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矫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1544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4 1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材矫直机,所有的主动辊通过蜗轮蜗杆机构与同一台辊角调节电动机连接,所有的从动辊通过蜗轮蜗杆机构与同一台辊角调节电动机连接。蜗杆设置在辊角调节电动机输出轴上;在蜗轮转轴上设有角度传感器,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设有位移传感器,角度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的输出接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的输出接辊角调节电动机和所有液压缸的控制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主动辊或从动辊调节的同步进行,避免了现有技术需要对每套辊角分别调节的不足,效率高,辊角的一致性有保证。同时通过角度传感器和控制单元的反馈作用,可以实现辊角的自动调节,避免了人为调节可能出现的不准确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材矫直技术的改进,具体指ー种方便对辊缝和辊角进行调节的新型管材矫直机,属于管材矫直

技术介绍
管材矫直机是用于对管材进行矫直的设备,是钢管生产线中的重要设备,决定着钢管的最终质量。管材矫直机是通过矫直辊对管材进行挤压使其改变直线度而达到矫直目的的。管材矫直机一般有两排矫直辊(中间内凹,双曲线辊),每排数量不等,两排矫直辊以夹持的方式贴在管材上,辊子的位置与被矫直制品运动方向成某种角度,其中ー排为主动辊,由电动机带动作同方向旋转,另ー排为从动辊,从动辊靠着旋转着的管材摩擦力而带动旋转。为了达到辊子对制品所要求的压缩,这些矫直辊可以同时或分别向前或向后调整位置,一般辊子的数目越多,矫直后制品精度越高。制品被辊子咬入之后,在主动辊的驱动下同时作直线运动和旋转运动,因而使制品承受各方面的压缩、弯曲、压扁等变形,最后达到矫直的目的。管材矫直机要实现理想的矫直,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的距离(辊距)和夹角(辊角)调节是关键。现有矫直机的结构多祥,大部分在辊距调节过程中无法实现实时准确的位置检测,且辊角的调节无法满足其一致性,因此部分矫直机的矫直精度与矫直产品合格率不高,生产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材矫直机,包括两排矫直辊,其中一排为主动辊(1),另一排为从动辊(2),从动辊与主动辊一一对应,其中从动辊(2)分别与各自的液压缸(3)连接,由液压缸驱动从动辊移动以调节该从动辊与对应的主动辊之间的辊距,其特征在于:所有的主动辊(1)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蜗轮蜗杆机构(4)与同一台主动辊辊角调节电动机输出端连接,所有的从动辊(2)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蜗轮蜗杆机构(4)与同一台从动辊辊角调节电动机输出端连接,其中主动辊和从动辊安装在对应的蜗轮转轴上,蜗轮和蜗轮转轴通过花键连接,液压缸的活塞杆与蜗轮转轴连接;蜗杆设置在对应的从动辊辊角调节电动机和主动辊辊角调节电动机输出轴上;在蜗轮转轴上设有用于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材矫直机,包括两排矫直棍,其中一排为主动棍(I),另一排为从动棍(2),从动辊与主动辊一一对应,其中从动辊(2)分别与各自的液压缸(3)连接,由液压缸驱动从动辊移动以调节该从动辊与对应的主动辊之间的辊距,其特征在于所有的主动辊(I)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蜗轮蜗杆机构(4)与同一台主动辊辊角调节电动机输出端连接,所有的从动辊(2)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蜗轮蜗杆机构(4)与同一台从动辊辊角调节电动机输出端连接,其中主动辊和从动辊安装在对应的蜗轮转轴上,蜗轮和蜗轮转轴通过花键连接,液压缸的活塞杆与蜗轮转轴连接;蜗杆设置在对应的从动辊辊角调节电动机和主动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强杨军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