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低碳空冷粒状贝氏体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7305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含Mn,B的低碳空冷粒状贝氏体钢,其主要成分为:C0.10~0.25%;Si0.4~1.5%;Mn2.2~3.0%;B0.0005~0.005%;其余的Fe(重量%)C0.10~2.5%;Si0.4~1.5%;Mn2.2~3.0;B0.0005~0.005%;V0.04~0.15;其余为Fe(重量%)在热加工(锻、轧)后空冷不经调质处理即可直接应用或回火后使用.能代替机械制造部门应用的相近性能的调质钢.σ-[0.2]>50kg/mm+[2].同时,也可作σ-[0.2]为50kg/mm+[2级,及85kg/mm+[2]级的工程结构钢用(如管材钢筋、型钢等).(*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低合金高强度钢。为了在连续冷却条件下得到贝氏体组织,国内外通常是用Mo,W合金化,故热加工(锻、轧)低碳空冷贝氏体钢采用的是Mo系或Mo-B系再经复合金化的钢种。Mo价格昂贵,大量应用受限制。近年来国外发展了利用Mo,Nb,V,Ti,B,稀土元素等作添加元素,通过控制轧制工艺或轧后再经双相区(铁素体+奥氏体)连续退火而得到铁素体+马氏体或马氏体+下贝氏体复合组织型的钢种。但它们的制造工艺复杂,需要大量设备投资,钢的生产成本较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研制一种不含Mo的空冷粒状贝氏体钢。本专利技术采用Mn,B或Mn,B,V合金化,得到了空冷粒状贝氏体组织。可在锻、轧热加工后在空气中连续冷却,不经调质处理,即可获得强韧性良好配合的性能,可直接在工程中应用,或经回火后应用。能代替机械制造部门应用的相近性能的调质钢,屈服强度σ0.2高于50Kg/mm2。本专利技术的钢种也可作为屈服强度σ0.2为50Kg/mm2级及85Kg/mm2级的工程结构用钢。(如管材,钢筋等)。用本专利技术的钢种制造工程结构件,工艺简单,不需调质处理,不需特殊控制冷速。由于省去淬火工序,不仅节省大量能源及基建设备投资,还可避免淬火裂纹,脱碳等缺陷。本专利技术钢种的成分范围可为1. C 0.10~0.25%;Si 0.4~1.5%;Mn 2.2~3.0%;B 0.0005~0.005% 其余为Fe(重量%)2. C 0.10~0.25%;Si 0.4~1.5%;Mn 2.2~3.0%;B 0.0005~0.0005%;V 0.04~0.15% 其余为Fe(重量%)本专利技术钢种可在氧顶吹转炉或电弧炉中按常规工艺冶炼。锻、轧热加工工艺见实施例。本专利技术钢种的实施例见下表 应用表中例1~3,管坯经热轧、穿管成φ102,φ77mm钢管,或轧成钢筋(<φ18mm)型钢等,轧后空冷性能达到σ0.2>50Kg/mm2或σ0.2>85Kg/mm2。其疲劳性能良好。应用表中例4,5。85mm方坯及50mm方坯经模锻成型制造汽车零件(前轴,连杆)锻后空冷,再经回火使用,不需调质处理,性能可达到中碳钢(40#,45#)及中碳合金钢(40MnB,30Cr,40Cr),调质件水平。其疲劳寿命高于中碳钢及中碳合金钢调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碳空冷贝氏体钢,其特征是用Mn,B作为主要合金元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碳空冷贝氏体钢,其特征是用Mn,B作为主要合金元素。2.按权项1所说的低碳空冷贝氏体钢,其特征是其成分为C 0.10~0.25%;Si 0.4~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鸿生赵如发郑燕康陈秀云何光楚陈长白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