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涂布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5485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3:29
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经涂布钢板的方法。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经涂布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再加热钢坯的步骤,所述钢坯包含0.15‑0.25重量%的碳(C)、大于0重量%但是不大于1.5重量%的硅(Si)、1.5‑2.5重量%的锰(Mn)、大于0重量%但是不大于1.8重量%的铝(Al)、0.3‑1.0重量%的铬(Cr)、大于0重量%但是不大于0.03重量%的钛(Ti)、大于0重量%但是不大于0.03重量%的铌(Nb),余量为铁(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通过热轧、冷却和卷绕钢坯来制造经热轧钢板的步骤;酸洗经热轧钢板,然后将其冷轧的步骤;在820℃至870℃的温度下使经冷轧钢板退火,然后在350℃至450℃的最终冷却温度下使其冷却的步骤;在450℃至550℃的温度下再次热处理经冷却钢板的步骤;以及对经再次热处理的钢板进行热浸镀锌的步骤。

Coated steel plat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oated steel sheets is disclosed.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coated steel plate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invention includes: the step of reheating the billet, the billet contains 0.15 weight% carbon (C), more than 0 weight% of the silicon (Si), 1.5% of manganese (Mn), 0 weight% but not more than 1.8 weight% of aluminum (Al), 0.3, 1 weight%. Chromium (Cr), titanium (Ti) more than 0 weight% but not more than 0.03 weight%, Nb (Nb) more than 0 wt% but not more than 0.03 weight%, the remainder is iron (Fe) and unavoidable impurities; the steps of hot rolling, cooling and winding steel billets to make hot rolled steel plates; pickling through hot rolled steel plates, and then the steps of cold rolling; 820 The cold rolled steel plate was annealed at the temperature of 870 degrees centigrade, then the steps of cooling at the final cooling temperature of 350 to 450 C; the steps of retreating the steel plate at 450 to 550 centigrade temperature, and the step of hot dip galvanizing for the steel plate retreated ag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经涂布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经涂布钢片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出色的碰撞能量吸收性质和可成形性的经涂布钢片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几年来,越来越需要具有提高安全性和轻质结构的车辆。响应该需要,已经努力增加应用于车身的材料的强度。然而通常地,随着钢片强度的增加,其伸长减小。因此,当钢片具有一定强度或更高强度时,钢片至拉制部件的形成达到极限。因此,除了上述努力增加钢片强度之外,还努力增加钢片的伸长。该伸长的增加可以扩展拉制部件的应用,并且可以提高拉制部件的冲击能量吸收能力(TS*El),当应用于车身时能提高拉制部件的碰撞能量吸收性质。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现有技术文献包括韩国未审专利申请公开号2015-0025952(2015年3月11日公开,名称为“高强度的经热轧涂布的钢片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一种具有出色的机械强度性质(例如碰撞能量吸收性质)的经涂布钢片的制造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一种具有出色的可成形性的经涂布钢片的制造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方案,提供通过上述经涂布钢片的制造方法制得的经涂布钢片。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涉及经涂布钢片的制造方法。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经涂布钢片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再加热钢坯,所述钢坯包含0.15-0.25重量%的碳(C)、大于0重量%但是不大于1.5重量%的硅(Si)、1.5-2.5重量%的锰(Mn)、大于0重量%但是不大于1.8重量%的铝(Al)、0.3-1.0重量%的铬(Cr)、大于0重量%但是不大于0.03重量%的钛(Ti)、大于0重量%但是不大于0.03重量%的铌(Nb),余量为铁(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热轧、冷却和卷绕钢坯,由此制造经热轧钢片;酸洗经热轧钢片,然后冷轧;在820℃和870℃之间的温度下使经冷轧钢片退火,然后在350℃和450℃之间的最终冷却温度下冷却;在450℃和550℃之间的温度下使经冷却钢片回火;并且对经回火钢片进行热浸镀锌。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以50-80%的压缩比进行冷轧。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退火之后可以以10-50℃/秒的冷却速率冷却钢片。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包含的硅(Si)和铝(Al)可以满足如下方程1:方程11.5≤(Si)+(Al)≤3.0其中Si和Al分别表示钢坯中的硅(Si)和铝(Al)的含量(重量%)。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包含的钛(Ti)和铌(Nb)可以满足如下方程2:方程20.01≤(Ti)+(Nb)≤0.02其中Ti和Nb分别表示钢坯中的钛(Ti)和铌(Nb)的含量(重量%)。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涉及通过上述经涂布钢片的制造方法制造的经涂布钢片。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钢片包含0.15-0.25重量%的碳(C)、大于0重量%但是不大于1.5重量%的硅(Si)、1.5-2.5重量%的锰(Mn)、大于0重量%但是不大于1.8重量%的铝(Al)、0.3-1.0重量%的铬(Cr)、大于0重量%但是不大于0.03重量%的钛(Ti)、大于0重量%但是不大于0.03重量%的铌(Nb),余量为铁(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经涂布钢片可以具有根据横截面积比包含如下的复合结构:50-70体积%的贝氏体、10-25体积%的铁素体、5-20体积%的马氏体和5-15体积%的残留奥氏体。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经涂布钢片可以具有850-950MPa的拉伸强度(YS)、1180-1350MPa的屈服强度(TS)和10-20%的伸长(EL)。有益效果使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经涂布钢片的制造方法制造的经涂布钢片可以具有出色的碰撞能量吸收性质和机械强度,并且还可以具有出色的成形性质,例如弯曲性质和拉制性质。附图说明图1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经涂布钢片的制造方法。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第一加热时间表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在如下描述中,当可能不必要地模糊本专利技术的主题时,将省略相关已知技术或构造的详细描述。此外,如下说明中使用的术语是考虑其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功能而定义的术语,并且可以根据使用者或操作者的意图或者根据惯例进行改变。因此,必须基于说明书中的内容对这些术语进行定义。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涉及经涂布钢片的制造方法。图1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经涂布钢片的制造方法。参考图1,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经涂布钢片的制造方法包括:钢坯再加热步骤(S10);热轧步骤(S20);卷绕步骤(S30);冷轧步骤(S40);退火步骤(S50);和热浸镀锌步骤(S60)。更具体地,经涂布钢片的制造方法的步骤(S10)包括再加热钢坯,所述钢坯包含0.15-0.25重量%的碳(C)、大于0重量%但是不大于1.5重量%的硅(Si)、1.5-2.5重量%的锰(Mn)、大于0重量%但是不大于1.8重量%的铝(Al)、0.3-2.0重量%的铬(Cr)、大于0重量%但是不大于0.03重量%的钛(Ti)、大于0重量%但是不大于0.03重量%的铌(Nb),余量为铁(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在步骤(S20)中,在Ar3至Ar3+100℃的终轧温度下热轧钢坯。在步骤(S30)中,卷绕经热轧钢坯从而制造经热轧卷材。在步骤(S40)中,经热轧卷材受到解绕和冷轧,从而制造经冷轧钢片。在步骤(S50)中,经冷轧钢片受到退火、冷却,然后回火。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可以在AC1温度和AC3温度之间的两相区域中进行退火,然后可以以例如10℃/秒至50℃/秒的冷却速率冷却经退火钢片。在此,最终冷却温度为Ms温度或更高温度。之后,可以在450℃和550℃之间的温度下使钢片回火。在步骤(S60)中,对经回火的冷轧钢片进行热浸镀锌。下文将具体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经涂布钢片的制造方法的每个步骤。(S10)再加热钢坯的步骤该步骤是再加热钢坯的步骤。更具体地,该步骤是再加热钢坯的步骤,所述钢坯包含0.15-0.25重量%的碳(C)、大于0重量%但是不大于1.5重量%的硅(Si)、1.5-2.5重量%的锰(Mn)、大于0重量%但是不大于1.8重量%的铝(Al)、0.3-1.0重量%的铬(Cr)、大于0重量%但是不大于0.03重量%的钛(Ti)、大于0重量%但是不大于0.03重量%的铌(Nb),余量为铁(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下文将具体描述钢坯中包含的每种组分的作用和含量。碳(C)碳(C)是间隙固溶元素,用于保证残留奥氏体中的碳浓度(Cret:0.6-0.7重量%)从而稳定化奥氏体。基于钢坯的总重量,以0.15-0.25重量%的量包含碳。当以该含量范围包含碳时,其可以具有出色的奥氏体稳定化效果。如果以小于0.15重量%的量包含碳,奥氏体中的碳浓度降低,因此在合金化热处理之后将钢片最终冷却至室温的过程中可能抑制残留奥氏体的形成,如果以大于0.25重量%的量包含碳,钢片的强度和韧度可能降低或者钢片的可焊性可能降低。硅(Si)硅(Si)充当稳定化经涂布钢片中的铁素体的元素。硅可以用于细化铁素体从而增加钢片的延展性,并且可以抑制低温碳化物的形成,因此增加奥氏体中的碳浓度。以钢坯的总重量计,以大于0重量%但是不大于1.5重量%的量包含硅。当以该含量范围包含硅时,其增加奥氏体中的碳浓度并且具有出色的铁素体稳定化效果。如果以大于1.5重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经涂布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制造经涂布钢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再加热钢坯,所述钢坯包含0.15‑0.25重量%的碳(C)、大于0重量%但是不大于1.5重量%的硅(Si)、1.5‑2.5重量%的锰(Mn)、大于0重量%但是不大于1.8重量%的铝(Al)、0.3‑2.0重量%的铬(Cr)、大于0重量%但是不大于0.03重量%的钛(Ti)、大于0重量%但是不大于0.03重量%的铌(Nb),余量为铁(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b)热轧、冷却和卷绕钢坯,由此制造经热轧钢片;(c)酸洗经热轧钢片,然后冷轧;(d)在820℃和870℃之间的温度下使经冷轧钢片退火,然后在350℃和450℃之间的最终冷却温度下冷却;(e)在450℃和550℃之间的温度下使经冷却钢片回火;以及(f)对经回火钢片进行热浸镀锌。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9.22 KR 10-2015-01338391.一种用于制造经涂布钢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再加热钢坯,所述钢坯包含0.15-0.25重量%的碳(C)、大于0重量%但是不大于1.5重量%的硅(Si)、1.5-2.5重量%的锰(Mn)、大于0重量%但是不大于1.8重量%的铝(Al)、0.3-2.0重量%的铬(Cr)、大于0重量%但是不大于0.03重量%的钛(Ti)、大于0重量%但是不大于0.03重量%的铌(Nb),余量为铁(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b)热轧、冷却和卷绕钢坯,由此制造经热轧钢片;(c)酸洗经热轧钢片,然后冷轧;(d)在820℃和870℃之间的温度下使经冷轧钢片退火,然后在350℃和450℃之间的最终冷却温度下冷却;(e)在450℃和550℃之间的温度下使经冷却钢片回火;以及(f)对经回火钢片进行热浸镀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以50-80%的压缩比进行步骤(c)中的冷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d)的退火之后以10-50℃/秒的冷却速率冷却钢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包含的硅(Si)和铝(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振圣权纯焕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制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