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客车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4001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城市客车车架,包括沿客车前进方向前后依次设置的司机平台模块(1)、底架前段模块(2)、底架前悬模块(3)、底架中段模块(4)、底架后悬模块(5)、及底架动力安装模块(6),动力系统(7)在所述底架动力安装模块(6)内沿所述车架宽度方向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城市客车车架,缩短车身长度,优化客车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客车车架
本技术涉及城市客车
,特别涉及一种城市客车车架。
技术介绍
车架是指用于承载整车载荷并用来连接整车其它各系统部件的一种钢结构框架。一般车架钢结构件之间连接方式主要有焊接、铆接及标准紧固件连接。一般地,城市客车的动力布置在车架的后段部分,且动力系统布置方式影响车了车架后段的结构形式。传统的城市客车动力系统布置为纵向布置,此种布置方式设计技术及生产制造工艺技术均相当成熟,但也存在以下缺点:(1)纵向布置影响其它部件布置空间。(2)纵向布置会增加整车长度,造成这种缺点原因主要有两点:动力系统纵向布置后为了满足离去角的需求,往往需要倾斜一定角度,因此占据了其它零部件的布置空间较多;纵向布置由于整套动力部件较长,造成增大后悬及整车长度。因此传统纵向布置的设计方案,都会增加整车长度,但增加整车长度又会增加最小转向半径,对整车性能带来不利影响。本技术因此而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城市客车车架,将动力系统横向布置在车架的后部,优化了车架的结构。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城市客车车架,包括沿客车前进方向前后依次设置的司机平台模块、底架前段模块、底架前悬模块、底架中段模块、底架后悬模块、及底架动力安装模块,动力系统在所述底架动力安装模块内沿所述车架宽度方向布置。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架动力安装模块包括连接部和安装部,所述连接部的前后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底架后悬模块和所述安装部,所述动力系统固定在所述安装部内。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部包括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底板周向上的围框组件,所述围框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若干个支撑杆与设置在所述支撑杆顶端的前栏杆、后栏杆、左栏杆和右栏杆,所述前栏杆和所述后栏杆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前栏杆、后栏杆、连接杆分别设有动力系统固定部。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板前端的若干个第一纵梁、固定在所述前栏杆上的若干个第二纵梁,所述第一纵梁、第二纵梁对应设置且均向所述车架前部延伸,所述第二纵梁的前端通过横梁连接。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纵梁与所述第二纵梁之间连接有斜撑。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系统固定部包括连接板和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的若干个定位孔,所述动力系统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板的左右两端具有翻边,左、右翻边分别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两侧的支撑杆上。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板的上下两端具有翻边,上、下翻边分别固定在前栏杆/后栏杆、底板上。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架动力安装模块的后端设有防撞梁。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撞梁上安装有拖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动力系统横向布置在车架的后部,可以缩短车身长度,可以缩短后悬长度,增大客车底板面积,增大整车的容纳空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城市客车车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底架动力安装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底架动力安装模块拆除防撞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动力系统固定部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技术实施例中动力系统固定部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司机平台模块;2、底架前段模块;3、底架前悬模块;4、底架中段模块;5、底架后悬模块;6、底架动力安装模块;6-1、连接部;6-1a、第一纵梁;6-1b、第二纵梁;6-1c、横梁;6-1d、斜撑;6-2、安装部;6-2a、底板;6-2b、支撑杆;6-2c、前栏杆;6-2d、后栏杆;6-2e、左栏杆;6-2f、右栏杆;6-2g、连接杆;6-3、动力系统固定部;6-3a、连接板;6-3b、定位孔;6-3c、翻边;6-4、防撞梁;6-5、拖钩;7、动力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限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参见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提供一种城市客车车架,包括沿客车前进方向前后依次设置的司机平台模块1、底架前段模块2、底架前悬模块3、底架中段模块4、底架后悬模块5、及底架动力安装模块6,其中,底架动力安装模块6沿车架宽度方向布置,使动力系统7横向布置在底架动力安装模块6上。底架动力安装模块6包括连接部6-1和安装部6-2,连接部6-1的前后端分别连接至底架后悬模块5和安装部6-2,动力系统7固定在安装部6-2内。其中,安装部6-2包括底板6-2a和设置在底板6-2a周向上的围框组件,动力系统放置在底板6-2a上并通过围框组件限位固定,围框组件包括固定在底板6-2a上的若干个支撑杆6-2b与设置在支撑杆顶端6-2b的前栏杆6-2c、后栏杆6-2d、左栏杆6-2e和右栏杆6-2f,在前栏杆6-2c和后栏杆6-2d之间设有连接杆6-2g,在前栏杆6-2c、后栏杆6-2d和连接杆6-2g上分别设有动力系统固定部6-3以用于固定动力系统7,本例中,在前栏杆6-2c、后栏杆6-2d上分别设有两个动力系统固定部6-3,在连接杆6-2g上设有一个动力系统固定部6-3。其中,连接部6-1包括固定在底板6-2a前端的若干个第一纵梁6-1a、固定在前栏杆上的若干个第二纵梁6-1b,第一纵梁6-1a和第二纵梁6-1b对应设置且向车架前部延伸,第二纵梁6-1b的前端通过横梁6-1c连接。为了提高连接部的稳定性,在第一纵梁6-1a和第二纵梁6-1b之间连接有斜撑6-1d。本例中,动力系统固定部6-3包括连接板6-3a和设置在连接板6-3a上的若干个定位孔6-3b,动力系统7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板6-3a上。参见图4,连接板6-3a的左右两端具有翻边6-3c,左、右翻边6-3c分别焊接固定在连接板两侧的支撑杆6-2b上。参见图5,为了提高动力系统固定部6-3的强度,连接板6-3a的上下两端也具有翻边6-3c,上、下翻边6-3c分别固定在前栏杆6-2c/后栏杆6-2d、底板6-2a上。为了防止整车后部遭受撞击破坏动力系统,在底架动力安装模块6的后端设有防撞梁6-4。为了方便牵引拖车,在防撞梁6-4上设有拖钩6-5。上述实例只为说明该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员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城市客车车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城市客车车架,包括沿客车前进方向前后依次设置的司机平台模块(1)、底架前段模块(2)、底架前悬模块(3)、底架中段模块(4)、底架后悬模块(5)、及底架动力安装模块(6),其特征在于:动力系统(7)在所述底架动力安装模块(6)内沿所述车架宽度方向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客车车架,包括沿客车前进方向前后依次设置的司机平台模块(1)、底架前段模块(2)、底架前悬模块(3)、底架中段模块(4)、底架后悬模块(5)、及底架动力安装模块(6),其特征在于:动力系统(7)在所述底架动力安装模块(6)内沿所述车架宽度方向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客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动力安装模块(6)包括连接部(6-1)和安装部(6-2),所述连接部(6-1)的前后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底架后悬模块(5)和所述安装部(6-2),所述动力系统(7)固定在所述安装部(6-2)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客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6-2)包括底板(6-2a)和设置在所述底板(6-2a)周向上的围框组件,所述围框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板(6-2a)上的若干个支撑杆(6-2b)与设置在所述支撑杆(6-2b)顶端的前栏杆(6-2c)、后栏杆(6-2d)、左栏杆(6-2e)和右栏杆(6-2f),所述前栏杆(6-2c)和所述后栏杆(6-2d)之间设有连接杆(6-2g),所述前栏杆(6-2c)、后栏杆(6-2d)、连接杆(6-2g)分别设有动力系统固定部(6-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城市客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6-1)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板(6-2a)前端的若干个第一纵梁(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金泉汪斌郭凯华孙远庞耀东李亚
申请(专利权)人: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