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支架模组及便携式超声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96811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1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支架模组,其中,包括:外支架,设置有用作安装基础的容置空间,所述外支架的侧壁设有进风孔和出风孔;风扇,设置在所述外支架的出风孔处;第二充电接口,设置在所述外支架的外表面,所述第二充电接口用于与超声主机的第一充电接口配合;内支架,安装在所述外支架的容置空间内,所述内支架的内部形成用于容纳超声探头的容纳腔容纳腔,且所述内支架的一个侧壁形成用于向超声探头充电的充电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超声充电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充电支架模组能够有效超声探头充电时产生的热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支架模组及便携式超声充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超声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支架模组及包括该充电支架模组的便携式超声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超声设备的一个缺点是,超声扫描探头与超声主机之间需要线缆连接,使用起来不方便,医生在使用探头的过程中,要不断想办法摆脱线缆对探头使用的影响,会无形中增加了许多工作量,甚至会因为长时间不舒服的姿势而造成自身肌肉的损伤。而且清洁和消毒也相当不方便。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不需要线缆与主机进行连接的无线探头,这类探头具有自带电池供电的换能器,并与主机进行无线信号传输,极大地方便了医生的操作。但探头本身的电池供电时间有限,如果超声设备工作时间较长,在工作间隙就需要对探头进行充电。使用线缆对无线探头进行充电很不方便,对于传统便携式超声充电装置,外壳上会设置放置探头的探头支架,而对于无线探头,不但要能放置探头,更需要在放置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充电。在无线探头的使用过程和充电过程,探头本身都会产生一定的热量,长时间在高温下使用探头会影响探头的寿命。所以需要对探头进行散热处理。因此,如何能够有效降低探头充电时的热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充电支架模组及包括该充电支架模组的便携式超声充电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作为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充电支架模组,其中,所述充电支架模组包括:外支架,设置有用作安装基础的容置空间,所述外支架的侧壁设有进风孔和出风孔;风扇,设置在所述外支架的出风孔处;第二充电接口,设置在所述外支架的外表面,所述第二充电接口用于与超声主机的第一充电接口配合;内支架,安装在所述外支架的容置空间内,所述内支架的内部形成用于容纳超声探头的容纳腔容纳腔,且所述内支架的一个侧壁形成用于向超声探头充电的充电壁。优选地,所述外支架和所述内支架均为顶端开口的矩形结构,所述内支架内嵌在所述外支架内,所述内支架的其他侧壁和底壁中的至少一个壁为镂空结构,所述进风孔和所述出风孔设置在所述外支架的相对的侧壁上。优选地,所述内支架的其他侧壁和底壁均为镂空结构。优选地,所述充电壁由顶端到底端向所述容纳腔内部倾斜设置,且所述内支架的底壁靠近所述充电壁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优选地,所述内支架的顶端环绕顶端开口设有外凸台,当所述内支架内嵌在所述外支架内时,所述外凸台能够与所述外支架的顶端的上表面接触。优选地,所述内支架的侧壁与所述外凸台的连接位置处形成扩口壁。优选地,所述充电支架模组还包括风扇罩,所述风扇罩设在所述出风孔位置处,且罩设在所述风扇的外侧。优选地,所述外支架的位于所述充电壁两侧的两个侧壁中的一个侧壁上设置进风孔,另一个侧壁上设置出风孔。优选地,所述充电壁包括充电模组,所述充电模组能够与所述超声探头的接收模组匹配。作为本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便携式超声充电装置,其中,所述便携式超声充电装置包括超声主机和前文所述的充电支架模组,所述超声主机与所述充电支架模组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超声主机上的第一充电接口与所述充电支架模组上的第二充电接口配合,所述超声主机能够为所述充电支架模组提供电源供应,所述充电支架模组能够支撑超声探头,并能够向所述超声探头提供电源供应。本技术提供的充电支架模组,设置有充电壁,能够为超声探头进行无线充电,另外,由于内支架上设置有镂空结构,外支架上设置有风扇,当超声探头插进充电支架模组进行充电时能够对充电时产生的热量进行有效散热,从而有效降低超声探头本身的热量,进而提高超声探头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式超声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充电支架模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充电支架模组的一个方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充电支架模组的另一个方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作为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充电支架模组,其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充电支架模组200包括:外支架210,设置有用作安装基础的容置空间,所述外支架210的侧壁设有进风孔211和出风孔212;风扇230,设置在所述外支架210的出风孔212处;第二充电接口250,设置在所述外支架210的外表面,所述第二充电接口用于与超声主机100的第一充电接口110配合;内支架220,安装在所述外支架210的容置空间内,所述内支架220的内部形成用于容纳超声探头300的容纳腔容纳腔221,且所述内支架220的一个侧壁形成用于向超声探头300充电的充电壁222。本技术提供的充电支架模组,设置有充电壁,能够为超声探头进行无线充电,另外,由于外支架上设置有风扇,当超声探头插进充电支架模组进行充电时能够对充电时产生的热量进行有效散热,从而有效降低超声探头本身的热量,进而提高超声探头的使用寿命。具体地,为了提高散热效果,所述外支架210和所述内支架220均为顶端开口的矩形结构,所述内支架220内嵌在所述外支架210内,所述内支架220的其他侧壁和底壁中的至少一个壁为镂空结构,所述进风孔211和所述出风孔212设置在所述外支架210的相对的侧壁上。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内支架上设置有镂空结构,同时与外支架上的风扇配合,提高了散热效果。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充电支架模组200包括:外支架210、内支架220、风扇230和第二充电接口250,所述外支架210和所述内支架220均为顶端开口的矩形结构,所述内支架220内嵌在所述外支架210内,所述风扇230设置在所述外支架210的第一外表面上,所述第二充电接口250位于所述外支架210的第二外表面上,所述第二充电接口250用于与超声主机100的第一充电接口110配合,所述内支架220的内部形成容纳腔221以容纳超声探头300,所述内支架220的其中一个侧壁形成充电壁222以为超声探头300充电,所述内支架220的其他侧壁和底壁中的至少一个壁为镂空结构,所述外支架210的一个侧壁上设置进风孔211,所述外支架210的与设置进风孔211相对设置的侧壁上设置出风孔212,所述风扇230设置在所述出风孔212位置处。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外表面所在的侧壁和所述第二外表面所在的侧壁相邻设置,所述第二外表面所在的侧壁对应所述充电壁222。为了能够更加有效的对超声探头充电时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如图2所示,所述内支架220的其他侧壁和底壁均为镂空结构。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内支架220的除充电壁222外的侧壁和底壁全部设置为镂空结构,且通过外支架上的风扇进行吸风,能够有效进行散热。为了能够使得超声探头在充电支架模组内充电时,能够与充电壁222更加贴合,如图3所示,所述充电壁222由顶端到底端向所述容纳腔221内部倾斜设置,且所述内支架220的底壁靠近所述充电壁222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充电壁222倾斜设置,且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充电支架模组及便携式超声充电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电支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支架模组(200)包括:外支架(210),设置有用作安装基础的容置空间,所述外支架(210)的侧壁设有进风孔(211)和出风孔(212);风扇(230),设置在所述外支架(210)的出风孔(212)处;第二充电接口(250),设置在所述外支架(210)的外表面,所述第二充电接口用于与超声主机(100)的第一充电接口(110)配合;内支架(220),安装在所述外支架(210)的容置空间内,所述内支架(220)的内部形成用于容纳超声探头(300)的容纳腔容纳腔(221),且所述内支架(220)的一个侧壁形成用于向超声探头(300)充电的充电壁(2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支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支架模组(200)包括:外支架(210),设置有用作安装基础的容置空间,所述外支架(210)的侧壁设有进风孔(211)和出风孔(212);风扇(230),设置在所述外支架(210)的出风孔(212)处;第二充电接口(250),设置在所述外支架(210)的外表面,所述第二充电接口用于与超声主机(100)的第一充电接口(110)配合;内支架(220),安装在所述外支架(210)的容置空间内,所述内支架(220)的内部形成用于容纳超声探头(300)的容纳腔容纳腔(221),且所述内支架(220)的一个侧壁形成用于向超声探头(300)充电的充电壁(2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支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架(210)和所述内支架(220)均为顶端开口的矩形结构,所述内支架(220)内嵌在所述外支架(210)内,所述内支架(220)的其他侧壁和底壁中的至少一个壁为镂空结构,所述进风孔(211)和所述出风孔(212)设置在所述外支架(210)的相对的侧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支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架(220)的其他侧壁和底壁均为镂空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支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壁(222)由顶端到底端向所述容纳腔(221)内部倾斜设置,且所述内支架(220)的底壁靠近所述充电壁(222)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支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架(220)的顶端环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明晶陆坚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祥生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