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排气消声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680372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用排气消声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车用排气消声系统包括:消声器本体,所述消声器本体内限定有腔室,所述消声器本体设有与所述腔室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排气尾管,所述排气尾管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旁支管,所述旁支管设在所述排气尾管上且所述旁支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排气尾管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用排气消声系统,通过在排气尾管上安装旁支管,有效提高排气尾管的消声能力,降低排气尾管口处的噪声,降低整车噪声,提高车辆的NVH性能,该排气消声系统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和装配,开发周期短,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排气消声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车用排气消声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排气系统是汽车的重要部位,汽车排气系统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发动机燃烧产生的废气进行清理,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二是降低废气的噪声。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汽车噪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噪声不仅要符合法律法规对噪声的要求,又要提高汽车行驶舒适性。汽车行驶时的车外噪声一般包括发动机噪声、排气系统噪声、进气系统噪声、轮胎噪声及风激励噪声等,发动机噪声占有车外噪声的比例最大,其次是排气系统的噪声,因此,降低排气系统的噪声对降低车外噪声有重要作用,如何更好地降低排气系统的噪声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车用排气消声系统。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车用排气消声系统的车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用排气消声系统,包括:消声器本体,所述消声器本体内限定有腔室,所述消声器本体设有与所述腔室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排气尾管,所述排气尾管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旁支管,所述旁支管设在所述排气尾管上且所述旁支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排气尾管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消声器本体大致形成为柱状,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分别设在所述消声器本体的两端。进一步地,所述旁支管的两端分别沿所述排气尾管的长度方向间隔开与所述排气尾管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旁支管设在邻近所述排气尾管的尾部的一端上。进一步地,所述旁支管形成为弧形管。进一步地,所述旁支管形成为劣弧形管。进一步地,所述旁支管的截面形成为圆形。进一步地,所述旁支管与所述排气尾管焊接相连。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车用排气消声系统。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根据本技术的车用排气消声系统,通过在排气尾管上安装旁支管,有效提高排气尾管的消声能力,降低排气尾管口处的噪声,降低整车噪声,提高车辆的NVH性能,该排气消声系统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和装配,开发周期短,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车用排气消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车用排气消声系统的排气尾管和旁支管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车用排气消声系统的排气尾管和旁支管连接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车用排气消声系统100;消声器本体10;进气口11;出气口12;进气管20;排气尾管30;旁支管4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用排气消声系统100。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用排气消声系统100包括消声器本体10、进气管20、排气尾管30和旁支管40。具体而言,消声器本体10内限定有腔室,消声器本体10设有与腔室连通的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进气管20与进气口11连通,排气尾管30与出气口12连通,旁支管40设在排气尾管30上且旁支管40的两端分别与排气尾管30连通。也就是说,车用排气消声系统100主要由消声器本体10、连接在消声器本体10上的进气管20、连接在消声器本体10上的排气尾管30和设置在排气尾管30上的旁支管40构成。其中,在消声器本体10内限定有腔室,在消声器本体10上分别设有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进气管20的一端连接在消声器本体10的进气口11上且与进气口11连通,排气尾管30的一端连接在消声器本体10的出气口12上且与出气口12连通,使得整个排气消声系统能够顺畅地排出车辆的尾气,同时达到降低噪声的效果。在排气尾管30上设置有旁支管40,旁支管40在排气尾管30上的位置可以选取在尾端,旁支管40的两端分别与排气尾管30连通,由于尾气在排气尾管30中传播,传递到排气尾管30与旁支管40的交汇口时分成两路,一路在排气尾管30中传播,另一路在旁支管40中传播,两路尾气在排气尾管30与旁支管40的另一个交汇口处汇合,由于声阻抗的变化,气流之间产生对撞,一部分声波会被返回,从而降低排气尾管30处的噪声,因此,在排气尾管30上设置有旁支管40,可以有效排气系统的噪声,提高整车的NVH性能。由此,根据本技术的车用排气消声系统100,通过在排气尾管30上安装旁支管40,有效提高排气尾管30的消声能力,降低排气尾管30出口的噪声,降低整车噪声,提高车辆的NVH性能,该排气消声系统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和装配,开发周期短,成本低。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消声器本体10整体为柱状,在消声器本体10的两端可分别设有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便于车辆尾气顺畅排出,利于降低尾气的噪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旁支管40的两端分别沿排气尾管30的长度方向间隔开一定距离与排气尾管30连通,使得排气尾管30中的尾气分开成两路,一路在排气尾管30中继续传播,另一路在旁支管40中传播,两路尾气在排气尾管30与旁支管40的另一个交汇口处汇合,由于声阻抗的变化,气流之间产生对撞,一部分声波会被返回,从而达到降低排气尾管30处噪声的效果。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旁支管40可以设在邻近排气尾管30尾部的一端上,旁支管40也可以根据需要合理设置在排气尾管30的其他位置,旁支管40设在邻近排气尾管30尾部的一端能够更好地降低噪声。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旁支管40可以形成为弧形管,旁支管40的长度和管径可以合理选择,旁支管40的长度与旁支管40的两端在排气尾管30上的直线距离之差能够决定旁支管40消除噪声的频率,因此,改变旁支管40的长度与旁支管40的两端在排气尾管30上的直线距离之差能够使带有旁支管40的排气尾管30降低特定频率的噪声,在安装排气尾管30时,旁支管40的中心线与地面平行布置,以免影响旁支管40的离地间隙。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些具体实施例,旁支管40可以为劣弧形管,旁支管40的截面可以为圆形,便于尾气顺畅快速排出,降低噪声的效果好。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旁支管40与排气尾管30可以焊接相连,焊接方式简单易行,使得旁支管40与排气尾管30连接更加牢固,避免噪声声波带来的振动对旁支管40与排气尾管30的连接造成破坏。根据本技术的车用排气消声系统100,通过在排气尾管30上安装旁支管40,能够有效提高排气尾管30的消声能力,降低排气尾管30出口的噪声,降低整车噪声,提高车辆的NVH性能,该排气消声系统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和装配,开发周期短,成本低。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车用排气消声系统100,由于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车用排气消声系统100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即能够有效提高排气尾管30的消声能力,降低排气尾管30出口的噪声,降低整车噪声,提高车辆的NVH性能。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车用排气消声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排气消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消声器本体,所述消声器本体内限定有腔室,所述消声器本体设有与所述腔室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排气尾管,所述排气尾管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旁支管,所述旁支管设在所述排气尾管上且所述旁支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排气尾管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排气消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消声器本体,所述消声器本体内限定有腔室,所述消声器本体设有与所述腔室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排气尾管,所述排气尾管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旁支管,所述旁支管设在所述排气尾管上且所述旁支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排气尾管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排气消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器本体形成为柱状,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分别设在所述消声器本体的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排气消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旁支管的两端分别沿所述排气尾管的长度方向间隔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坤谭昱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