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茶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85595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黑茶的加工方法,具体是红曲黑茶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取黑茶,加入0.8~1.5倍体积(v/w)的红曲霉菌营养液,混匀,灭菌;(2)加入红曲霉菌菌液,红曲霉菌菌液用量为黑毛茶的0.05~0.15倍(v/w),23℃‑33.5℃条件下培养,干燥,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红曲黑茶,颜色红黑,口感醇厚,微黏,回甜,汤色洪亮,有醇香和米香味,有效成分洛伐他汀、红曲色素以及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高,应用前景优良。

A processing method of black tea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ocessing method of black tea, which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taking black tea, adding 0.8 to 1.5 times v/w of Monascus nutrient solution, mixing and sterilizing; (2) adding red Aspergillus fungus solution, the dosage of Aspergillus Monascus for 0.05 ~ 0.15 times (v/w) of black tea, 23 degrees C At 33.5 centigrade conditions, it can be dried and dried. The red koji black tea has red and black color, thick mouthfeel, micro sticky, sweet back, bright color of soup, fragrant and rice fragrance, high content of lovastatin, red koji pigment and water soluble extract, and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茶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红曲黑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黑茶(darktea),因成品茶的外观呈黑色,故得名。黑茶属于六大茶类之一,属后发酵茶,主产区为四川、云南、湖北、湖南、陕西、安徽等地。传统黑茶采用的黑毛茶原料成熟度较高,是压制紧压茶的主要原料。黑毛茶制茶工艺一般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和干燥四道工序。黑茶按地域分布,主要分类为湖南黑茶(天尖、贡尖、生尖、黑砖、花砖、茯砖等)、湖北青砖茶、四川藏茶(南路边销茶、西路边销茶)、安徽古黟黑茶(安茶)、云南黑茶(普洱茶)、广西六堡茶及陕西黑茶(茯砖茶)。传统黑茶的制作主要是利用环境中的野生微生物,在茶叶渥堆的状态下进行自然发酵,参与发酵的微生物种类很多,受周围环境影响较大,发酵的温度、水分、湿度等重要参数的控制比较粗犷。存在的如下问题:第一,微生物种类不可控,温度无法严格控制,产品质量不稳定;第二,黑茶的主要功能活性成分生成比例较低,保健功能不明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曲黑茶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红曲黑茶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取黑茶,加入0.8~1.5倍体积(v/w)的红曲霉菌营养液,混匀,灭菌;(2)加入红曲霉菌菌液,红曲霉菌菌液用量为黑毛茶的0.05~0.15倍(v/w),23℃-33.5℃条件下培养,干燥,即可。v/w:kg/L。步骤(1)中,所述黑茶是黑毛茶或者成品黑茶。所述黑毛茶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取茶树鲜叶,将鲜叶堆成2cm厚度,摊晾2-6小时后,均匀喷淋叶片重量5-25%的清水,待清水基本吸收后,将鲜叶进行杀青处理,杀青温度控制在280-320℃,杀青时间3-6分钟,杀青完毕后用70-110℃热风烘干至含水量8-15%,即得黑茶毛茶;所述成品黑茶是普洱茶、藏茶、安化黑茶、湖北老青茶、广西六堡茶。步骤(1)中,每1000ml含有如下组分:黄豆粉0.3-0.7g,玉米粉0.3-0.7g,大豆蛋白胨0.3-0.7g,葡萄糖0.3-0.7g,硫酸为0.05-0.45g,其余为水;优选地,每1000ml含有如下组分:黄豆粉0.5g,玉米粉0.5g,大豆蛋白胨0.5g,葡萄糖0.5g,硫酸镁0.25g,其余为水。步骤(1)中,所述红曲霉菌营养液的用量是黑茶重量的1.2倍。步骤(1)中,所述灭菌是在121℃、0.12Mpa条件下灭菌20min。步骤(2)中,所述红曲霉菌液是紫色红曲霉菌液;所述红曲霉菌液的加入量为黑茶重量的0.1倍。步骤(2)中,所述紫色红曲霉菌液的菌液浓度为1×107cfu/ml。步骤(2)中,所述发酵的条件是:加入红曲霉菌液后,控制发酵的温度为33.5℃;第4天控制发酵的温度为31℃;第5-8天控制发酵的温度为28℃;第8-17天控制发酵的温度为2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前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红曲黑茶。已有研究表明,在黑茶发酵过程中参与的微生物主要为:假丝酵母菌、黑曲霉菌、青霉菌、芽枝霉菌、冠突散囊菌及无芽孢类细菌等。而本专利技术却使用紫色红曲霉对黑毛茶进行后发酵,制备得到了品质优良的黑茶,且产品质量稳定,取得了意料不到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红曲黑茶,颜色红黑,口感醇厚,微黏,回甜,汤色洪亮,有醇香和米香味,有效成分洛伐他汀、红曲色素以及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高,保健功效明确,产品质量稳定,应用前景优良。显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以下通过实施实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所用的实验材料与仪器如下:紫色红曲霉菌:购自四川抗生素研究所,保藏号M.P-G3-20160311-01;灭菌柜:滨江医疗,购自滨江医疗设备(北京)有限公司;摇床,购自山东博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红曲黑茶的制备1、制备方法原料:紫色红曲霉菌营养液1000ml含有如下组分:黄豆粉0.5g玉米粉0.5g大豆蛋白胨0.5g葡萄糖0.5g硫酸镁0.25g,其余为水。黑茶毛茶,可以购买也可以按照如下方法制备:摘取8-11月份茶树鲜叶,将鲜叶堆成2cm厚度,摊晾2-6小时后,均匀喷淋叶片重量5-25%的清水,待清水基本吸收后,将鲜叶放入杀青滚筒中进行杀青处理,杀青滚筒温度控制在280-320℃,杀青时间3-6分钟,杀青完毕后用70-110℃热风烘干至含水量8-15%,即得黑茶毛茶。工艺:取黑茶毛茶1kg,紫色红曲霉菌营养液1.2L,混合拌匀后放置1小时,灭菌,灭菌参数为121℃、0.12Mpa、15min,将灭菌完成后的黑茶毛茶放入无菌发酵室,加入100ml紫色红曲霉菌工作种子液(种子液的浓度为1×107cfu/ml),混匀,调整发酵室温度参数为33.5℃,第四天调整发酵室温度为31℃,第5-8天调整发酵室温度为28℃,第8-17天调整发酵室温度为23℃,第17天结束后完成发酵过程,热风干燥,得到红曲黑茶成品。2、功效及口感检测传统黑茶制备方法:摘取8-11月份茶树鲜叶,将鲜叶堆成2cm厚度摊晾2-6小时,均匀喷淋叶片重量5-25%的清水,待清水基本吸收后,将鲜叶放入杀青滚筒中进行杀青处理,杀青滚筒温度控制在80-320℃,杀青时间3-6分钟;杀青完毕后用揉捻机进行揉捻,揉捻力度控制为轻-重-轻,揉捻至茶叶呈条索状,茶汁渗出,叶色黄绿为度;渥堆条件控制为环境温度25-32℃,相对湿度70-90%,将茶叶在渥堆槽中堆放为高0.5-1.5m的方形/长方形堆,表面覆盖湿布,并注意随时保湿,茶堆松紧要适度,定期监测堆芯温度,当温度超过45℃时应及时解堆散热;渥堆10-20天后,茶叶颜色呈深褐色,粗青气消失,散发出香气时即可中止渥堆;采用热风干燥法,控制温度为80-120℃对茶叶进行烘干,含水量为8-12%即可完成烘干,得到成品黑茶。取沸水分别冲泡黑茶毛茶、传统黑茶与本专利技术红曲黑茶,进行感官评价和有效成分检测,对比如下表1:表1对比结果实验结果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红曲黑茶,颜色红黑,口感醇厚,微黏,回甜,汤色洪亮,有醇香和米香味,其有效成分洛伐他汀、红曲色素以及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明显高于传统黑茶以及未处理黑茶毛茶。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红曲黑茶的制备1、制备方法原料:紫色红曲霉菌营养液1000ml含有如下组分:黄豆粉0.3g玉米粉0.7g大豆蛋白胨0.3g葡萄糖0.7g硫酸镁0.05g,其余为水。黑茶毛茶,可以购买也可以按照如下方法制备:摘取8-11月份茶树鲜叶,将鲜叶堆成2cm厚度,摊晾2-6小时后,均匀喷淋叶片重量5-25%的清水,待清水基本吸收后,将鲜叶放入杀青滚筒中进行杀青处理,杀青滚筒温度控制在280-320℃,杀青时间3-6分钟,杀青完毕后用70-110℃热风烘干至含水量8-15%,即得黑茶毛茶。取黑茶毛茶1kg,紫色红曲霉菌营养液0.8L,混合拌匀后放置1.2小时,灭菌参数为121℃、0.12Mpa、15min,将灭菌完成后的黑茶毛茶放入无菌发酵室,数为121℃、0.12Mpa、15min,将灭菌完成后的黑茶毛茶放入无菌发酵室,加入50ml紫色红曲霉菌工作种子液(种子液的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曲黑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取黑茶,加入0.8~1.5倍体积(v/w)的红曲霉菌营养液,混匀,灭菌;(2)加入红曲霉菌菌液,红曲霉菌菌液用量为黑毛茶的0.05~0.15倍(v/w),23℃‑33.5℃条件下培养,干燥,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0.26 CN 20161094666081.一种红曲黑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取黑茶,加入0.8~1.5倍体积(v/w)的红曲霉菌营养液,混匀,灭菌;(2)加入红曲霉菌菌液,红曲霉菌菌液用量为黑毛茶的0.05~0.15倍(v/w),23℃-33.5℃条件下培养,干燥,即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黑茶是黑毛茶或者成品黑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黑毛茶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取茶树鲜叶,将鲜叶堆成2cm厚度,摊晾2-6小时后,均匀喷淋叶片重量5-25%的清水,待清水基本吸收后,将鲜叶进行杀青处理,杀青温度控制在280-320℃,杀青时间3-6分钟,杀青完毕后用70-110℃热风烘干至含水量8-15%,即得黑茶毛茶;所述成品黑茶是普洱茶、藏茶、安化黑茶、湖北老青茶、广西六堡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红曲霉菌营养液是营养液每1000ml含有如下组分:黄豆粉0.3-0.7g、玉米粉0.3-0.7g、大豆蛋白胨0.3-0.7g、葡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体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