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交换制备Cu-ZSM-5催化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2610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1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离子交换制备Cu‑ZSM‑5催化剂的方法是一种采用液相离子交换法和固相分散法相结合方法,具体是:按质量比称取硝酸铜固体和H‑ZSM‑5分子筛原粉,把试剂和分子筛在研钵中充分研磨混合;移入无水乙醇/蒸馏水中,搅拌使其快速混合,制得悬浊液;于超声波中加热进行离子交换;减压蒸馏至少量液体,移置坩埚中,放进烘箱干燥至固态;称取田菁粉和上述固体研磨后置于容器中,滴加无水乙醇/蒸馏水混合液揉至团状,将其压成厚度均匀的片状压片,置于烘箱中干燥;将干燥后的片状压片破碎、过筛,放入微波马弗炉中升温焙烧,自然冷却。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工艺简单、过程能耗低、铜离子分散性好,并且焙烧时间可缩短60~90%,制备催化剂活性高,提高了NO分解率等优点。

Method of preparation of Cu-ZSM-5 catalyst by ion exchange

The method of preparing Cu ZSM 5 catalyst by ion exchange is a method of combining liquid phase ion exchange method with solid dispersion method, specifically, the reagent and molecular sieve are fully lapping and mixing in the mortar by mass ratio of copper nitrate solid and H ZSM zeolite, and moved into anhydrous ethanol / distilled water and stirred. Mix it quickly and make the suspension; heat the ion exchange in ultrasonic wave; decompress into a small amount of liquid, remove the crucible into the oven and dry to the solid; it is called the Sesbania powder and the above solid ground to be placed in the container, and the mixture of anhydrous ethanol / distilled water is rubbed into a mass, and it is pressed into a uniform thickness. The plate-like flakes were dried in the oven and crushed and sifted by the dried flaky platen, then placed in a microwave muffle furnace, then roasted and cooled naturally.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process, low energy consumption, good dispersion of copper ion, reduced calcination time by 60 to 90%, high activity of catalyst, and high decomposition rate of N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子交换制备Cu-ZSM-5催化剂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催化剂制备领域,具体涉及采用一种新型离子交换法制备Cu-ZSM-5催化剂的方法。在低温下即可获得较高脱硝率,且工作稳定,制备周期短。既可用于船舶、汽车尾气的脱硝处理,也可用于工业废气的脱硝处理。
技术介绍
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成分是NO)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由于化石燃料使用量的剧烈提升,使全球每年排放NOx的总量超过3000万t,而且还在持续增长,NOx成为仅次于可吸入颗粒物的空气污染物,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影响,因此,减少NOx的排放,降低空气中NOx的浓度,已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在Iwamoto等人发现铜离子交换沸石分子筛能将NO直接催化分解生成无害的N2和O2后,引起全球性的关注,相对于SCR法、SNCR法、吸附等脱硝方法,NO的直接分解法具有工艺简单、不使用还原剂、不产生二次污染、无氨逃逸、可重复利用,易于维护等优点成为催化脱硝技术研究的热点。在所有NO直接分解催化剂中,Cu-ZSM-5分子筛催化剂在较低的温度下就有相当高的活性,目前为止,其在450℃时的催化活性是所有其他金属离子所制备的催化剂中最高的。因此,Cu-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研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目前,国内外采用离子交换法来制备改性Cu-ZSM-5分子筛催化剂存在着离子交换时间长、离子交换率低、原料利用率低等问题;固相分散法存在铜离子分散性差、能耗高,破坏分子筛结构等缺点。从而导致所制得催化剂效果差、成本过大,难以进行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离子交换法制备Cu-ZSM-5催化剂,以便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离子交换制备Cu-ZSM-5催化剂的方法,采用液相离子交换法和固相分散法相结合方法,具体是:按质量比称取硝酸铜固体和H-ZSM-5分子筛原粉,把试剂和分子筛在研钵中充分研磨混合;移入无水乙醇/蒸馏水中,搅拌使其快速混合,制得悬浊液;于超声波中加热进行离子交换;减压蒸馏至少量液体,移置坩埚中,放进烘箱干燥至固态;称取田菁粉和上述固体研磨后置于容器中,滴加无水乙醇/蒸馏水混合液揉至团状,将其压成厚度均匀的片状压片,置于烘箱中干燥;将干燥后的片状压片破碎、过筛,放入微波马弗炉中升温焙烧,自然冷却。本专利技术可以采用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步骤1.按摩尔量称取定量硝酸铜固体和H-ZSM-5粉状分子筛,把试剂和分子筛在研钵中,滴加聚乙二醇400作为分散剂,然后充分研磨、均匀混合直至粉末呈浅蓝色,得到混合后粉末;步骤2.将混合后粉末移入无水乙醇/蒸馏水混合液中,混合液中无水乙醇/蒸馏水体积比为1:4,搅拌使其快速混合,制得悬浊液;步骤3.将悬浊液于超声波中,同时在搅拌桨转动下加热38-42℃时进行离子交换,离子交换时间为3.5-4.5h;步骤4.在步骤3条件下用如图2装置减压蒸馏至少量液体,移置坩埚中,放进烘箱干燥至固态;步骤5.按质量比为(0.10~0.15):1称取田菁粉和所述混合后粉末置于容器中,滴加无水乙醇/蒸馏水混合液揉至团状,将其在压片机中压成厚度均匀的片状压片,置于烘箱中干燥;步骤6.将干燥后的片状压片破碎、过筛,然后选择粒径在0.5~0.9mm范围内的颗粒放入微波马弗炉中升温焙烧,自然冷却后得到改性的Cu-ZSM-5催化剂。上述步骤1中,所述H-ZSM-5粉状分子筛中硅铝质量比为38:1。上述步骤1中,所述硝酸铜固体为Cu(NO3)2·3H2O。上述步骤3中,所述的搅拌桨转速为10-25转/min。上述步骤4中,所述减压蒸馏条件为:温度65-70℃,时间1.8-2.2h,以减少对分子筛结构的破坏。上述步骤5中,所述的压片机的压力为25~35MPa、压片时间为5~10min。上述步骤5中,滴加的蒸馏水的体积为40~60mL。上述步骤5中,所述烘箱中干燥工艺为:干燥温度为105℃,干燥时间为2~4h。上述步骤6中,升温焙烧工艺为:升温焙烧时的升温速率为4~8℃/min,焙烧温度为400~600℃,焙烧时间为150~180min。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实质性特点:1、传统液相离子交换法制备Cu-ZSM-5分子筛催化剂存在着离子交换时间长、离子浪费率高、制备周期久、负载率低、金属离子负载不稳定等问题,长时间的浸渍会破坏分子筛的微观孔道结构;而活性组分负载率低则会导致NO分解率低,分解性能不稳定等影响。固相分散法存在着能耗高,离子分散性差,破坏分子筛结构,硝酸铜在高温下分解并吸附在分子筛表面从而降低比表面积,导致所制备催化剂催化效果差。本专利技术采用在无水乙醇/蒸馏水混合液中超声波条件下进行离子交换,极大加速离子交换速率,并在交换一段时间后进行减压蒸馏,即离子浓缩交换,在此过程中控制温度在65℃左右,既不会破坏分子筛结构又能极大缩短催化剂制备时间,最后采用微波辐射焙烧的方法,在基于微波辐射的快速加热和特殊电磁效应特点上,进行更充分的离子交换反应,工艺简单、过程能耗低、铜离子分散性好,并且焙烧时间可缩短60~90%,制备催化剂活性高,提高了NO分解率。2、通过本方法的处理,可知最佳工艺条件:硝酸铜与H-ZSM-5-38分子筛原粉质量比为0.15~0.82,聚乙二醇400分散剂与H-ZSM-5-38分子筛原粉质量比为0.01~0.1,乙醇/蒸馏水混合液中乙醇和蒸馏水比例为1/4,减压蒸馏温度65℃,减压蒸馏时压力为0.1MPa左右,搅拌桨转速为10-25转/min,黏合剂田菁粉与H-ZSM-5-38分子筛原粉质量比为0.05~0.15,乙醇/蒸馏水加入体积为40~60mL,压片压力为20~50MPa、压片时间为5~25min,片状压片干燥温度为105℃、干燥时间为1~5h,催化剂粒径为0.4~2mm,催化剂微波辐射焙烧升温速率为4~8℃/min、焙烧温度为400~600℃、焙烧时间为20~18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Cu-ZSM-5催化剂对体积含量为2000ppm的高浓度NO分解率达78.1%,能够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3、本方法制得的Cu-ZSM-5分子筛催化剂与传统离子交换法相比,在相同原料下金属离子负载量大幅提升,并且所制备的催化剂性质更稳定。能够极大降低能耗,提高原料利用率,缩短制备时间。总之,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地缩短催化剂的制备时间和制备周期、负载的铜离子更加均匀、提高离子交换率、充分利用原料、提高催化剂工作时间、降低制备能耗、提高催化剂脱硝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中对Cu-ZSM-5分子筛催化剂分解NO活性进行测评的实验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制备Cu-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采用新型制备方法和传统离子交换方法处理模拟尾气效果对比图。图1中:1.N2钢瓶;2.第一减压阀;3.第一转子流量计;4.O2钢瓶;5.第二减压阀;6.第二转子流量计;7.NO钢瓶;8.第三减压阀;9.第三转子流量计;10.混合罐;11.第四转子流量计;12.第一NOX检测孔;13.管式反应器;14.第二NOX检测孔;15.真空泵;16.第五转子流量计;17.水银温度计;18.橡胶塞;19.搅拌桨;20.超声波清洗机;21.冷凝管;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离子交换制备Cu-ZSM-5催化剂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子交换制备Cu‑ZSM‑5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液相离子交换法和固相分散法相结合方法,具体是:按质量比称取硝酸铜固体和H‑ZSM‑5分子筛原粉,把试剂和分子筛在研钵中充分研磨混合;移入无水乙醇/蒸馏水中,搅拌使其快速混合,制得悬浊液;于超声波中加热进行离子交换;减压蒸馏至少量液体,移置坩埚中,放进烘箱干燥至固态;称取田菁粉和上述固体研磨后置于容器中,滴加无水乙醇/蒸馏水混合液揉至团状,将其压成厚度均匀的片状压片,置于烘箱中干燥;将干燥后的片状压片破碎、过筛,放入微波马弗炉中升温焙烧,自然冷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子交换制备Cu-ZSM-5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液相离子交换法和固相分散法相结合方法,具体是:按质量比称取硝酸铜固体和H-ZSM-5分子筛原粉,把试剂和分子筛在研钵中充分研磨混合;移入无水乙醇/蒸馏水中,搅拌使其快速混合,制得悬浊液;于超声波中加热进行离子交换;减压蒸馏至少量液体,移置坩埚中,放进烘箱干燥至固态;称取田菁粉和上述固体研磨后置于容器中,滴加无水乙醇/蒸馏水混合液揉至团状,将其压成厚度均匀的片状压片,置于烘箱中干燥;将干燥后的片状压片破碎、过筛,放入微波马弗炉中升温焙烧,自然冷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交换制备Cu-ZSM-5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步骤1.按摩尔量称取定量硝酸铜固体和H-ZSM-5粉状分子筛,把试剂和分子筛在研钵中,滴加聚乙二醇400作为分散剂,然后充分研磨、均匀混合直至粉末呈浅蓝色,得到混合后粉末;步骤2.将混合后粉末移入无水乙醇/蒸馏水混合液中,混合液中无水乙醇/蒸馏水体积比为1:4,搅拌使其快速混合,制得悬浊液;步骤3.将悬浊液于超声波中,同时在搅拌桨转动下加热38-42℃时进行离子交换,离子交换时间为3.5-4.5h;步骤4.在步骤3条件下用如图2装置减压蒸馏至少量液体,移置坩埚中,放进烘箱干燥至固态;步骤5.按质量比为(0.10~0.15):1称取田菁粉和所述混合后粉末置于容器中,滴加无水乙醇/蒸馏水混合液揉至团状,将其在压片机中压成厚度均匀的片状压片,置于烘箱中干燥;步骤6.将干燥后的片状压片破碎、过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光旭刘士豪刘会轩常意川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