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并联冷却系统及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04586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5: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并联冷却系统及汽车。其中,汽车发动机并联冷却系统包括:发动机冷却水套,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并联冷却回路,包括:第一冷却回路和第二冷却回路,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和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并联连接于所述发动机冷却水套的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利用散热器进行降温,所述第二冷却回路通过压缩机进行制冷。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在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中设置并联的第一冷却回路和第二冷却回路,其中第一冷却回路利用散热器进行降温,第二冷却回路通过压缩机进行制冷,可以使发动机各零部件始终保持在理想的工作温度内,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发动机并联冷却系统及汽车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并联冷却系统及汽车。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发动机普遍采用强制循环式水冷系统进行冷却,即利用水泵强制冷却液在冷却系统中循环流动。现有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主要由发动机冷却水套、节温器、散热器、风扇、副水箱、水泵等组成。其工作过程主要是利用水泵将散热器中冷却后的冷却液加压输送到发动机冷却水套,冷却液在冷却水套中吸收发动机缸体产生的热量后温度升高,经节温器流入散热器中,在风扇的强力抽吸作用下,空气高速通过散热器,因而受热后的冷却液在流经散热器的过程中,热量不断地被高速流动的空气带走,使得冷却液被冷却,被冷却的冷却液在流入散热器下部的水室后,在水泵的作用下又重新流回到发动机中,像这样不断循环。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发现:这种冷却系统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在环境温度较高或者发动机长时间运转时,冷却效果有限。具体地,由于现有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是采用空气流动对散热器中的冷却液降温,达到冷却的效果,在环境温度较高或者发动机长时间运转时,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会造成流经散热器后冷却液的温度降低不明显,冷却液的温度仍然较高,冷却效果不理想,这样会导致发动机各零部件不能保持在理想的工作温度内,减小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并联冷却系统及汽车,可以使发动机各零部件始终保持在理想的工作温度内,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并联冷却系统,包括:发动机冷却水套,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并联冷却回路,包括:第一冷却回路和第二冷却回路,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和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并联连接于所述发动机冷却水套的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利用散热器进行降温,所述第二冷却回路通过压缩机进行制冷。在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系统的另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装置,根据所述发动机冷却水套的出水温度与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并联冷却回路中与所述发动机冷却水套连通的冷却回路。在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系统的另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发动机冷却水套的出水口,用于检测所述发动机冷却水套的出水温度。在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系统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发动机冷却水套的出水温度与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响应于所述发动机冷却水套的出水温度低于预设温度,生成第一控制信号;以及响应于所述发动机冷却水套的出水温度等于或者高于预设温度,生成第二控制信号;执行器,设置于所述并联冷却回路与所述发动机冷却水套之间,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打开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使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与所述发动机冷却水套连通,同时关闭所述第二冷却回路;以及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打开所述第二冷却回路,使所述第二冷却回路与所述发动机冷却水套连通,同时关闭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在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系统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执行器包括:两个二位三通阀,其中一个所述二位三通阀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却回路的进水口、所述第二冷却回路的进水口及所述发动机冷却水套的出水口连接,另一个所述二位三通阀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却回路的出水口、所述第二冷却回路的出水口及所述发动机冷却水套的进水口连接。在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系统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执行器包括:四个阀门,其中第一个所述阀门与所述第一冷却回路的进水口及所述发动机冷却水套的出水口连接,第二所述阀门与所述第一冷却回路的出水口及所述发动机冷却水套的进水口连接,第三个所述阀门与所述第二冷却回路的进水口及所述发动机冷却水套的出水口连接,第四个所述阀门与所述第二冷却回路的出水口及所述发动机冷却水套的进水口连接。在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系统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包括:水循环回路和冷媒循环回路,所述水循环回路与所述发动机冷却水套的进水口及出水口连接,在所述水循环回路中设有冷却器,所述冷媒循环回路与所述冷却器的冷媒进口及冷媒出口连接,在所述冷媒循环回路中还依次设有压缩机、冷凝器和储液罐。在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系统的另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中设有散热器,在所述散热器后方设有风扇。在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系统的另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并联冷却回路的出水口及所述发动机冷却水套的进水口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汽车发动机并联冷却系统。基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发动机并联冷却系统及汽车,通过在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中设置并联的第一冷却回路和第二冷却回路,其中第一冷却回路利用散热器进行降温,第二冷却回路通过压缩机进行制冷,当发动机在常温状态下工作时,利用第一冷却回路对冷却液进行冷却,当环境温度较高或者发动机长时间运转,导致第一冷却回路的冷却效果不理想,冷却液的温度较高时,关闭第一冷却回路,打开第二冷却回路,利用第二冷却回路对冷却液进行冷却,由于第二冷却回路采用压缩机进行制冷,因此可以使冷却液的温度快速降低,从而可以使发动机各零部件保持在理想的工作温度内,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汽车发动机并联冷却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汽车发动机并联冷却系统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汽车发动机并联冷却系统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零部件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汽车发动机并联冷却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汽车发动机并联冷却系统包括:发动机冷却水套100和并联冷却回路200。其中,发动机冷却水套100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并联冷却回路200包括第一冷却回路210和第二冷却回路220,第一冷却回路210和第二冷却回路220并联连接于发动机冷却水套100的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其中第一冷却回路210利用散热器进行降温,第二冷却回路220通过压缩机进行制冷。基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发动机并联冷却系统,通过在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中设置并联的第一冷却回路210和第二冷却回路220,其中第一冷却回路210利用散热器进行降温,第二冷却回路220通过压缩机进行制冷,当发动机在常温状态下工作时,利用第一冷却回路210对冷却液进行冷却,当环境温度较高或者发动机长时间运转,导致第一冷却回路210的冷却效果不理想,冷却液的温度较高时,关闭第一冷却回路210,打开第二冷却回路220,利用第二冷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汽车发动机并联冷却系统及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发动机并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冷却水套,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并联冷却回路,包括:第一冷却回路和第二冷却回路,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和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并联连接于所述发动机冷却水套的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利用散热器进行降温,所述第二冷却回路通过压缩机进行制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发动机并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冷却水套,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并联冷却回路,包括:第一冷却回路和第二冷却回路,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和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并联连接于所述发动机冷却水套的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利用散热器进行降温,所述第二冷却回路通过压缩机进行制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装置,根据所述发动机冷却水套的出水温度与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并联冷却回路中与所述发动机冷却水套连通的冷却回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发动机冷却水套的出水口,用于检测所述发动机冷却水套的出水温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发动机冷却水套的出水温度与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响应于所述发动机冷却水套的出水温度低于预设温度,生成第一控制信号;以及响应于所述发动机冷却水套的出水温度等于或者高于预设温度,生成第二控制信号;执行器,设置于所述并联冷却回路与所述发动机冷却水套之间,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打开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使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与所述发动机冷却水套连通,同时关闭所述第二冷却回路;以及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打开所述第二冷却回路,使所述第二冷却回路与所述发动机冷却水套连通,同时关闭所述第一冷却回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小迪
申请(专利权)人: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