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卡子的注塑成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1179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0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卡子的注塑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提供成型模具: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内设有上顶针,下模内设有与所述上顶针相对应的下顶针;所述上模和下模合模形成外壳成型腔,并且上顶针和下顶针形成内芯成型腔,该内芯成型腔位于上述外壳成型腔的下方;2)设置工艺参数:工艺参数包括熔料温度、注射时间、保压时间和保压压力;3)合模注射:上模和下模合模,将熔融的注塑材料注入外壳成型腔和内芯成型腔内,保压,冷却,固化成型;4)开模顶出:开模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在开模的第一阶段下顶针上行,并将成型后的内芯顶入成型后的外壳内,进行内芯和外壳的装配;在开模的第二阶段将完成装配后的成品顶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卡子的注塑成型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缆卡子的注塑成型工艺。
技术介绍
对于常规性的电缆卡子,其通常包括产品外壳以及产品内芯,原来需对产品外壳以及产品内芯销分别注塑成型,然后对此两零件进行组装成电缆卡子总成,此方法需要两次注塑再加上组装,生产效率低,需要使用两套模具,增加了生产成本,并在组装时还会出现工人漏装的情况,影响供货质量。另外,电缆卡子需具备耐用、耐恶劣环境等特性,而传统注塑成型工艺所制造的电缆卡子常会有缩痕的出现,不仅影响产品的外观,甚至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卡子的注塑成型工艺,该注塑成型工艺可使电缆卡子的外壳和内芯在成型后自动装配,提高了生产效率,以及产品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缆卡子的注塑成型工艺,所述电缆卡子包括外壳和内芯,所述电缆卡子的注塑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提供成型模具: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内设有上顶针,下模内设有与所述上顶针相对应的下顶针;所述上模和下模合模形成外壳成型腔,并且上顶针和下顶针形成内芯成型腔,该内芯成型腔位于上述外壳成型腔的下方;2)设置工艺参数:工艺参数包括熔料温度、注射时间、保压时间和保压压力;3)合模注射:上模和下模合模,将熔融的注塑材料注入外壳成型腔和内芯成型腔内,保压,冷却,固化成型;4)开模顶出:开模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在开模的第一阶段下顶针上行,并将成型后的内芯顶入成型后的外壳内,进行内芯和外壳的装配;在开模的第二阶段将完成装配后的成品顶出。优选的,所述熔料温度为240℃-250℃,注射时间为2-5s,保压时间为10-15s,保压压力为注射压力峰值的100%-130%。优选的,所述熔料温度为240℃,注射时间为3s,保压时间为15s,且保压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保压时间为10s,保压压力为注射压力峰值的130%,第二阶段的保压时间为5s,保压压力为注射压力峰值的100%。优选的,所述下模上设有注胶口,上述外壳成型腔和内芯成型腔分别与所述注胶口连通。优选的,所述注塑材料采用ASA塑料。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制作模具时进行改进,在上下模之间加工出外壳成型腔,并在上下顶针之间加工出内芯成型腔,且内芯成型腔在外壳成型腔的下方,这样在开模时,成型后的内芯将被下顶针向上顶起,并顶入外壳内,实现内芯和外壳的自动装配。2、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工艺参数的改进,能有效的降低产品注塑成型过程中外观的缩痕现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缆卡子的注塑成型工艺,所述电缆卡子包括外壳和内芯,所述电缆卡子的注塑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提供成型模具: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内设有上顶针,下模内设有与所述上顶针相对应的下顶针;所述上模和下模合模形成外壳成型腔,并且上顶针和下顶针形成内芯成型腔,该内芯成型腔位于上述外壳成型腔的下方;2)设置工艺参数:工艺参数包括熔料温度、注射时间、保压时间和保压压力;3)合模注射:上模和下模合模,将熔融的注塑材料注入外壳成型腔和内芯成型腔内,保压,冷却,固化成型;4)开模顶出:开模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在开模的第一阶段下顶针上行,并将成型后的内芯顶入成型后的外壳内,进行内芯和外壳的装配;在开模的第二阶段将完成装配后的成品顶出。上述下模上设有注胶口,上述外壳成型腔和内芯成型腔分别与所述注胶口连通。上述注塑材料采用ASA塑料。针对本实例所述的电缆卡子,通过大量的分析验证与对比,最终得出最佳的工艺参数为:熔料温度为240℃,注射时间为3s,保压时间为15s,且保压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保压时间为10s,保压压力为注射压力峰值的130%,第二阶段的保压时间为5s,保压压力为注射压力峰值的100%。通过采用上述注塑工艺参数,电缆卡子表面的缩痕现象得到了很好的缓解,最大缩痕量为0.0376mm,缩痕的深度小于0.1mm。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缆卡子的注塑成型工艺,所述电缆卡子包括外壳和内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卡子的注塑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提供成型模具: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内设有上顶针,下模内设有与所述上顶针相对应的下顶针;所述上模和下模合模形成外壳成型腔,并且上顶针和下顶针形成内芯成型腔,该内芯成型腔位于上述外壳成型腔的下方;2)设置工艺参数:工艺参数包括熔料温度、注射时间、保压时间和保压压力;3)合模注射:上模和下模合模,将熔融的注塑材料注入外壳成型腔和内芯成型腔内,保压,冷却,固化成型;4)开模顶出:开模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在开模的第一阶段下顶针上行,并将成型后的内芯顶入成型后的外壳内,进行内芯和外壳的装配;在开模的第二阶段将完成装配后的成品顶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卡子的注塑成型工艺,所述电缆卡子包括外壳和内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卡子的注塑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提供成型模具: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内设有上顶针,下模内设有与所述上顶针相对应的下顶针;所述上模和下模合模形成外壳成型腔,并且上顶针和下顶针形成内芯成型腔,该内芯成型腔位于上述外壳成型腔的下方;2)设置工艺参数:工艺参数包括熔料温度、注射时间、保压时间和保压压力;3)合模注射:上模和下模合模,将熔融的注塑材料注入外壳成型腔和内芯成型腔内,保压,冷却,固化成型;4)开模顶出:开模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在开模的第一阶段下顶针上行,并将成型后的内芯顶入成型后的外壳内,进行内芯和外壳的装配;在开模的第二阶段将完成装配后的成品顶出。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来
申请(专利权)人:创意塑胶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