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系镀覆坯料、其制备方法以及铝系镀覆坯料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2764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铝系镀覆坯料、其制备方法以及铝系镀覆坯料制备装置。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铝系镀覆坯料包括两个以上的铝系镀覆钢板相互连接的接头部,所述铝系镀覆钢板包括:基础钢板,其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碳(C):0.01重量%至0.5重量%;硅(Si):0.01重量%至1.0重量%;锰(Mn):0.5重量%至3.0重量%;磷(P):大于0重量%且小于等于0.05重量%;硫(S):大于0重量%且小于等于0.01重量%;铝(Al):大于0重量%且小于等于0.1重量%;氮(N):大于0重量%且小于等于0.001重量%;余量的铁(Fe)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以及镀层,其以20g/m<supgt;2</supgt;至100g/m<supgt;2</supgt;的附着量形成于所述基础钢板的至少一面,并且包括铝(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系镀覆坯料、其制备方法以及铝系镀覆坯料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1、具有各种强度的部件用于车辆。例如,需要在撞车或翻车中吸收能量的部件需要相对较弱的强度,而需要保持形状以确保乘客生存空间的部件需要较强的强度。

2、这是因为,当碰撞时需要吸收能量的部分的强度过高时,冲击能量无法被适当地吸收并原样传递到其他部分,导致向乘客和车辆的其他部件传递过大冲击的问题。

3、人们不断要求车辆的轻量化和低成本化,因此一个部件需要局部具有不同的强度。

4、部件的某些部分需要高强度以保护乘客,而某些部分需要相对较低的强度以吸收冲击能量。

5、这种部件的典型例子为乘用车的b柱。所述b柱的下部需要相对较低的抗拉强度,而上部需要较高的抗拉强度。需要强度差异的原因在于,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同时需要一个必须以高强度保持形状的部分(翻车时需要支撑车顶的上部)和一个必须在被压碎的同时吸收冲击的部分(与其他车辆发生侧面碰撞可能性较高的下部)。

6、另外,为了确保稳定的空间以防止乘客受伤,b柱上部必须保持形状,因此需要高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系镀覆坯料,其包括两个以上的铝系镀覆钢板相互连接的接头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系镀覆坯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钢板进一步包含铌、钛、铬、钼和硼中的至少一个组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系镀覆坯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镀层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系镀覆坯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部具有包括90面积%以上的马氏体的显微组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系镀覆坯料,其包括两个以上的铝系镀覆钢板相互连接的接头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系镀覆坯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钢板进一步包含铌、钛、铬、钼和硼中的至少一个组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畅镕金正锡金成律权泰佑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制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