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等壁厚长杆类零件中频感应热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0574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非等壁厚长杆类零件中频感应热处理设备,它包括一个固定的中频感应主加热器和工件输送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特别之处是设有一个置于移动小车上的中频感应补偿加热器,移动小车的运动方向与工件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一致,中频感应补偿加热器与固定的中频感应主加热器同轴。它可以在不影响连续加热节拍的情况下对长杆类零件的非等径或非等壁厚的部分进行跟踪补偿加热。(*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中频感应热处理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非等壁厚长杆类 零件的中频热处理。非等壁厚长杆是指长杆的两端非等壁厚,中部等径等壁。
技术介绍
长杆类零件整体调质处理适合于釆用连续中频感应加热方式。等径等壁厚 类零件的热处理可采用连续中频感应加热方式,也可采用燃烧加热方式或电 阻炉加热;而非等径、非等壁厚类零件不适合采用常规的连续中频感应加热 方式。石油钻杆既是长杆类零件,又是非等径、非等壁厚类型零件(参见附 图3),其两个端部的壁厚比中间主体部分的壁厚大很多。目前,石油钻杆的 整体调质处理一般采用燃烧方式或电阻炉加热,其生产率较低,热处理质量 较差;采用连续中频感应加热可以大大縮短处理时间,但采用一般的连续中 频感应加热方式时其两端的厚壁部分与中部主体部分不能实现同步均温,当 中部主体部分的温度达到所需温度时,两端厚壁部分的温度却偏低,因而难 于满足热处理工艺的要求。如果单独对长杆类零件的非等壁厚部分采用固定 式感应器进行连续补偿加热或周期补偿加热虽可以使这一部分的温度升高, 但因透热时间不够致使芯表温差较大,而且也很难实现与主体部分连续加热 的节拍一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非等壁厚长杆类零件中频感应热 处理设备,它可以在不影响连续加热节拍的情况下对长杆类零件的非等径或非等壁厚的部分进行跟踪补偿加热。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所提供的非等壁厚长杆类零件中频感应热 处理设备,包括一个固定的中频感应主加热器和工件输送装置;本技术 的特别之处是设有一个置于移动小车上的中频感应补偿加热器,移动小车 的运动方向与工件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一致,中频感应补偿加热器与固定的 中频感应主加热器同轴。工件从中频感应主加热器的一端进入,从另一端出 来后再进入补偿加热器。工件的主体部分在主加热器中被透热到所需温度, 当工件的非等壁厚部分进入中频感应补偿加热器后,补偿加热器通电,与此 同时小车带着中频感应补偿加热器与工件同步移动,使工件的非等壁厚部分得到补偿加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加热速度快、生产效率高的优点;由 于增加了一个可与工件同步移动的中频感应补偿加热器,中频补偿加热的时 间可以任意调节,从而可以方便的实现工件整体温度的均匀性。另外,本实 用新型还可用于等壁厚长杆类零件的加热,此时只需切断中频感应补偿加热 器的电源即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简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石油钻杆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内容加以说明。图1、图2给出了用于石油钻杆调质的中频感应热处理设备,它的加热部分主要由中频感应主加热器1和中频感应补偿加热器2两部分组成,中频感应主加热器1的感应圈11与中频感应补偿加热器2的感应圈21同轴。本热 处理设备采用两套晶闸管中频变频器和两套补偿电容器组,它们分别与中频 感应主加热器1和中频感应补偿加热器2配套。石油钻杆的结构如图3所示它的主体部分直径为127毫米,其两端部 的直径为134毫米,端部壁厚约22毫米,钻杆总长度为9米。中频感应主加热器1及其工件输送装置的结构采用本申请人在前申请的 专利技术(公告号为CN2811317),其感应器组由三节同心排列的感应器组成, 各感应器均安装在一个支架上。中频感应补偿加热器2悬挂在移动小车3上, 移动小车3的行走轮31置于轨道32上,而轨道32连接在主加热器1的支架 12上。本实施例的移动小车3由车架33、行走轮31和驱动电机34组成,其 中驱动电机34的输出端通过链传动机构35与行走轮31连接。驱动电机34 采用变频调速电机,以便于调节移动小车的行走速度,使其与石油钻杆的传 送速度一致。工作时工件输送装置将石油钻杆从主加热器1的右端送入,并以一定的 速度在感应器中连续不断地旋转移动。通过主加热器1钻杆的主体部分会被 透热到所需温度,而钻杆端部的温度偏低。当钻杆的端部进入中频补偿加热 器2后,中频补偿加热器2和驱动电机34通电,小车3带着中频补偿加热器 与钻杆同步移动(即钻杆与中频补偿加热器2在传输方向上相对静止),使钻 杆的端部得到补偿加热。当钻杆端部达到所需温度后,中频补偿加热器2停 止加热,小车3带着中频补偿加热器2返回到主加热器1的左端。权利要求1、一种非等壁厚长杆类零件中频感应热处理设备,包括一个固定的中频感应主加热器(1)和工件输送装置,其特征是设有一个置于移动小车(3)上的中频感应补偿加热器(2),移动小车(3)的运动方向与工件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一致,中频感应补偿加热器(2)与固定的中频感应主加热器(1)同轴。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频感应热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说的中频感 应补偿加热器(2)悬挂在移动小车(3)上,移动小车(3)的行走轮(31) 置于轨道(32)上,轨道(32)连接在主加热器(1)的支架(12)上。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频感应热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说的移动小 车(3)由车架(33)、行走轮(31)和驱动电机(34)组成,其中驱动电机(34)的输出端通过链传动机构(35)与行走轮(31)连接。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频感应热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说的驱动电 机(34)采用变频调速电机。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非等壁厚长杆类零件中频感应热处理设备,它包括一个固定的中频感应主加热器和工件输送装置;本技术的特别之处是设有一个置于移动小车上的中频感应补偿加热器,移动小车的运动方向与工件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一致,中频感应补偿加热器与固定的中频感应主加热器同轴。它可以在不影响连续加热节拍的情况下对长杆类零件的非等径或非等壁厚的部分进行跟踪补偿加热。文档编号C21D1/42GK201010677SQ20072003130公开日2008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日专利技术者刘绪忠, 徐平安, 李会侠, 高邱林 申请人:西安博大电炉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等壁厚长杆类零件中频感应热处理设备,包括一个固定的中频感应主加热器(1)和工件输送装置,其特征是设有一个置于移动小车(3)上的中频感应补偿加热器(2),移动小车(3)的运动方向与工件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一致,中频感应补偿加热器(2)与固定的中频感应主加热器(1)同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平安高邱林李会侠刘绪忠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博大电炉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