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服强度960MPa级焊接结构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8110 阅读:3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屈服强度达960MPa级别的超高强度焊接结构钢。其解决目前本领域存在的将V、Nb、Ni、Mo等作为必要的合金元素,其导致成本高、添加元素多等不足。措施:屈服强度960MPa级焊接结构钢,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C:0.14~0.19、Si:0.15~0.40、Mn:1.40~<1.7、Mo:0.41~0.60、B:0.0005~0.002、Cr:0~0.50、Ni:0~0.40、Nb:0~0.03、Ti:0.010~0.050、Als:0.01~0.06、P:≤0.020、S:≤0.01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同时满足:碳当量CEV(%)<0.65或Pcm(%)<0.35。本发明专利技术钢轧制及热处理工艺简单,轧制过程无需控冷,热处理工艺可控范围较宽。本发明专利技术钢还具有十分优异的低温冲击韧性及很低的碳当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低合金化钢,具体地指一种屈服强度达960MPa级别的超高强度焊接结构钢。技术背景中国国内钢铁企业尚不能够生产屈服强度在卯OMPa以上的焊接结构用钢,目前武汉钢 铁集团公司专利技术了屈服强度为880MPa及以上的焊接结构用钢,具体牌号为HG980。该钢采 用调质工艺生产,最小屈服强度在880MPa以上,成份中含有较高的Nb、 V等微合金元素。 更高强度级别的钢板,主要牌号有瑞典奥克隆德钢厂的WELDOX钢板,该系列钢板的屈服 强度可达900 1300MPa。日本JFE公司也可以生产最小屈服强度960MPa级的焊接结构钢板, 具体牌号为S960。国外屈服强度在900MPa或960MPa级别的焊接结构钢也一般采用淬火+回火工艺生产, 由于对钢板的强度要求极高,容易在回火过程中由于回火温度较高或回火时间较长而出现软 化现象,从而不能够保证钢板的强度,因此,该强度级别的钢板化学成份中通常含有较多的 微合金元素V、 Nb等,以利用细小第二相粒子的析出强化和钉轧晶界的作用,提高钢的强度 和抗高温回火软化能力。从能够生产900MPa及以上级别焊接结构钢的钢铁企业官方网站中 查阅到的该级别钢种的供货技术条件中可看出,该级别钢板通常将V、 Nb、 Ni、 Mo等作为 必要的合金元素。本专利技术基于目前现状,提出了一种屈服强度超过960MPa、进一步优化为超 过lOOOMPa的超高强度焊接结构钢的化学成份设计思路,其特点是在化学成份中添加适量的 Mo来保证钢的高温回火稳定性和回火强度,取消了 V,极大减少了 Nb等微合金元素的添加。 本专利技术钢轧制及热处理工艺简单易行,轧制过程无需控冷,热处理工艺可控范围较宽。本发 明钢同时还具有十分优异的低温冲击韧性,以及很低的碳当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屈服强度超过960MPa、进一步优化为超过lOOOMPa,同 时具有极优异低温冲击韧性和较低碳当量的屈服强度超过960MPa焊接结构钢。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措施960Mpa级高强度焊接结构钢,其化学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C: 0.14 0.19、 Si: 0.15 0.40、 Mn: 1.40 <1.70、 Mo: 0.41 0.60、 B: 0扁5 0麓、 Cr: 0 0.50、 Ni: 0 0.40、 Nb: 0 0.03、 Ti: 0.010 0.050、 Als: 0.01 0.06、 P:《 0.020、 S:《0.01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同时满足碳当量CEV(%)= C+Mn/6+(Mo+Cr+V)/5+(Ni+Cu)/l5<0.65或Pcm(%)=C+Si/30+Mn/20+Cu/20+Ni/60+Cr/20+Mo/15+V/10+5B) <0.35。 其在于Mo的重量百分比为0.45 0.57。为了保证钢的屈服强度能够达到960MPa、甚至1000MPa以上,在化学成份设计过程中 重点考虑如下因素钢的淬透性、淬火态组织的回火稳定性和回火强度。下面根据这三方面 的原因详述本专利技术中各元素的作用及限定量的理由-本专利技术C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14 0.19, C是保证淬透性的主要合金元素,为了在水 淬时得到完全的马氏体组织。从强度方面考虑,钢的淬火态组织为马氏体,而C是保证马氏 体强度的最主要合金元素,根据对合金元素总量小于5%、含有少量Ti、 Nb或Zr等的结构钢 回归分析表明,钢中马氏体组织的硬度HVM=127+949C+27Si+llMn+8Ni+16Cr+211gVM (VM 为马氏体临界冷速,各元素均为质量百分数),从中可以看出,影响马氏体硬度的决定性成份 为C,合金元素的作用很小,为了保证淬火态组织的抗拉强度达到lOOOMPa以上,以保证本 专利技术钢所需达到的强度,C的上限值则考虑了防止钢的强度及碳当量过高,且C含量对钢的 抗高温回火能力有负作用,在保证必要的淬透性和强度的基础上,C量不宜过多,因此将C 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上限定为0.19。本专利技术Mn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1.40 〈1.70。Mn是钢中重要的固溶强化元素,能够提 高淬透性,且能在强化钢的同时改善韧性,但当Mn含量过高时,则导致淬透性和韧性降低。本专利技术B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0005 0.002。添加微量B是提高淬透性的极佳途径,B 增加淬透性的良好作用在于B易于偏聚于奥氏体晶粒的界面上,降低了奥氏体晶界的界面能, 减少了过冷奥氏体分解时的形核率,因而有效地推迟过冷奥氏体的分解转变,根据大量研究 结果,当以固溶形式存在于钢中时(即酸溶硼),0.0005的B即可极大提高钢的淬透性,充 分发挥B的作用可有效减少其它合金元素的添加。对于不以固溶方式存在的B则没有提高淬 透性的作用,且B含量过高易形成B的碳化物和氮化物,并集聚在原奥氏体晶界,促使附近 地区位错密度增高,可以作为氢在局部地区的陷阱,因而促使此处发生晶界开裂。为保证必 要的酸溶硼含量,并避免过高含量的B对性能的不利影响,作出上述含量限定。本专利技术Mo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41~0.60, Mo能够抑制或减轻钢中杂质偏聚现象,改 善调质钢的高温回火脆性,避免钢在55(TC 58(TC回火时出现的脆化现象(第二类回火脆性), 是调质钢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合金元素。Mo具有很高的抗回火能力,为了保证钢在550'C以 上的回火强度仍能超过卯OMPa, Mo含量低限控制在0.41, Mo含量超过0.6时则显著增加 焊接热影响区的再热裂纹敏感性,因此对Mo含量作出上述限定。本专利技术Cr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 0.50。 Cr能够增加钢的淬透性,少量Cr还有改善韧 性的作用,但Cr对提高钢的抗高温回火能力的作用不大,且Cr过高会损害韧性和焊接性能。 本专利技术Ni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0.40。 Ni能够提高钢的抗高温回火软化能力和低温冲 击韧性,对于提高马氏体的强度作用不大,且Ni过高将极大增加钢的合金成本。本专利技术Nb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 0.030。 Nb可与钢中C、 N结合形成微小的第二相粒 子,从而在回火时保持钢的强度,并可同时提高钢的韧性。本专利技术Ti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010 0.050。 Ti可与钢中N结合形成细小TiN粒子, 从而在加热过程中钉轧晶界并防止奥氏体晶粒过度长大,这对于得到细小的淬火组织,从而 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是有利的。本专利技术Si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15 0.40。 Si主要是以固溶强化形式提高钢的强度,同时也是钢中的脱氧元素,但含量不可过高,以免降低钢的韧性和焊接性能。本专利技术Als的重量百分比含量控制在0.01 0.06。 Al是钢中的主要脱氧元素,Al含量过 高则导致Al的氧化物夹杂增加,降低钢的纯净度,不利于钢的韧性及耐候性能。此外,Al 的氮化物熔点较高,在生产中,A1N可以用来阻止晶粒长大。本专利技术的P的重量百分比含量《0.020、 S的重量百分比含量《0.010。较高的磷含量可以 大幅度提高钢的耐候性,但是磷在钢中具有容易造成偏析、恶化焊接性能、显著降低钢的低 温冲击韧性、提高脆性转变温度,所以,考虑到本专利技术钢强度较高,控制P《0.020。 S易与 Mn结合生成MnS夹杂,S还影响钢的低温冲击韧性。因此,本专利技术应采用洁净钢生产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屈服强度960MPa级焊接结构钢,其化学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 C:0.14~0.19、Si:0.15~0.40、Mn:1.40~<1.7、Mo:0.41~0.60、B:0.0005~0.002、Cr:0~0.50、Ni:0~0.40、Nb:0~0.03、Ti:0.010~0.050、Als:0.01~0.06、P:≤0.020、S:≤0.01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同时满足:碳当量CEV(%)=C+Mn/6+(Mo+Cr+V)/5+(Ni+Cu)/15<0.65或 Pcm(%)=C+Si/30+Mn/20+Cu/20+Ni/60+Cr/20+Mo/15+V/10+5B)<0.3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华刘昌明郑琳胡敏陈吉清宋育来卜勇刘志勇段东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