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硅奥氏体耐热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6728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以高硅(5.01~8.5%)和铬镍为主要合金元素,在适当(0.05~0.20%)含碳量条件下添加Mo、Ti、B等多元合金以及稀土元素,经热处理获得高硅固溶强化奥氏体上弥散分布强化相的组织,使其具有高温抗氧化性、抗渗碳性、良好的常高温力学性能和耐热疲劳性的奥氏体耐热钢。与高铬镍奥氏体耐热钢相比,可改善性能、节约铬镍、降低成本。(*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属于奥氏体耐热钢,特别是利用高硅配合铬和稀土等改善钢的高温抗氧化性,利用高硅改善抗渗碳性,同时采用MO、Ti、B等多元少量合金化改善高温性能等。本专利技术是具有900~1200℃抗氧化、抗渗碳能力,可长期承受载荷和温度交变的耐热钢。目前应用的奥氏体耐热钢以镍铬为主要合金元素,例如美国ASTM-HT(Cr17Ni35)、ASTM-HK(Cr25Ni20)、1Cr23Ni18等主要依靠铬改善高温抗氧化性,苏联研制的3Cr18Ni25Si2钢可以利用少量(2%)硅辅助铬改善抗氧化性,改善幅度有限。经检索,与本专利技术接近的现有技术是日本太田鸡一专利技术的高硅钢,详见日本专利(特许第619383号,特许第661246号,特许第671064号、特许第750973号),其成分范围是C≤0.05%,Si2-7%,Mn≤2%,Ni4~16%,Cr8~28%,Mo+V1~4%,Cu2~4%或W1~4%,Co≤2%,由于其含碳量很低(<0.05%),不能利用碳化物改善高温性能。目前使用的高硅铬镍系耐热钢如日本NSSER 1含Si3.0~4.0%,Ni12~13.5%.Cr18.5~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硅奥氏体耐热钢,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重量%)为:C0.05~0.20%,Si5.01~8.5%,P≤0.03%,S≤0.03%,Cr16~20%,Ni14~22%,Mo0.05~2.0%,Ti0.01~2.0%,B0.005~0 .10%,RE0.005~1.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昭周向阳阴世河刘子安郭天马
申请(专利权)人:机械电子工业部沈阳铸造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