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乳酸菌所具有的抗过敏活性对高温处理稳定化的方法、稳定化组合物和饮食品技术

技术编号:1766996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可在高温处理时维持乳酸菌抗过敏活性的使乳酸菌所具有的抗过敏活性对高温处理稳定化的方法、相对于高温处理乳酸菌抗过敏活性稳定的组合物,和具有稳定的乳酸菌抗过敏活性的饮料等饮食品及其制造方法。通过使乳酸菌和多酚类物质共存,即使是在进行高温处理时,也可维持乳酸菌的抗过敏活性。作为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的多酚类物质,可以使用像绿茶提取多酚类物质之类的植物提取多酚类物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可使用具有抗过敏活性的多种乳酸菌,尤其是,可优选使用具有高抗过敏活性的乳酸菌作为乳酸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可适用于制造过程、流通过程或饮食时进行高温加热处理的饮食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关于使乳酸菌所具有的抗过敏活性对高温处理稳定化的方法,乳酸菌抗过敏活性相对高温处理稳定的化组合物,和具有稳定的乳酸菌抗过敏活性的饮料等饮食品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发达国家,过敏是发病频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过敏发病机理通常分为I型到IV型四种,I型、II型和IV型与发生食物过敏有关。另一方面,花粉症、特异反应性皮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等与环境相关的过敏具有I型发病机理。I型过敏的特征在于,过敏原特异性IgE的诱导和组胺、白三烯等化学介质的释放有关。IL-4、IL-5、IL-13等Th2细胞因子,对于B细胞发生抗体类型转换,产生IgE抗体是必不可少的。实际上已知,过敏患者的淋巴细胞中Th2细胞是增加的。即,外界侵入的过敏原,借助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以其一部分结合于MHC II类分子的状态,呈递给T细胞,Th2细胞被激活,分化。Th2细胞释放的Th2细胞因子诱导B细胞类别转换,产生IgE抗体,IgE抗体结合于组织内的肥大细胞、血中的嗜碱性细胞表面的Fc·R。抗原在下次入侵时,被肥大细胞、嗜碱性细胞表面结合的IgE抗体识别,在IgE抗体间形成桥联。以该刺激为导火索,肥大细胞、嗜碱性细胞爆发性游离释放出化学介质,从而表现出各种过敏症状。在预防和治疗IgE、化学介质介导的过敏中,例如有,通过和组胺竞争性结合组胺受体,从而阻断末梢神经发出的信号的传达的抗组胺剂、通过降低产生化学介质的细胞的活性来试着减轻症状的抗过敏剂,通过降低免疫应答性来减轻炎症的甾体试剂、通过定期注射抗原本身诱导耐受性的脱敏疗法等,但这些都有副作用的问题,并且效果也不确定。近年来,通过调节Th2细胞因子的产生来抑制IgE的方法备受瞩目。已报道,结核菌、溶血性链球菌、乳酸菌等一些种类的细菌,通过增强Th1免疫,从而抑制Th2免疫,达到降低IgE的效果(临床免疫,1999年,第32卷,454页;インタ一ナシヨナルア一カイブスオブアレルギ一アンドイムナロヅ一,1998年,第115卷,278页;特开平9-2959号公报)。其中,从安全性考虑,鉴于乳酸菌易于用于食品等,因此是很好的原料。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乳酸菌都有很好的增强Th1免疫的效果,这就需要挑选有用菌株。已显示,通过将公知的抗过敏乳酸菌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LGG菌株用于妊娠妇女,可抑制小孩遗传过敏性皮炎发病(ランセツト,2001年,第357卷,1076页)。将乳酸菌作为抗过敏剂使用,已在多个专利公报公开。例如,特开平9-2959号公报公开了,在培养小鼠淋巴细胞时,添加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以及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等乳酸菌,将IgE产生量小于等于30ng/mL者用作抗过敏剂;特开平10-309178号公报公开了,将婴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infantis)、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reve)、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longum)和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等双歧杆菌作为特别是治疗食物过敏使用的抗过敏剂;以及特开2000-95697号公报公开了,将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reuteri)等乳酸菌作为过敏性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和遗传过敏性皮炎等I型过敏的抑制剂使用。另一方面,已知乳酸菌等增强Th1免疫,是指通过产生IL12、IFN-γ等,激活巨噬细胞、T杀伤细胞、NK细胞等细胞免疫,其与抑制病毒、细菌感染、癌的发生有关。具体而言,巨噬细胞产生的IL-12,通过促进未分化的T辅助细胞向Th1细胞分化,激活单核、巨噬细胞、NK细胞,从而获得对入侵物、癌症的抵抗性。由此,提示可以使用能够诱导IL-12大量产生的乳酸菌株作为免疫激活剂(Cancer&Immunology&Immunotherapy,2000年,第49卷,157页;特开平7-228536号公报;特开2002-80364号公报)。近年,很多因发生过敏引起的体质变化的人,都出现遗传过敏性皮炎、花粉症等症状,这已成为社会问题。其中,尤其是对重症患者,需要使用各种药物进行治疗。但事实是,大部分对象并未接受到全面治疗,而只是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应对性地采取包含民间疗法在内的对应治疗。鉴于这样的状况,近来通过食物来抑制过敏的研究非常盛行。其结果是,例如,发现紫苏油、鱼油、特定茶多酚等多种饮食品成分具有抗过敏效果,并已将它们用于治疗策略。作为具有抗过敏效果的饮食品的成分,已知特定的乳酸菌也像上述物质具有同样效果,使用该乳酸菌的酸奶、乳酸菌饮料,作为具有抗过敏效果的饮食品,已在实际中部分得到应用。从安全性角度考虑乳酸菌易于用于食品等,作为有用的原料而备受瞩目。例如,将乳酸菌用作减少与I型过敏发病相关的IgE抗体数量,使过敏的治疗和预防变容易的抗过敏剂,以各种乳酸菌作为有效成分的抗过敏剂,已经被公开(特开平9-2959号公报,特开2004-26729号公报)。尽管通过该种抗过敏用饮食品进行预防或治疗是安全的,并可在温和的条件下摄取,但是,需要每天连续摄取,并且该连续摄取需要以可能的量发挥功效。作为乳酸菌向食品的应用,可以举出酸奶、乳酪、发酵乳等,此外,也试图用于乳制品以外的饮食品,但都只限于用于无需高温加热处理的饮食品。例如,作为试图和茶成分一起使用的例子有,在冷却后的茶叶汤中,添加从绿茶分离得到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发酵后用于饮料等(特开平11-276072号公报);将以含有茶提取物等的培养基培养得到的乳酸菌培养物用作饮食品(特开2001-190272号公报);茶叶等植物资源细细粉碎后,作为培养基,添加Lactobacillus plantalium之类的乳酸菌,进行培养后,将培养物用作发酵食材(特开2002-330725号公报);将茶叶提取液中的多酚去除后,添加乳酸菌进行培养后,用作含有具有甜味花香的γ-氨基酸香味的茶饮料(特开2003-333990号公报)等。但是,由于最近市场中流通的容器装饮料等很多饮食品,在其制造过程、流通过程或食用时需要进行高温加热处理,此时会有,乳酸菌菌体的性状发生变化,抗过敏活性受到影响的问题。因而,以往一直存在,乳酸菌的抗过敏活性在高温加热处理的饮食品的应用受到制约的问题。此外以往,针对高温加热处理的饮食品,不仅存在上述问题,而且也一直没有探讨高温加热处理对乳酸菌抗过敏能力的影响,也就一直没有得到利用。另一方面,植物、饮食品中所含的多酚类物质生理活性受到瞩目,已有大量研究和报道。例如已公开,绿茶提取物中的多酚类物质具有抗菌作用、抗氧化作用、抑制胆固醇增高的作用、α-淀粉酶活性抑制作用等(特开2003-138258号公报、特开昭60-156614号公报、特开平3-133928号公报、特开2004-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使乳酸菌所具有的抗过敏活性对高温处理稳定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乳酸菌和多酚类物质共存。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田俊浩井门久美子山内浩一郎斋木朗贞苅季代子
申请(专利权)人:麒麟麦酒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