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挂式无线充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
,具体为一种车载挂式无线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无线充电,又称作感应充电、非接触式感应充电,利用电感耦合,由供电设备将能量传送至用电的装置,该装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对电池充电。目前常用的无线充电器有无线充电台和无线充电座。由于无线充电台和无线充电座没有课固定在车内的结构,因此无线充电台和无线充电座均无法在快速移动的车内正常使用,目前车载充电器均采用有线充电器对手机进行充电,有线充电移动不方便,且充电数据线的设置,显得内部空间混乱,现有的无线充电安装结构不够稳定,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车载挂式无线充电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挂式无线充电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车载充电器均采用有线充电器对手机进行充电,有线充电移动不方便,且充电数据线的设置,显得内部空间混乱,现有的无线充电安装结构不够稳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挂式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后支撑板,所述后支撑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挂扣,所述后支撑板的前壁右侧缝制有电源收纳袋,所述电源收纳袋内嵌入有电能存储器,所述电能存储器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压调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能测量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入接口通过导线连接有充电接口,所述电源收纳袋的前壁嵌入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的输入接口通过数据线与电能测量模块的输出接口连接,所述后支撑板的前壁左侧缝制有充电端收纳袋,所述充电端收纳袋的前壁开设有通孔,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挂式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后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板(1)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挂扣(2),所述后支撑板(1)的前壁右侧缝制有电源收纳袋(3),所述电源收纳袋(3)内嵌入有电能存储器(4),所述电能存储器(4)包括电源模块(41),所述电源模块(41)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驱动模块(4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4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压调控器(4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4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能测量模块(4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41)的输入接口通过导线连接有充电接口(6),所述电源收纳袋(3)的前壁嵌入有显示器(5),所述显示器(5)的输入接口通过数据线与电能测量模块(44)的输出接口连接,所述后支撑板(1)的前壁左侧缝制有充电端收纳袋(7),所述充电端收纳袋(7)的前壁开设有通孔(8),所述充电端收纳袋(7)的内部纵向支撑有立柱(9),所述立柱(9)位于通孔(8)处的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无线充电线圈(10),所述无线充电线圈(10)通过导线与电压调控器(43)连接,所述后支撑板(1)的底端连接有公扣(11),所述公扣(11)的底部扣接有母扣(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挂式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后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板(1)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挂扣(2),所述后支撑板(1)的前壁右侧缝制有电源收纳袋(3),所述电源收纳袋(3)内嵌入有电能存储器(4),所述电能存储器(4)包括电源模块(41),所述电源模块(41)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驱动模块(4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4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压调控器(4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4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能测量模块(4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41)的输入接口通过导线连接有充电接口(6),所述电源收纳袋(3)的前壁嵌入有显示器(5),所述显示器(5)的输入接口通过数据线与电能测量模块(44)的输出接口连接,所述后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敬定,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车邦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