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矫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35089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7 1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管矫直机,它包括机体和矫辊组,所述矫辊组安装在机体内,所述矫辊组由上矫辊和下矫辊组成,所述上矫辊和下矫辊相互配合,所述矫辊组的数量为十一个,所述十一个矫辊组依次排列,所述矫辊组中上矫辊和下矫辊的角度成25-32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矫直效果好,矫直效率高,加工后的钢管质量高,提高了钢管的加工精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管矫直机,是一种钢管加工机械。
技术介绍
现有的钢管矫直机由于矫辊组数量少,使得钢管矫直效果差,将低了钢管的加工精度,影响了钢管使用效果,降低了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矫直效果好的钢管矫直机。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钢管矫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和矫辊组,所述矫辊组安装在机体内,所述矫辊组由上矫辊和下矫辊组成,所述上矫辊和下矫辊相互配合,所述矫辊组的数量为十一个,所述十一个矫辊组依次排列,所述矫辊组中上矫辊和下矫辊的角度成25-32度。本技术所述矫辊组都为不锈钢制成。本技术所述上矫辊和下矫辊都由电机带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矫直效果好,矫直效率高,加工后的钢管质量高,提高了钢管的加工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钢管矫直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第一矫辊组1,第二矫辊组2,第三矫辊组3,机体4,上矫辊5,下矫辊6。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钢管矫直机包括机体4和矫辊组。矫辊组安装在机体4内,矫辊组的数量为i^一个,i^一个矫辊组依次排列,分别为第一矫辊组1、第二矫辊组2、第三矫辊组3、第四矫辊组、第五矫辊组、第六矫辊组、第七矫辊组、第八矫辊组、第九矫辊组、第十矫辊组和第i^一矫辊组。i^一个矫辊组都安装在机体4内。每个矫辊组都由一个上矫辊5和一个下矫辊6组成,上矫辊5和下矫辊6相互配合本实施例中,上矫辊5和下矫辊6的角度成25度;本技术中,上矫辊5和下矫辊6的角度可以为26、27、28、29、30、31、32、33、34或35度。本技术中,上矫辊5和下矫辊6的角度是指上矫辊5的轴线与下矫辊6的轴线所成的角度。本实施例中,矫辊组都为不锈钢制成。本实施例中,上矫辊5和下矫辊6都由电机带动。本技术中,钢管矫直机使用的时候,钢管从第一矫辊组I的上矫辊5和下矫辊6之间穿过,然后依次穿过第二矫辊组2、第三矫辊组3、第四矫辊组、第五矫辊组、第六矫辊组、第七矫辊组、第八矫辊组、第九矫辊组、第十矫辊组和第i^一矫辊组的上矫辊5和下矫辊6之间的空间。在i^一个矫辊组的上矫辊5和下矫辊6的相互作用下,将钢管矫直。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 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管矫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和矫辊组,所述矫辊组安装在机体内,所述矫辊组由上矫辊和下矫辊组成,所述上矫辊和下矫辊相互配合,所述矫辊组的数量为十一个,所述十一个矫辊组依次排列,所述矫辊组中上矫辊和下矫辊的角度成25?32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矫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和矫辊组,所述矫辊组安装在机体内,所述矫辊组由上矫辊和下矫辊组成,所述上矫辊和下矫辊相互配合,所述矫辊组的数量为i^一个,所述十一个矫辊组依次排列,所述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忠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新纪元钢管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