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部件的等温淬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98246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4 04:17
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的等温淬火结构钢部件及用于制造该部件的方法。结构部件可以是扭梁轴、弹簧连杆、控制臂、立柱、拖车挂接装置、保险杠、车身或用于卡车车架的悬架附接支架、或其他底盘部件、白车身部件或安全相关部件。结构部件至少部分地由具有贝氏体微观组织的中碳钢形成。中碳钢可以包括0.2wt.%至1.0wt.%的碳、0.1wt.%至3.0wt.%的锰、不大于2.0wt.%的硅、0.0wt.%至0.010wt.%的硼、不大于0.1wt.%的硫、以及不大于0.2wt.%的磷。中碳钢具有900MPa至1500MPa的屈服强度。与由其他钢材料形成的结构部件相比,所述结构部件还是更轻的并且可以用潜在降低的成本而制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PCT专利申请要求于2014年5月23日提交的、标题为“AustemperingOfStructuralComponents(结构部件的等温淬火)”的、序列号为62/002,287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权益和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参引并入本文。
技术介绍
1.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用于汽车和卡车的结构钢部件,以及用于制造该结构钢部件的方法。2.相关技术用于汽车和卡车——包括轻型、中型和重型卡车——的结构部件通常由热冲压钢、超高强度钢(UHSS)、先进高强度钢(AHSS)、高强度钢(HSS)或铸铁形成。尽管热冲压部件具有高的强度,但是由于低韧性和/或高的制造成本,热冲压部件的使用是受限的。UHSS和AHSS材料是高成本的并且通常难以成形为许多汽车或卡车应用所需的复杂形状。相比之下,HSS材料是成本有效且较易于成形的,并且能够具有良好的韧性,但具有有限的强度。然而,附加地将多个部件成形并接合为成品组件会产生可能有损组件的性能的残余应力。由铸铁形成的部件与型钢(formedsteel)相比也趋于是昂贵和笨重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造用于汽车或卡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结构部件的等温淬火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造用于汽车或卡车的结构部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至少部分地由中碳钢材料形成的成形部件;以及对所述成形部件进行等温淬火,其中,等温淬火步骤包括将所述中碳钢材料的微观组织转变成主要由贝氏体构成的微观组织。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5.23 US 62/002,2871.一种制造用于汽车或卡车的结构部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至少部分地由中碳钢材料形成的成形部件;以及对所述成形部件进行等温淬火,其中,等温淬火步骤包括将所述中碳钢材料的微观组织转变成主要由贝氏体构成的微观组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中碳钢材料包括:基于所述中碳钢材料的总重量的0.2wt.%至1.0wt.%的碳(C)、0.1wt.%至3.0wt.%的锰(Mn)、不大于2.0wt.%的硅(Si)、不大于0.010wt.%的硼,不大于0.1wt.%的硫(S)以及不大于0.2wt.%的磷(P)。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中碳钢材料包括:基于所述中碳钢材料的总重量的0.25wt.%至0.45wt.%的碳(C)、0.4wt.%至2.0wt.%的锰(Mn)、不大于1.0wt.%的硅(Si)、不大于0.01wt.%的硼(B)、不大于0.05wt.%的硫(S)以及不大于0.1wt.%的磷(P)。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等温淬火步骤包括:加热所述成形部件直至所述中碳钢材料的微观组织包括奥氏体,以及将加热的所述成形部件淬火直至所述中碳钢材料的微观组织转变为主要由贝氏体构成的微观组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加热步骤包括将所述中碳钢材料加热至高于750℃的温度,并且淬火步骤包括将所述中碳钢材料冷却至300℃至600℃的温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成形部件部分地由不同于所述中碳钢材料的至少一种第二钢材料形成。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所述成形部件的步骤包括:将所述中碳钢材料和所述至少一种第二钢材料混合以提供单个工件,以及使所述单个工件成形。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所述成形部件的步骤包括:提供由所述中碳钢材料形成的第一工件,提供由所述至少一种第二钢材料形成的第二工件,以及将这些工件接合在一起。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等温淬火步骤包括:将所述中碳钢材料和所述至少一种第二钢材料一起加热直至两种钢材料的微观组织包括奥氏体,以及将所述中碳钢材料和所述至少一种第二钢材料一起淬火直至所述中碳钢材料具有主要由贝氏体构成的微观组织并且所述至少一种第二钢材料具有不同于主要由贝氏体构成的该微观组织的微观组织。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所述成形部件的步骤包括:提供至少部分地由所述中碳钢材料形成的工件,以及将所述工件成形为下述各项的形状:扭梁轴、弹簧连杆、控制臂、立柱、拖车挂接装置、保险杠、车身或悬架附接支架、或者其他底盘部件、白车身部件或安全相关部件。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所述成形部件的步骤包括:提供至少部分地由所述中碳钢材料形成的工件,以及将所述工件成形为下述各项的形状:扭梁轴、弹簧连杆、控制臂、立柱、拖车挂接装置、保险杠、车身或悬架附接支架、或者其他底盘部件、白车身部件或安全相关部件;所述中碳钢材料包括:基于所述中碳钢材料的总重量的0.25wt.%至0.45wt.%的碳(C)、0.4wt.%至2.0wt.%的锰(Mn)、不大于1.0wt.%的硅(Si)、不大于0.01wt.%的硼(B)、不大于0.05wt.%的硫(S)以及不大于0.1wt.%的磷(P);等温淬火步骤包括在炉中将所述成形部件加热至高于750℃的温度直至所述中碳钢材料的微观组织基本上由奥氏体构成;等温淬火步骤还包括在亚硝酸盐浴和/或硝酸盐浴中将加热的所述成形部件淬火至300℃至600℃的温度,并将淬火的所述成形部件保持在300℃至600℃的温度直至所述中碳钢材料的微观组织从基本上由奥氏体构成的所述微观组织转变成主要由贝氏体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斯瓦米·科塔吉里弗兰克·加比亚内利埃林·阿什莫尔凯文·兰沃西
申请(专利权)人:麦格纳国际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加拿大;CA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