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明玉专利>正文

微细粒浸染型原生金矿选冶工艺及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5401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细粒浸染型原生金矿选冶技术及设备,它是将原生矿进行选矿后破碎,然后对原生矿进行灼烧、灼烧后的矿石冷却后进入池内进行氰泡处理、回收、活性炭吸附,解析得黄金,在灼烧工序中、对原生矿灼烧的温度为400-1200摄氏度,并同时压入氧气,其选冶设备,在由耐火材料构成的冶炼炉中均匀排列反应器,反应器通过火道连接燃烧器和出气道,它解决了选冶过程中金元素容易与其它元素共同“逸出”的问题,能够使原生矿质变、机体氧化,再利用现有氰化技术,其浸出率达85%以上,其生产成本低、工艺简便,经济价值高。(*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于金矿的选冶技术及使用的设备,特别是对于微细粒浸染型原生金矿进行选冶的技术及应用这种技术需要使用的设备。微细粒浸染型原生金矿是一种地域性很强的区域性矿产,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黔西南地区,目前探明的金矿贮存量150吨,微细粒浸染型原生金矿的矿石分为两种类型原生矿石和氧化矿石,这其中又以原生矿石为主,对于氧化矿石,国内外均已有比较成熟的选冶技术,而对于占据主要储量的原生矿,因为缺乏有效的选冶技术,目前尚不能得到利用、矿产只能作为呆矿而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对于原生矿,如果能够将其反应为氧化矿,则采取堆积氰化处理的方法就可以将黄金提炼出来,而将原生矿转换为氧化矿有两方面的难题一是矿石中与金元素共存的十几种元素,如何与金元素分离;二是分离后又形成包裹、又如何将这个包裹打开、把金元素分离出来;目前,我国许多研究机构采取了氧化焙烧氰化浸出工艺、加压热氧化氰化浸出工艺、双氧化法氰化浸出工艺、微生物氧化浸出工艺等等,在这些工艺中由于没有掌握准确的灼烧温度、时间等关键参数,使得金元素会在上述方法进行过程中随废气、废水“逃逸”,这样这些工艺的回收率比较低、生产成本高,没有经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细粒浸染型原生金矿选冶技术,它是将原生矿进行选矿后破碎,然后对原生矿进行灼烧、灼烧后的矿石冷却后进入池内进行氰泡处理、贵液回收,之后进行活性炭吸附,最后将其解析得黄金,其特征在于:在灼烧工序中、对原生矿灼烧的温度为400-1200摄氏度,并从出料口(7)处压入氧气或空气,将灼烧反应器(2)内的温度控制在400-1200摄氏度之间,具体的来说:是将反应器(2)的上三分之一段的温度控制为400-500摄氏度、将反应器(2)的中三分之一段的温度控制为700-900摄氏度、将反应器(2)的下三分之一段的温度控制为1100-1200摄氏度,原生矿在反应器(2)中反应的时间为3-5小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玉
申请(专利权)人:王明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