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选冶含金矿石或精矿的细菌预氧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85496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利用细菌对难选冶含金矿石或精矿预氧化,氧化后的残渣用常规的氰化法提金的一项新技术。细菌是以氧化亚铁硫杆菌为主的混合菌。氧化时矿浆浓度20-40%,温度30-45℃,用OK培养基,氧化1-4天,之后用常规的氰化法提金,金回收率可达90-95%。解决了原有工艺存在的环境污染严重、基建投资大、生产成本高及操作复杂等缺点,是一种处理难选冶含金矿石或精矿的理想方法。(*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是利用细菌对难选冶含金矿石或精矿进行预氧化的技术,属于生物技术在黄金工业中的应用领域。大量的科研和生产实践证明对难选冶含金矿石或精矿,必须进行预氧化处理,作为对氰化浸出金的准备工作,否则,很难对金进行合理、经济的回收。难选冶含金精矿不经预氧化而直接进行氰化浸出金时,金的浸出率则不超过50-70%,有些还低于40%,经过预氧化处理后,金的氰化浸出率可达90-95%,或者更高。目前,国内外通常采用氧化焙烧或加压氧化工艺对难选冶含金矿石或精矿进行预氧化处理。氧化焙烧过程是相当复杂的,焙烧过程中主要是除砷和硫,以使被砷和硫包裹的金暴露或解离,利于氰化浸出金。除砷需在弱氧化性扬气氛中,在温度450-550℃的条例下,使砷变为三氧化二砷气体而排出。除硫需在温度750-850℃和过量的空气条件下,使硫变为二氧化硫气体而排出。氧化焙烧的工艺流程为矿粉→焙烧脱砷AS2O3→焙烧脱硫SO2→磨矿→氰化浸出→炭收附金→解吸金→电解金→金冶炼→金锭。这种氧化焙烧工艺的缺点是,生产中产生的三氧化二砷和二氧化硫气体,对操作工人和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加压氧化的工艺是相当复杂的,氧化过程中主要是除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难选冶含金矿石或精矿的细菌预氧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对细菌进行驯化,使用的细菌是以氧化亚铁硫杆菌为主,含有氧化硫硫杆菌和氧化铁螺旋菌的混合细菌,然后进行如下工艺流程:***对细菌进行驯化时,用OK培养基,加入所需氧化的矿石,接入1 0-20%的菌液;从1%的矿浆浓度开始,逐渐加大矿浆浓度,经过5-8周的驯化,细菌适应在20-40%的矿浆浓度中生长和繁殖,细菌数量增至2×10↑[8]-10↑[9]个/ML,氧化温度提高到30-45℃;氧化时间缩短至1-4天,即可用于细菌氧化。精矿进行磨矿后,进入浓缩机脱除精矿中夹带的浮选药剂等有害细菌生长的有机物质;向调浆槽中加入OK培养基及循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文福邢洪波刘桂珍杨俊波张鸣昕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冶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