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顶吹转炉分段组合式出钢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5978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氧气顶吹转炉分段组合式出钢口,其特点是将一组前端面做有凸环台、后端面做有凹腔的内设有钢水通道的内套砖套装于一组外套砖的通孔内,一组分段组合的内套砖接口处是凸环台插入凹腔的公、母榫组合结构,能防止刺漏穿孔,分段制作的套砖致密度大、工作寿命长,制作、组装和更换方便省时,有利于提高转炉炉龄和劳动生产率,有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转炉的出钢口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氧气顶吹转炉分段组合式出钢口。据《氧气顶吹转炉炼钢工艺与设备》(冶金工业出版社,一九八三年三月第一版)文献记载自七十年代以来,氧气顶吹炼钢技术日趋完善,氧气顶吹炼钢已成为当今世界主要的炼钢方法,转炉是钢厂的主要设备,而安装于炉身与炉帽交界处的出钢口则是转炉的关键部位,因为出钢口是转炉内冶炼合格的钢水倒入钢包的必经通道,由于出钢口频繁地经受高温钢水和高氧化铁炉渣的侵蚀和剧烈冲刷以及骤冷骤热的作用,极易使出钢口受到损毁,目前,全国各转炉的出钢口普遍采用的是内设有钢水通道的整体式出钢口大砖结构,这种整体式出钢口大砖是用二步煅烧镁质白云石料或其它符合标准的耐火材料整体压制成型,由于整体式出钢口图形复杂,体积很大,制作砌炉较为困难,整体压制成型的出钢口大砖致密度小,在使用中易发生出钢口损毁,甚至穿漏,当钢水通道损毁后不能更换,只能进行烧补修复,但是经修复后的钢水通道的形状一般都不规则,出钢时钢水易发散,钢渣混流多,将严重影响钢水质量和合金的收得率,并且烧补修复技术要求高,修复时间长、维修费用高,不利于提高转炉炉龄。近来,出现了采用内、外套砖组合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氧气顶吹转炉分段组合式出钢口,它主要由护板(4)、出钢口大砖(8)、一组分段组合的圆筒形外套砖(7)、一组分段组合的内设有钢水通道(1)的圆柱形内套砖(6)和填充料(5)构成,其特征在于内套砖(6)的前端面做有凸环台(10)、后端面做有与凸环台(10)相适应的凹腔(11),套装于一组外套砖(7)通孔(13)内的一组内套砖(6)前后相接,其分段组合接口处是凸环台(10)插入凹腔(11)的公、母榫组合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登祥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渡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