,太大会是榨油面积减少,太小会让榨出的油不能及时排出。4.本技术的通道呈圆周均匀排布,在榨油件圆周旋转时,将榨出油通过离心力带出。5.本技术所述过滤装置对榨出的油过滤,得到更加纯正的油,多层的过滤纸可以便于更换。在油量减少时,即可更换过滤纸。6.本技术的榨油板采用大理石制成,大理石硬度大,不易损坏。并且提高菜籽的压榨产出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其中,1为进料口,2为底架,3为油槽,4为榨油筒,5为加热碾磨件,7为开口管,8为通道,9为榨油件,10为中心旋转杆,11为榨油板,12为温度感应器,13为过滤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加热式榨油装置,包括进料口1、底架2、油槽3和榨油筒4,其特征在于:所述榨油筒4位于底架2上,榨油筒4上设置有进料口1,榨油筒4通过过滤装置13与油槽3连接;所述榨油筒4内部设置有多个双螺旋结构的加热碾磨件5;所述加热碾磨件5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管;加热碾磨件5的下方设置有一个开口管7;榨油筒4内部还包括一个有多个通道8的榨油件9,所述开口管7与其中一个通道8对应设置;所述榨油件9的内部也设置有电加热管;所述榨油件9的通过中心旋转杆10连接一个榨油板11。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加热碾磨件5的的表面设置有温度感应器12。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通道8的总体积小于榨油件9的四分之一。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通道8呈圆周均匀排布。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过滤装置13包括一个过滤室,过滤室内部叠放有多个过滤纸。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榨油板11采用大理石制成。实施例2一种加热式榨油装置,包括进料口1、底架2、油槽3和榨油筒4,其特征在于:所述榨油筒4位于底架2上,榨油筒4上设置有进料口1,榨油筒4通过过滤装置13与油槽3连接;所述榨油筒4内部设置有多个双螺旋结构的加热碾磨件5;所述加热碾磨件5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管;加热碾磨件5的下方设置有一个开口管7;榨油筒4内部还包括一个有多个通道8的榨油件9,所述开口管7与其中一个通道8对应设置;所述榨油件9的内部也设置有电加热管;所述榨油件9的通过中心旋转杆10连接一个榨油板11。实施例3一种加热式榨油装置,包括进料口1、底架2、油槽3和榨油筒4,其特征在于:所述榨油筒4位于底架2上,榨油筒4上设置有进料口1,榨油筒4通过过滤装置13与油槽3连接;所述榨油筒4内部设置有多个双螺旋结构的加热碾磨件5;所述加热碾磨件5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管;加热碾磨件5的下方设置有一个开口管7;榨油筒4内部还包括一个有多个通道8的榨油件9,所述开口管7与其中一个通道8对应设置;所述榨油件9的内部也设置有电加热管;所述榨油件9的通过中心旋转杆10连接一个榨油板11。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加热碾磨件5的的表面设置有温度感应器12。实施例4一种加热式榨油装置,包括进料口1、底架2、油槽3和榨油筒4,其特征在于:所述榨油筒4位于底架2上,榨油筒4上设置有进料口1,榨油筒4通过过滤装置13与油槽3连接;所述榨油筒4内部设置有多个双螺旋结构的加热碾磨件5;所述加热碾磨件5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管;加热碾磨件5的下方设置有一个开口管7;榨油筒4内部还包括一个有多个通道8的榨油件9,所述开口管7与其中一个通道8对应设置;所述榨油件9的内部也设置有电加热管;所述榨油件9的通过中心旋转杆10连接一个榨油板11。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通道8的总体积小于榨油件9的四分之一。实施例5一种加热式榨油装置,包括进料口1、底架2、油槽3和榨油筒4,其特征在于:所述榨油筒4位于底架2上,榨油筒4上设置有进料口1,榨油筒4通过过滤装置13与油槽3连接;所述榨油筒4内部设置有多个双螺旋结构的加热碾磨件5;所述加热碾磨件5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管;加热碾磨件5的下方设置有一个开口管7;榨油筒4内部还包括一个有多个通道8的榨油件9,所述开口管7与其中一个通道8对应设置;所述榨油件9的内部也设置有电加热管;所述榨油件9的通过中心旋转杆10连接一个榨油板11。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通道8呈圆周均匀排布。实施例6一种加热式榨油装置,包括进料口1、底架2、油槽3和榨油筒4,其特征在于:所述榨油筒4位于底架2上,榨油筒4上设置有进料口1,榨油筒4通过过滤装置13与油槽3连接;所述榨油筒4内部设置有多个双螺旋结构的加热碾磨件5;所述加热碾磨件5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管;加热碾磨件5的下方设置有一个开口管7;榨油筒4内部还包括一个有多个通道8的榨油件9,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加热式榨油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热式榨油装置,包括进料口(1)、底架(2)、油槽(3)和榨油筒(4),其特征在于:所述榨油筒(4)位于底架(2)上,榨油筒(4)上设置有进料口(1),榨油筒(4)通过过滤装置(13)与油槽(3)连接;所述榨油筒(4)内部设置有多个双螺旋结构的加热碾磨件(5);所述加热碾磨件(5)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管;加热碾磨件(5)的下方设置有一个开口管(7);榨油筒(4)内部还包括一个有多个通道(8)的榨油件(9),所述开口与其中一个通道(8)连接;所述榨油件(9)的内部也设置有电加热管;所述榨油件(9)的通过中心旋转杆(10)连接一个榨油板(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式榨油装置,包括进料口(1)、底架(2)、油槽(3)和榨油筒(4),其特征在于:所述榨油筒(4)位于底架(2)上,榨油筒(4)上设置有进料口(1),榨油筒(4)通过过滤装置(13)与油槽(3)连接;所述榨油筒(4)内部设置有多个双螺旋结构的加热碾磨件(5);所述加热碾磨件(5)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管;加热碾磨件(5)的下方设置有一个开口管(7);榨油筒(4)内部还包括一个有多个通道(8)的榨油件(9),所述开口与其中一个通道(8)连接;所述榨油件(9)的内部也设置有电加热管;所述榨油件(9)的通过中心旋转杆(10)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家正张九华汪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乐山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