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acromolecule polymers, in particular to a bismaleimide polymer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preparation method is to polymerize the double maleimide monomer and barbituric acid or its derivatives in a mixed solvent of good solvent and bad solvent, that is, a bismaleimide polymer is obtained; the mass ratio of the good solvent and the bad solvent is (0.01, 100): 1. The process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not only has simple method, but also reduces the pressure of solvent recovery, saves cost, and is favorable for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addition,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the prepared polymer can b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by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solvent and the conditional parameters. The Mw range of the prepared bismaleimide polymer is 10000~10000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马来酰亚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聚合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马来酰亚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高支化聚合物的支化结构,造成其分子链堆积松散,自由体积较大,减少分子链之间的纠缠,因而其溶解性高于相似分子量的线性聚合物。高支化聚合物通常是ABx形式的单体(其中x为2或更大),一步聚合成高分子量的聚合物,支化度(DB)大于0.5。式1为AB2型单体合成高支化聚合物的结构示意图。式1中,A、B为反应性官能基团,ab为A与B进行缩合反应产生的链段。高支化聚合物的结构中含有大量的末端官能基团,可用来对材料进行改性,增益材料许多物化等性质,且合成步骤简单,聚合物的溶解性较好,因此颇受学术研发业和产业应用界的青睐。但高支化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对其分子结构和分子量没有有效的控制性,且产率较低,应用范围受限,因而仍需可以提高高支化聚合物合成反应的有效性和可控性的方法。2006年,中国专利CN101210073A公开了一种含二马来酰亚胺寡聚物的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该专利的特点在于批次加入BTA于含BMI单体的溶剂中进行加热聚合反应,避免一次加料造成过度反应而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马来酰亚胺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双马来酰亚胺单体和巴比妥酸或其衍生物为原料,在良溶剂和不良溶剂的混合溶剂中进行聚合反应,即得;优选地,所述聚合反应的温度控制在60℃‑1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马来酰亚胺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双马来酰亚胺单体和巴比妥酸或其衍生物为原料,在良溶剂和不良溶剂的混合溶剂中进行聚合反应,即得;优选地,所述聚合反应的温度控制在60℃-1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良溶剂选自γ-丁内酯、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十二烷基-2-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良溶剂选自甲基乙基酮、碳酸二丙酯、碳酸乙烯酯、碳酸二乙酯、2-吡咯烷酮、乙醚、四氢呋喃、氯仿、甲苯、环己烷、异丙醇、异戊醇、乙酸乙酯、甲醇、乙醇、丙酮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良溶剂与不良溶剂的质量比例为(0.01-100):1,优选(0.01-5):1。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马来酰亚胺单体选自通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通式I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N,N'-亚甲基双马来酰亚胺、N,N'-乙烯基双马来酰亚胺、N,N'-(1,2-亚苯基)双马来酰亚胺、N,N'-(1,3-亚苯基)双马来酰亚胺、N,N'-双马来酰亚胺硫、N,N'-双马来酰亚胺二硫、N,N'-双马来酰亚胺酮、双马来酰亚胺甲醚、1,2-双马来酰亚胺基-1,2-乙二醇、N,N'-(亚甲基二苯基)双马来酰亚胺、1,1’-(亚甲基双-4,1-亚苯基)双马来酰亚胺、N,N'-(1,1’-二苯基-4,4’-二亚甲基)双马来酰亚胺、N,N'-(4-甲基-1,3-亚苯基)双马来酰亚胺、1,1'-(3,3’-二甲基-1,1’-二苯基-4,4’-二亚甲基)双马来酰亚胺、2,2-双[4-(4-马来酰亚胺苯氧基)苯基]丙烷、N,N'-4,4’-二苯醚-双马来酰亚胺、4,4’-双马来酰亚胺-二苯砜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通式I的结构如下所示:其中,R1选自-R-、-RNH2R-、-C(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燕,周鼎,李翔,王建涛,庞静,
申请(专利权)人: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