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515293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4 06: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接收线圈、电磁屏蔽件、电机、热传感器、处理器和电池,所述接收线圈与电池相连,所述电磁屏蔽件设置在接收线圈一侧,所述电磁屏蔽件具有若干用于电磁波传递的通孔,所述处理器与热传感器通讯相连并控制电机运行,所述电磁屏蔽件可由电机驱动并相对接收线圈移动从而改变通过接收线圈接受的磁通量。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实现无线充电过程中的功率匹配,提高了充电效率;实现热量回收转化,在提升无线充电能效的同时,回收壳体内部热量用于给电池充电,实现不利能源的二次利用,可以极大的缩短充电时间,同时降低充电热量,较好的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充电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发展,移动设备日益普及,移动设备为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几乎每种移动设备都具有电池容量不够的难题,需要频繁充电,随着科技的发展,涌现出来越来越多的无线充电技术。无线充电装置主要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电能与磁场互换,达到对电子装置进行充电的目的。同时,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较好的改善了充电柱方案易受腐蚀的问题,然而,能效和充电功率损耗发热的问题,却始终成为制约无线充电使用的瓶颈技术。目前诸多厂商为降低发热量,都不约而同的采用降低充电电流的方式,虽然用户体验上不会因发热而影响使用,但降低效率后,确延长了充电时间,对用户体验来说,始终是不利的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通过内置在无线充电装置中的热传感器和铁氧体阵列薄膜等部件,实现无线充电过程中的功率匹配,提高了充电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上述无线充电装置,其中,利用热电膜结合热传感器的数据分析,实现热量回收转化,在提升无线充电能效的同时,回收壳体内部热量用于给电池充电,实现不利能源的二次利用,可以极大的缩短充电时间,同时降低充电热量,较好的提升用户体验。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接收线圈、电磁屏蔽件、电机、热传感器、处理器和电池,所述接收线圈与电池相连,所述电磁屏蔽件设置在接收线圈一侧,所述电磁屏蔽件具有若干用于电磁波传递的通孔,所述处理器与热传感器通讯相连并控制电机运行,所述电磁屏蔽件可由电机驱动并相对接收线圈移动从而改变通过接收线圈接受的磁通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热电膜和热电膜驱动电机,所述热电膜和电池电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电路板,所述电池、电机、热电膜驱动电机、处理器和热传感器分别与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热传感器将检测信号传输给处理器并由处理器控制线性电机和/或热电膜驱动电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电膜驱动电机为线性电机,所述热传感器数量为多个并呈直线布置在壳体内,且与所述热电膜驱动电机运动方向平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磁屏蔽件为片状铁氧体薄膜,所述电机为线性电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磁屏蔽件为一卷铁氧体薄膜,所述电机为转动电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磁屏蔽件上通孔的形状和/或大小不同。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使用上述无线充电装置的智能手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在现有技术中,无线充电装置采用高充电电流充电无线充电装置会较多发热,而采用充电电流低充电效率就会太低,两者不可兼顾。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要实现的技术任务或者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未想到的或者没有预期到的,故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新的技术方案。通过应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解决充电发热问题的同时,提升充电效率,降低充电时间,可以较好的实现用户体验;结合功率控制和能量回收两部分,可以保证产品大功率充电的同时,回收利用额外产生的热量,保证能效维持在较高水平;对于无线充电在移动设备尤其是智能手表产品上的应用具有重要推进意义,很大程度上改善现有市面产品无线充电发热的弊端,在低成本方案上实现产品竞争力提升。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屏蔽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屏蔽件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壳体,2为接收线圈,3为电池,4为电磁屏蔽件,5为电机,6为热传感器,7为热电膜,8为热电膜驱动电机,9为电路板,10为处理器,41为通孔。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为了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现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可以是或者应用于智能手表、移动电话、手机、平板电脑、掌上游戏机等移动设备,其配置使用的是具有发送电磁能量的发送线圈a的无线充电座b,可采用现有无线充电座。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的接收线圈2、电磁屏蔽件4、电机5、热传感器6、处理器10和电池3。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道,处理器可以采用微控制器,如单片机,也可采用其他如微处理器和数字信号处理器等能实现进行数据接受、分析、处理和转发操作的控制装置,能够满足获取热传感器发送的检测信号并用来控制电机允许即可,可根据无线充电装置应用具体移动设备的不同而不同。具体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壳体内设有电路板9,所述电池3、电机5、热电膜驱动电机8、处理器10和热传感器6分别与电路板9电连接,所述接收线圈2与电池3相连,所述电磁屏蔽件4设置在接收线圈2一侧,所述电磁屏蔽件4具有若干用于电磁波传递的通孔41(图中未示出),所述处理器10与热传感器6通讯相连并控制电机5运行,所述电磁屏蔽件4可由电机5驱动并相对接收线圈2移动从而改变通过接收线圈2接受的磁通量,具体是热传感器6将检测信号传输给处理器10并由处理器10控制线性电机5。通过上述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在壳体内部布置有热传感器,可以精确采集壳内部的温度曲线,由于空气或线圈等原因,无线充电装置在充电过程中存在功率损耗,或者在开机工作状态存在功耗抖动,造成充电过程中发送和接收线圈的功率不匹配,从而引发热量产生。此时电路板上的处理器检测到热传感器温升达到预设上限阈值后,控制线性电机驱动电磁屏蔽件,降低收发功率水平,使热量不在上升。当壳内的温度降到预设下限阈值时,处理器控制电机移动电磁屏蔽件,切换到较高的收发功率水平,提高充电电流,加速充电过程。具体收发功率的改变是通过如下实现的:在壳体充电端增加了阻隔无线充电座的发送线圈和无线充电装置接收线圈电磁能量的电磁屏蔽件,热传感器将检测信号传输给处理器并由处理器控制线性电机,电磁屏蔽件通过电机的左转和右转,可以实现电磁屏蔽件相对于发送线圈和接收线圈位置的左右移动。通过在电磁屏蔽件上开设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孔,用于电磁波传递,电磁屏蔽件移动则改变接收线圈接收的磁通量,实现收发功率控制。由于无线充电存在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的接收线圈(2)、电磁屏蔽件(4)、电机(5)、热传感器(6)、处理器(10)和电池(3),所述接收线圈(2)与电池(3)相连,所述电磁屏蔽件(4)设置在接收线圈(2)一侧,所述电磁屏蔽件(4)具有若干用于电磁波传递的通孔(41),所述处理器(10)与热传感器(6)通讯相连并控制电机(5)运行,所述电磁屏蔽件(4)可由电机(5)驱动并相对接收线圈(2)移动从而改变通过接收线圈(2)接受的磁通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的接收线圈(2)、电磁屏蔽件(4)、电机(5)、热传感器(6)、处理器(10)和电池(3),所述接收线圈(2)与电池(3)相连,所述电磁屏蔽件(4)设置在接收线圈(2)一侧,所述电磁屏蔽件(4)具有若干用于电磁波传递的通孔(41),所述处理器(10)与热传感器(6)通讯相连并控制电机(5)运行,所述电磁屏蔽件(4)可由电机(5)驱动并相对接收线圈(2)移动从而改变通过接收线圈(2)接受的磁通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还设有热电膜(7)和热电膜驱动电机(8),所述热电膜(7)和电池(3)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电路板(9),所述电池(3)、电机(5)、热电膜驱动电机(8)、处理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勋潘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