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自动注塑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8688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0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线束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线束自动注塑产线,第一支撑框架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转运构件,第二支撑框架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转运构件,第三支撑框架的上端设置有第三转运构件,第一支撑箱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自动注塑构件,所第二支撑箱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自动注塑构件,第五支撑框架的上端设置有输料构件,输料构件的右端设置有驱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第一自动注塑构件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横板,横板设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上端,横板的上端连接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下端连接有压轴,压轴的下端连接有压板,第三支撑箱均设置有两个互相对称的箱门,所箱门均设置有把手槽,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A wire harness automatic injection molding lin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wiring harness production, in particular a line beam automatic injection production line. The upper end of the first support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ransport component, the upper end of the second support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transport component, the upper end of the third support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third transport component,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first support box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automatic. The upper end of the second support box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automatic injection molding components,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fifth support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component, and the right end of the material component is provided with a driving mechanism. The invention has beneficial effects: the first automatic injection molding component comprises a first column, a second column and a transverse plate, the transverse plate is locat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first column and the second column, the upper end of the transverse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a servo motor, the lower end of the servo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a pressure axis, the lower end of the pressure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a pressure plate, and the third support box is provided with two. The box doors with symmetrical boxes are provided with handle grooves, which are simple in structure, safe and reli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束自动注塑产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束生产
,尤其是一种线束自动注塑产线。
技术介绍
近几年来,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的注塑机生产厂家都在不断提高普通注塑机的功能、质量、辅助设备的配套能力,以及自动化水平。同时大力开发、发展大型注塑机、专用注塑机、反应注塑机和精密注塑机,以满足生产塑料合金、磁性塑料、带嵌件的塑料制品的需求。注塑机机械手是能够模仿人体上肢的部分功能,可以对其进行自动控制使其按照预定要求输送制品或操持工具进行生产操作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华南、华东沿海地区的中国塑料加工厂对机械手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但是注塑机机械手在国内塑机行业的普及率低于10%。机械手可以确保运转周期的一贯性,提高品质,并且更加安全。随着塑料加工行业在我国的敏捷发展,注塑成型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现代化的注塑机经常配置有机械手,以提高生产效力。我国出口和进口注塑机的数量基本持平,均为1.5万台左右,但进口额为9.2亿美元,出口额为3.5亿美元。精密注塑机主要是国外品牌,挤出装备中的双向拉伸PET(PA、BOPP)膜机组、精密医用导管挤出机组等也一直是国外公司的领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精密注塑和挤出装备非常必要,一方面可以替代进口,还可以使得我国在国际塑料机械高端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传统塑料机械在节能方面还具有一定的潜力,原因是以往的设计往往只注重单机的生产能力。在节能型塑料机械的设计中,生产速度已不是最重要的指标,最重要的指标是加工单位重量制品的能耗。因此,对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线束自动注塑产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自动注塑产线。一种线束自动注塑产线,包括第一支撑框架、第二支撑框架、第三支撑框架、第四支撑框架和第五支撑框架、第一支撑箱、第二支撑箱和第三支撑箱,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转运构件,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转运构件,所述第三支撑框架的上端设置有第三转运构件,所述第一支撑箱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自动注塑构件,所述第二支撑箱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自动注塑构件,所述第五支撑框架的上端设置有输料构件,所述输料构件的右端设置有驱动机构。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第二支撑框架和第三支撑框架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箱和第二支撑箱的后部。优选地,所述第四支撑框架设置在第三支撑箱的后部,所述第五支撑框架夹持在第一支撑框架、第二支撑框架和第三支撑框架与第一支撑箱和第二支撑箱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一自动注塑构件与第二自动注塑构件之间的结构形式相同。优选地,所述第一自动注塑构件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横板,所述横板设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上端。优选地,所述横板的上端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下端连接有压轴,所述压轴的下端连接有压板。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箱的上端设置有注塑工位。优选地,所述第三支撑箱均设置有两个互相对称的箱门,所述箱门均设置有把手槽。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第一自动注塑构件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横板,横板设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上端,横板的上端连接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下端连接有压轴,压轴的下端连接有压板,第三支撑箱均设置有两个互相对称的箱门,所箱门均设置有把手槽,结构简单,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如图1并结合图2至图6所示,一种线束自动注塑产线,包括第一支撑框架1、第二支撑框架2、第三支撑框架3、第四支撑框架4和第五支撑框架5、第一支撑箱6、第二支撑箱7和第三支撑箱8,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转运构件9,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转运构件10,所述第三支撑框架3的上端设置有第三转运构件11,所述第一支撑箱6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自动注塑构件13,所述第二支撑箱7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自动注塑构件14,所述第五支撑框架5的上端设置有输料构件12,所述输料构件12的右端设置有驱动机构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第二支撑框架2和第三支撑框架3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箱6和第二支撑箱7的后部,所述第四支撑框架4设置在第三支撑箱8的后部,所述第五支撑框架5夹持在第一支撑框架1、第二支撑框架2和第三支撑框架3与第一支撑箱6和第二支撑箱7之间。其中,所述第一自动注塑构件13与第二自动注塑构件14之间的结构形式相同,所述第一自动注塑构件13包括第一立柱16、第二立柱17和横板18,所述横板18设在第一立柱16和第二立柱17的上端。此外,所述横板18的上端连接有伺服电机19,所述伺服电机19的下端连接有压轴,所述压轴的下端连接有压板20,所述第一支撑箱6的上端设置有注塑工位21。另外,所述第三支撑箱8均设置有两个互相对称的箱门22,所述箱门22均设置有把手槽23。本专利技术第一自动注塑构件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横板,横板设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上端,横板的上端连接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下端连接有压轴,压轴的下端连接有压板,第三支撑箱均设置有两个互相对称的箱门,所箱门均设置有把手槽,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线束自动注塑产线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束自动注塑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框架、第二支撑框架、第三支撑框架、第四支撑框架和第五支撑框架、第一支撑箱、第二支撑箱和第三支撑箱,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转运构件,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转运构件,所述第三支撑框架的上端设置有第三转运构件,所述第一支撑箱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自动注塑构件,所述第二支撑箱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自动注塑构件,所述第五支撑框架的上端设置有输料构件,所述输料构件的右端设置有驱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自动注塑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框架、第二支撑框架、第三支撑框架、第四支撑框架和第五支撑框架、第一支撑箱、第二支撑箱和第三支撑箱,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转运构件,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转运构件,所述第三支撑框架的上端设置有第三转运构件,所述第一支撑箱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自动注塑构件,所述第二支撑箱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自动注塑构件,所述第五支撑框架的上端设置有输料构件,所述输料构件的右端设置有驱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自动注塑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第二支撑框架和第三支撑框架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箱和第二支撑箱的后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自动注塑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支撑框架设置在第三支撑箱的后部,所述第五支撑框架夹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灿超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派特仕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