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炼钢领域,涉及转炉的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工业发展,对钢铁材料提出了高质量和低成本两方面的要求,传统的优质钢生产采用电炉-炉外精炼流程生产。但是,由于电炉流程采用废钢为原料,随着优质返回废钢比例的减少,钢中有害残余元素的含量越来越高,限制了一些对残余元素要求较严的钢种的生产,同时与高炉-转炉流程相比,电炉流程的生产成本高于转炉流程。由于电炉流程的上述两个不足,使冶金工作者对采用铁水为原料的高炉-转炉流程生产优质钢的技术予以了极大关注。采用转炉流程生产优质钢的典型流程是高炉-铁水预处理-转炉-真空吸渣-钢包精炼-真空处理-连铸,为防止转炉氧化渣进入钢包而增加炉外精炼的负担和影响钢的质量,国外先进流程采用真空吸渣技术将进入钢包的氧化渣除去,尽管该技术除渣效率高,但其设备投资也高,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目前,绝大多数钢厂为防止转炉出钢过程氧化渣进入钢包,普遍采用挡渣帽、挡渣球和挡渣塞等措施减少氧化渣进入钢包。同时,为提高挡渣效率,设计了一些各具特色的挡渣体,如公告号为CN2510501Y的中国专利设计了一种大于16面的正多面体挡渣体,以克服传统挡渣体在炉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建淮,王忠英,何达平,于桂玲,王重海,
申请(专利权)人:王忠英,韩建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