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架控制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6240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悬架控制臂,包括控制臂本体,所述的控制臂本体上设置有第一、第二、第三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二连接端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同轴设置,所述的第一安装孔内装设有钢管、内衬套和外衬套,所述的第二安装孔内装设有固定套和活动套,固定套固定插装在第二安装孔内,所述固定套的内环面上固定装设有连接套,且所述连接套的内环面为球形面,活动套穿设在连接套中,且活动套的中部设置有与连接套的球形内环面构成相贴合转动的球形凸部,活动套的两端与固定套之间固定设置有密封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使汽车转向更加顺畅可靠的悬架控制臂。

A suspension control ar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uspension control arm, which includes a control arm body. The control arm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econd, third connection ends, a first mounting hole with a first mounting hole, a second installation hole on the second connection end, and the first installation hole and the second installation hole set up in the coaxial line. The first installation hole and the second installation hole are arranged coaxially. The first installation hole is equipped with a steel pipe, an inner liner and an outer bushing. The second installation hole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sleeve and a movable sleeve. The fixed sleeve is fixed and inserted in the second installation hole. The inner ring surface of the fixed sleeve is fixed with a connecting sleeve, and the inner ring surface of the connecting sleeve is spherical surface, and the movable sleeve is arranged in the connecting sleeve. The middle part of the movable sleeve is arranged with a spherical inner ring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sleeve to form a spherical convex part which is fitted and rotated, and a sealing device is fixed between the two ends of the movable sleeve and the fixing sleeve. By adopting th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uspension control arm which can make the steering of the vehicle more smoothly and relia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架控制臂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悬架控制臂。
技术介绍
悬架控制臂是汽车上用于连接转向节和车架的部件,其上通常设置有第一、第二、第三连接端,其中第一、第二连接端与车架相连接,第三连接端与转向节相连接,第一连接端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二连接端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同轴设置,同时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内还会装设有衬套,但由于现有的衬套与第一、第二安装孔之间均是固定连接,无法活动调节,因此一旦两个安装孔内的衬套在长期使用磨损后出现不同轴,那么就容易导致汽车的转向出现卡滞甚至偏差的情况,从而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使汽车转向更加顺畅可靠的悬架控制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悬架控制臂,包括控制臂本体,所述的控制臂本体上设置有第一、第二、第三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二连接端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同轴设置,所述的第一安装孔内装设有钢管、内衬套和外衬套,所述钢管插装固定在第一安装孔内,内衬套同轴穿设在钢管内,外衬套固定套装在内衬套上,并与钢管形成固定,所述的第二安装孔内装设有固定套和活动套,固定套固定插装在第二安装孔内,所述固定套的内环面上固定装设有连接套,且所述连接套的内环面为球形面,活动套穿设在连接套中,且活动套的中部设置有与连接套的球形内环面构成相贴合转动的球形凸部,活动套的两端与固定套之间固定设置有密封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在本技术中,第一安装孔内的内、外衬套是与第一安装孔固定连接,而第二安装孔内的活动套则是通过其上的球形凸部与连接套上的球形内环面构成相贴合转动配合,因此一旦第一安装孔内的内、外衬套与第二安装孔内的活动套出现不同轴的情况,则可通过所述球形凸部与球形内环面的球面转动配合进行自适应调节,从而有效确保第一安装孔内的内、外衬套与第二安装孔内的活动套始终保持同轴,进而使得汽车的转向更加顺畅可靠。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套的内环面一端设置有对连接套轴向一端形成限位的弧形缩口,所述固定套的内环面另一端装设有对连接套轴向另一端形成限位的挡圈,所述挡圈包括有与所述连接套形成轴向抵接的第一支脚,第一支脚的径向外端插装固定在固定套上,第一支脚的径向内端连接有向外并向上倾斜延伸的第二支脚,第一支脚与第二支脚之间形成第一夹口,所述固定套相对装有挡圈的轴向另一端端面上设置有向外并向上倾斜延伸的延伸脚,且所述延伸脚与固定套该轴向端端面之间形成第二夹口,所述的密封装置包括分设在活动套轴向两端的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第一密封圈的轴向内端夹装固定在第一夹口内,第二密封圈的轴向内端夹装固定在第二夹口内,第一密封圈的轴向外端和第二密封圈的轴向外端均通过弹簧圈捆扎固定在活动套的外环面上。采用上述结构,不仅可很好的定位活动套与固定套,而且还使得所述活动套与固定套之间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本技术还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套的外环面上还分别开设有供第一密封圈的轴向外端和第二密封圈的轴向外端嵌入的凹槽。通过设置凹槽,可更好的固定定位第一、第二密封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图3为图1的B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所示给出了一种悬架控制臂,包括控制臂本体1,所述的控制臂本体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端11、第二连接端12、第三连接端13,第一连接端1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4,第二连接端1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5,所述第一安装孔14和第二安装孔15同轴设置,所述的第一安装孔14内装设有钢管2、内衬套3和外衬套4,所述钢管2插装固定在第一安装孔14内,内衬套3同轴穿设在钢管2内,外衬套4固定套装在内衬套3上,并与钢管2形成固定,所述的第二安装孔15内装设有固定套5和活动套6,固定套5固定插装在第二安装孔15内,所述固定套5的内环面上固定装设有连接套7,且所述连接套7的内环面71为球形面,活动套6穿设在连接套7中,且活动套6的中部设置有与连接套7的球形内环面71构成相贴合转动的球形凸部61,活动套6的两端与固定套5之间固定设置有密封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使汽车转向更加顺畅可靠的悬架控制臂。所述固定套5的内环面一端设置有对连接套7轴向一端形成限位的弧形缩口51,所述固定套5的内环面另一端装设有对连接套7轴向另一端形成限位的挡圈8,所述挡圈8包括有与所述连接套7形成轴向抵接的第一支脚81,第一支脚81的径向外端插装固定在固定套5上,第一支脚81的径向内端连接有向外并向上倾斜延伸的第二支脚82,第一支脚81与第二支脚82之间形成第一夹口83,所述固定套5相对装有挡圈8的轴向另一端端面52上设置有向外并向上倾斜延伸的延伸脚53,且所述延伸脚53与固定套该轴向端端面52之间形成第二夹口54,所述的密封装置包括分设在活动套轴向两端的第一密封圈9和第二密封圈10,第一密封圈9的轴向内端91夹装固定在第一夹口83内,第二密封圈10的轴向内端101夹装固定在第二夹口54内,第一密封圈9的轴向外端92和第二密封圈10的轴向外端102均通过弹簧圈16捆扎固定在活动套6的外环面上。所述活动套6的外环面上还分别开设有供第一密封圈9的轴向外端92和第二密封圈10的轴向外端102嵌入的凹槽62。采用上述结构,不仅可很好的定位活动套6与固定套5,而且还使得所述活动套6与固定套5之间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悬架控制臂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悬架控制臂,包括控制臂本体,所述的控制臂本体上设置有第一、第二、第三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二连接端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同轴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安装孔内装设有钢管、内衬套和外衬套,所述钢管插装固定在第一安装孔内,内衬套同轴穿设在钢管内,外衬套固定套装在内衬套上,并与钢管形成固定,所述的第二安装孔内装设有固定套和活动套,固定套固定插装在第二安装孔内,所述固定套的内环面上固定装设有连接套,且所述连接套的内环面为球形面,活动套穿设在连接套中,且活动套的中部设置有与连接套的球形内环面构成相贴合转动的球形凸部,活动套的两端与固定套之间固定设置有密封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架控制臂,包括控制臂本体,所述的控制臂本体上设置有第一、第二、第三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二连接端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同轴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安装孔内装设有钢管、内衬套和外衬套,所述钢管插装固定在第一安装孔内,内衬套同轴穿设在钢管内,外衬套固定套装在内衬套上,并与钢管形成固定,所述的第二安装孔内装设有固定套和活动套,固定套固定插装在第二安装孔内,所述固定套的内环面上固定装设有连接套,且所述连接套的内环面为球形面,活动套穿设在连接套中,且活动套的中部设置有与连接套的球形内环面构成相贴合转动的球形凸部,活动套的两端与固定套之间固定设置有密封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架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的内环面一端设置有对连接套轴向一端形成限位的弧形缩口,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振长林群陈昆岳吕良斌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鸿鹏汽配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