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氏体钢铁工件热中断淬火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0129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贝氏体钢铁工件热中断淬火工艺,将钢铁工件重新加热到高温奥氏体温度区或利用铸造、锻造、热轧成型工件的余热,在普通淬火槽中用廉价淬火剂淬火、待工件淬冷至贝氏体转变温度中断淬火,把工件取出堆放在空气中缓冷后置入保温炉回火或直接置入保温炉回火,工件具有优良的强度、硬度、韧性和耐磨性。  本发明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大量节约能源,减少设备投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优点。适用于需求量大的蘑球等产品的热处理。(*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贝氏体钢铁工件淬火工艺,具体地说是贝氏体钢铁工件热中断淬火工艺。贝氏体钢铁工件所采用的传统的热处理工艺为等温淬火,该工艺不仅生产成本高,且实施难度较大,不能高效率大批量生产。近几年出现的空淬法(参见《金属热处理》1985年第9期P3~8),不仅要求Mo、Ni、Cu等贵重合金元素有较高的含量,而且空淬冷速缓慢,淬透性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在普通淬火槽中,使用廉价淬火剂,简便易行,淬透性好的热中断淬火工艺,能节约贵重合金元素,保证工件质量且能获得高产量的贝氏体钢铁工件。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将钢铁工件重新加热到750~950℃(在高温奥氏体温度区),淬入模数为2.3~2.8,波美度为18~23的水玻璃水溶液,待工件淬冷至贝氏体转变温度中断淬火,把工件取出堆放在空气中至少缓冷30分钟后置入保温炉内回火或直接置入保温炉内回火,回火温度为250~450℃,回火保温时间为2~6小时;将铸造成型的钢铁工件冷却到750~950℃(在高温奥氏体温度区)或锻造、热轧成型的钢铁工件淬入模数为2.3~2.8,波美度为18~23的水波璃水溶液,待工件淬冷至贝氏体转变温度中断淬火,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贝氏体钢铁工件热中断淬火工艺,将工件重新加热到高温奥氏体温度区进行淬火,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将工件重新加热到750~950℃,淬入模数为2.3~2.8,波美度为18~23的水玻璃水溶液,待工件淬冷至贝氏体转变温度中断淬火,把工件取出堆放在空气中至少缓冷30分钟后置入保温炉内回火或直接置入保温炉内回火,回火温度为250~450℃,回火保温时间为2~6小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暑生杨恩成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机械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