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防侧倾控制系统和新能源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8438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3
本公开涉及汽车控制领域,涉及一种汽车防侧倾控制系统和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包括倾斜检测模块、车辆状态检测模块、CAN控制模块、悬架控制模块和车辆电机控制模块,所述CAN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所述倾斜检测模块、所述车辆状态检测模块、所述悬架控制模块和所述车辆电机控制模块;所述倾斜检测模块用于采集车辆倾角信息,并判断倾角值达到阈值时触发所述CAN控制模块工作;所述CAN控制模块基于所述车辆状态检测模块采集的车速信息和方向盘转角信息,控制所述悬架控制模块调整汽车底盘悬架高度并控制所述车辆电机控制模块调整车辆电机功率,以防汽车侧倾。本公开实现了以CAN控制模块为控制中心的集成化控制,防止车辆侧倾,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汽车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防侧倾控制系统和新能源汽车


技术介绍

1、汽车侧倾是由于汽车过弯时存在离心力,车轮与路面在转弯方向保持相对静止,而车身重心偏移,导致车身有绕长度方向向外翻转的趋势,弯道外侧悬挂受力更大,车身往外侧倾。除了过弯情况,汽车在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以及汽车载货过重等因素的影响下也更容易发生侧倾。

2、现有的汽车防侧倾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通过在汽车底盘安装横向稳定杆等机械结构实现,但是当汽车侧倾角度达到一定限度时,单纯的机械结构无法有效控制车辆速度等侧倾因素。

3、第二种方式通过防侧倾控制系统实现,首先收集汽车状态信息,然后使用bcm(body control module,车身控制器)、ecu(electronic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等执行控制单元分别实现对汽车底盘悬架、汽车发动机等部件的控制,改变车辆状态防止汽车侧倾。这种方式能够控制车速等侧倾因素,但芯片处理器数量较多,进而使汽车的内部线路连接复杂,汽车各个控制单元之间的信息传递不便,不利于车辆的模块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防侧倾控制系统和新能源汽车,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以及其他潜在的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2、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防侧倾控制系统,包括倾斜检测模块、车辆状态检测模块、can控制模块、悬架控制模块和车辆电机控制模块,所述can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所述倾斜检测模块、所述车辆状态检测模块、所述悬架控制模块和所述车辆电机控制模块;所述倾斜检测模块用于采集车辆倾角信息,并判断倾角值达到阈值时触发所述can控制模块工作;所述can控制模块接收所述倾斜检测模块发送的信息,还接收所述车辆状态模块采集的车速信息和方向盘转角信息,并输出倾斜控制指令控制所述悬架控制模块调整汽车底盘悬架高度并控制所述车辆电机控制模块调整车辆电机功率,以防汽车侧倾。

4、本公开实施例的汽车防侧倾控制系统,以所述can控制模块作为中央处理器,实现了以所述can控制模块为控制中心的集成化控制,节省线束优化车身布线方式,能实现整车中各节点数据信息的接收和发送,数据传输实时性较强;同时分别控制各个执行模块,各个模块之间互不影响,有利于后续的故障诊断,也有利于汽车功能的设计与拓展。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can控制模块集成在can仪表中。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can控制模块包括通讯接口和判断电路,所述通讯接口用于接收所述倾斜检测模块、所述车辆状态检测模块发送的信息;所述判断电路根据接收到的信息,输出倾斜控制指令控制所述悬架控制模块调整汽车底盘悬架高度并控制所述车辆电机控制模块调整车辆电机功率。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倾斜检测模块包括倾角传感器、角度控制器和车身控制器,所述倾角传感器、所述角度控制器、所述车身控制器和所述can控制模块依次连接;所述角度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倾角传感器采集到的车辆倾角信息生成倾角值,并判断倾角值满足阈值时依次触发所述车身控制器、所述can控制模块工作。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辆状态检测模块包括车速传感器和方向盘转角传感器,所述can控制模块与所述车速传感器连接,所述can控制模块经所述悬架控制模块与所述方向盘转角传感器连接,所述车速传感器和所述方向盘转角传感器分别采集汽车的车速信息和方向盘转角信息发送给所述can控制模块。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can控制模块经整车网关分别与所述悬架控制模块和所述车辆电机控制模块连接。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悬架控制模块包括底盘悬架控制器和气囊高度电磁阀,所述底盘悬架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整车网关和所述气囊高度电磁阀,所述底盘悬架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气囊高度电磁阀对气囊进行充放气,以调整底盘气囊高度。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辆电机控制模块包括整车控制器和驱动电机,所述整车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整车网关和所述驱动电机,所述整车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电机降低功率,以调整汽车车速。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can控制模块连接加速踏板锁止开关,所述can控制模块被触发工作后,连通加速踏板锁止开关,以关断加速踏板。

13、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一种新能源汽车,安装有上述的一种汽车防侧倾控制系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防侧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倾斜检测模块、车辆状态检测模块、CAN控制模块、悬架控制模块和车辆电机控制模块,所述CAN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所述倾斜检测模块、所述车辆状态检测模块、所述悬架控制模块和所述车辆电机控制模块;所述倾斜检测模块用于采集车辆倾角信息,并判断倾角值达到阈值时触发所述CAN控制模块工作;所述CAN控制模块接收所述倾斜检测模块发送的信息,还接收所述车辆状态模块采集的车速信息和方向盘转角信息,并输出倾斜控制指令控制所述悬架控制模块调整汽车底盘悬架高度并控制所述车辆电机控制模块调整车辆电机功率,以防汽车侧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防侧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AN控制模块集成在CAN仪表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防侧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AN控制模块包括通讯接口和判断电路,所述通讯接口用于接收所述倾斜检测模块、所述车辆状态检测模块发送的信息;所述判断电路根据接收到的信息,输出倾斜控制指令控制所述悬架控制模块调整汽车底盘悬架高度并控制所述车辆电机控制模块调整车辆电机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防侧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检测模块包括倾角传感器、角度控制器和车身控制器,所述倾角传感器、所述角度控制器、所述车身控制器和所述CAN控制模块依次连接;所述角度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倾角传感器采集到的车辆倾角信息生成倾角值,并判断倾角值满足阈值时依次触发所述车身控制器、所述CAN控制模块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防侧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状态检测模块包括车速传感器和方向盘转角传感器,所述CAN控制模块与所述车速传感器连接,所述CAN控制模块经所述悬架控制模块与所述方向盘转角传感器连接,所述车速传感器和所述方向盘转角传感器分别采集汽车的车速信息和方向盘转角信息发送给所述CAN控制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防侧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AN控制模块经整车网关分别与所述悬架控制模块和所述车辆电机控制模块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防侧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控制模块包括底盘悬架控制器和气囊高度电磁阀,所述底盘悬架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整车网关和所述气囊高度电磁阀,所述底盘悬架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气囊高度电磁阀对气囊进行充放气,以调整底盘气囊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防侧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电机控制模块包括整车控制器和驱动电机,所述整车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整车网关和所述驱动电机,所述整车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电机降低功率,以调整汽车车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防侧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AN控制模块连接加速踏板锁止开关,所述CAN控制模块被触发工作后,连通加速踏板锁止开关,以关断加速踏板。

10.一种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9之一所述的一种汽车防侧倾控制系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防侧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倾斜检测模块、车辆状态检测模块、can控制模块、悬架控制模块和车辆电机控制模块,所述can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所述倾斜检测模块、所述车辆状态检测模块、所述悬架控制模块和所述车辆电机控制模块;所述倾斜检测模块用于采集车辆倾角信息,并判断倾角值达到阈值时触发所述can控制模块工作;所述can控制模块接收所述倾斜检测模块发送的信息,还接收所述车辆状态模块采集的车速信息和方向盘转角信息,并输出倾斜控制指令控制所述悬架控制模块调整汽车底盘悬架高度并控制所述车辆电机控制模块调整车辆电机功率,以防汽车侧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防侧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an控制模块集成在can仪表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防侧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an控制模块包括通讯接口和判断电路,所述通讯接口用于接收所述倾斜检测模块、所述车辆状态检测模块发送的信息;所述判断电路根据接收到的信息,输出倾斜控制指令控制所述悬架控制模块调整汽车底盘悬架高度并控制所述车辆电机控制模块调整车辆电机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防侧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检测模块包括倾角传感器、角度控制器和车身控制器,所述倾角传感器、所述角度控制器、所述车身控制器和所述can控制模块依次连接;所述角度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倾角传感器采集到的车辆倾角信息生成倾角值,并判断倾角值满足阈值时依次触发所述车身控制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柱常颖黄苏杭李青川谭福伦钟禹德陈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