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管矫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72824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1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管矫直机,属于无缝钢管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水平矫直辊组和竖直矫直辊组;所述水平矫直辊组包括由第一动力装置驱动的多个上辊和下辊,所述上辊和下辊沿所述方管的行进方向交错设置;所述竖直矫直辊组包括由第二动力装置驱动的多个左辊和右辊,所述左辊和右辊沿所述方管的行进方向交错设置;每个所述上辊、下辊、左辊和右辊均通过辊座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辊座与机架之间安装有径向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矫直效果较好,有效保证了方管质量。

Square tube straighte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方管矫直机
本技术属于无缝钢管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方管矫直机。
技术介绍
方管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在矫直机上进行矫直处理,而传统的方管矫直机的上辊与下辊为上下对称设置,左辊和右辊为左右对称设置,矫直机在对高温的方管进行矫直时,上辊和下辊对方管的同一部分上下加压,左辊和右辊同时对方管的同一部分左右加压,很容易将方管压至变形,导致其矫直效果较差,从而影响了方管质量。并且传统的方管矫直机上、下辊和左、右辊相互交替设置,每一组上、下辊以及每一组左、右辊均分别需要设置一个动力装置,使得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管矫直机,结构简单、成本低,矫直效果较好,有效保证方管质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方管矫直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水平矫直辊组和竖直矫直辊组;所述水平矫直辊组包括由第一动力装置驱动的多个上辊和下辊,所述上辊和下辊沿所述方管的行进方向交错设置;所述竖直矫直辊组包括由第二动力装置驱动的多个左辊和右辊,所述左辊和右辊沿所述方管的行进方向交错设置;每个所述上辊、下辊、左辊和右辊均通过辊座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辊座与机架之间安装有径向调节装置。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径向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转动安装于所述辊座上,另一端滑动穿出所述机架;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且与所述调节螺杆的穿出端螺纹连接;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调节螺杆的穿出端螺纹连接且设置在所述固定套远离所述机架的一侧。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进料口为喇叭口。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包括第一电动机驱动的第一变速箱,所述第一变速箱的输出端有多个,每个所述第一变速箱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联轴器传动连接所述上辊或下辊。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包括第二电动机驱动的第二变速箱,所述第二变速箱的输出端有多个,每个所述第二变速箱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联轴器传动连接所述左辊或右辊。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水平矫直辊组包括由第一动力装置驱动的多个上辊和下辊,竖直矫直辊组包括由第二动力装置驱动的多个左辊和右辊,通过水平矫直辊组对方管的上下方向进行矫直,通过竖直矫直辊组对方管的左右方向进行矫直,这样可以使用两套动力装置即可完成方管的矫直,结构简单,成本低。2)由于上辊和下辊沿所述方管的行进方向交错设置,并且左辊和右辊沿所述方管的行进方向交错设置,保证了方管在矫直时不会受到较大的压力而导致变形,使得其矫直效果好,并且保证了方管质量。3)由于所述径向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螺杆和固定套,通过拧动调节螺杆使其沿固定套移动,从而带动辊座沿径向运动,达到调节上辊、下辊、左辊或右辊径向位置的目的,调节完成后,利用锁紧螺母进行限位,从而满足多种不同型号的方管的矫直要求,扩大了使用范围。4)由于所述进料口为喇叭口,喇叭口具有导向作用,便于待矫直的管子进入。本技术提供的方管矫直机,结构简单、成本低,矫直效果较好,有效保证了方管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水平矫直辊组和竖直矫直辊组的相对位置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向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进料口,3-出料口,4-水平矫直辊组,41-上辊,42-下辊,5-竖直矫直辊组,51-左辊,52-右辊,6-第一动力装置,61-第一电动机,62-第一变速箱,621-输出端,7-第二动力装置,71-第二电动机,72-第二变速箱,721-输出端,8-辊座,9-径向调节装置,91-调节螺杆,92-固定套,93-锁紧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至图3共同所示,一种方管矫直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进料口2和出料口3,优选的,进料口2为喇叭口,喇叭口具有导向作用,便于待矫直的管子进入;进料口2和出料口3之间的机架1上设置有水平矫直辊组4和竖直矫直辊组5。在本实施例中,水平矫直辊组4靠近进料口2设置,竖直矫直辊组5靠近出料口3设置,当然,作为一种替代方式,也可以将竖直矫直辊组5靠近进料口2设置,水平矫直辊组4靠近出料口3设置。水平矫直辊组4包括由第一动力装置6驱动的多个上辊41和下辊42,上辊41和下辊42沿方管的行进方向交错设置。优选的,第一动力装置6包括第一电动机61驱动的第一变速箱62,第一变速箱62的输出端621有多个,每个第一变速箱62的输出端621通过第一联轴器(图中未示出)传动连接上辊41或下辊42。竖直矫直辊组5包括由第二动力装置7驱动的多个左辊51和右辊52,左辊51和右辊52沿方管的行进方向交错设置。优选的,第二动力装置7包括第二电动机71驱动的第二变速箱72,第二变速箱72的输出端721有多个,每个第二变速箱72的输出端721通过第二联轴器(图中未示出)传动连接左辊51或右辊52。每个上辊41、下辊42、左辊51和右辊52均通过辊座8安装于机架1上,辊座8与机架1之间安装有径向调节装置9,径向调节装置9包括调节螺杆91、固定套92和锁紧螺母93,调节螺杆91的一端转动安装于辊座8上,另一端滑动穿出机架1;固定套92固定安装于机架1上且与调节螺杆91的穿出端螺纹连接;锁紧螺母93与调节螺杆91的穿出端螺纹连接且设置在固定套92远离机架1的一侧。通过拧动调节螺杆91使其沿固定套92移动,从而带动辊座8沿径向运动,达到调节上辊41、下辊42、左辊51或右辊52径向位置的目的,调节完成后,利用锁紧螺母93进行限位,从而满足多种不同型号的方管的矫直要求,扩大了使用范围。其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时,待矫直的管子从进料口2进入后,首先通过多个上辊41和下辊42对方管的上下方向进行矫直,然后再通过多个左辊51和右辊52对方管的左右方向进行矫直,最后经出料口3排出。由于上辊41和下辊42沿方管的行进方向交错设置,并且左辊51和右辊52沿方管的行进方向交错设置,保证了方管在矫直时不会受到较大的压力而导致变形,使得其矫直效果好,并且保证了方管质量。由于多个上辊41和下辊42均由第一电动机61带动,多个左辊51和右辊52均由第二电动机71带动,这样使用两个电动机即可完成方管的矫直,结构简单,成本低。本技术提供的方管矫直机,结构简单、成本低,矫直效果较好,有效保证了方管质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方管矫直机

【技术保护点】
方管矫直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水平矫直辊组和竖直矫直辊组;所述水平矫直辊组包括由第一动力装置驱动的多个上辊和下辊,所述上辊和下辊沿所述方管的行进方向交错设置;所述竖直矫直辊组包括由第二动力装置驱动的多个左辊和右辊,所述左辊和右辊沿所述方管的行进方向交错设置;每个所述上辊、下辊、左辊和右辊均通过辊座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辊座与机架之间安装有径向调节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方管矫直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水平矫直辊组和竖直矫直辊组;所述水平矫直辊组包括由第一动力装置驱动的多个上辊和下辊,所述上辊和下辊沿所述方管的行进方向交错设置;所述竖直矫直辊组包括由第二动力装置驱动的多个左辊和右辊,所述左辊和右辊沿所述方管的行进方向交错设置;每个所述上辊、下辊、左辊和右辊均通过辊座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辊座与机架之间安装有径向调节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管矫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转动安装于所述辊座上,另一端滑动穿出所述机架;固定套,所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维勤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潍尔达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