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的闪速熔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6337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铅的闪速熔炼装置,本装置闪速炼铅炉由顶部喷嘴的承担熔炼主要反应过程的反应塔,承担氧化铅交互反应和还原反应并沉清分层的沉淀池,以及承担排出二氧化硫气体的烟道几组成;装有喷嘴的反应塔、沉淀池和烟道三部分是一个密闭的整体。使用时铅精矿与辅助燃料及氧气一起从精矿喷嘴喷入反应塔,产出炉渣、粗铅及烟气,炉渣从放渣口放出,粗铅从放铅口放出,烟气从烟道排出。从而短流程、连续化;节能;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保护、安全与劳动卫生。(*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有色金属领域。涉及硫化铅精矿火法冶金,尤其是一种在飘浮状态下进行 铅冶炼的冶金炉。
技术介绍
铅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铅生产国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 大铅消费国。本装置是基于铅冶金在节能、环境保护及安全方面的需要和对闪速冶金技术长 期积累的经验而专利技术的一种针对铅硫化精矿的强化冶金新装置。传统的铅冶炼工艺为"烧结一鼓风炉法"。由于其存在能耗大和污染等问题,工艺及装置 正在淘汰中。近代出现并得到工业应用的新工艺主要有德国专利技术的"氧气底吹法"(Q. S. L)和前苏联发 明的"基夫赛特法"(Kivcet)。我国创新发展的"氧气底吹(顶吹)一炉渣鼓风炉再还原"工 艺,在近年也得到成功。当今,对企业节能减排的要求日趋严格,上述工艺及与工艺配套的装置都在不同的侧面 存在环境、能耗和安全等问题,特别是由于火法炼铅在劳动卫生方面的特殊性,都有待铅冶 炼工艺与装置的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常规装置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节能、环境友好、资源高效利用和安全生产的先进铅冶金装置。本技术包括反应塔1,沉淀池2,沉淀池2底部设有放铅口 3、放渣口 4,放渣口 4位 置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铅的闪速熔炼装置,包括反应塔(1),沉淀池(2),沉淀池(2)底部设有放铅口(3)、放渣口(4),放渣口(4)位置高于放铅口(3),其特征在是:反应塔(1)的顶部有一喷嘴(5),沉淀池(2)的尾部或中部设有烟道(6),沉淀池(2)与反应塔(1)及烟道(6)连接,装有喷嘴(5)的反应塔(1)、沉淀池(2)和烟道(6)构成一个密闭的整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吉坤张文海董英章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冶金集团总公司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