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通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9802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10:54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通风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轨道建设技术领域;站台本体的内部通过立柱支撑有列车轨道,列车轨道的两侧分别设有楼梯,楼梯的上端与出入口相连,出入口设置在站台本体的两侧墙体外部;所述的通风口设置在站台本体的顶部,它还包含支撑框架、轨道、通风扇、电动轮毂;支撑框架设置在站台本体内部空间的上方,支撑框架的上部设有轨道,轨道上活动设有通风扇,且通风扇的两侧设有电动轮毂,电动轮毂与轨道相配合活动连接。其能够有效改善站台墙体由于通风网造成的承载力度降低的问题,大大提高交通站台的安全指数,同时还能够有效保证站台内部空气流通,其实用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通风结构
本技术涉及轨道建设
,具体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通风结构。
技术介绍
轨道交通很早就作为公共交通在城市中出现。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济发达国家城市的交通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只有采用大客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和轻轨)系统,才是从根本上改善城市公共交通状况的有效途径。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称为城市轨道交通。在我国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输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具有固定线路,铺设固定轨道,配备运输车辆及服务设施等的公共交通设施。“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包含范围较大的概念,在国际上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而言,广义的城市轨道交通是指以轨道运输方式为主要技术特征,是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中具有中等以上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有别于道路交通),主要为城市内(有别于城际铁路,但可涵盖郊区及城市圈范围)公共客运服务,是一种在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中起骨干作用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系统。目前,轨道交通站点的通风结构一般均在轨道交通站点的顶壁安装一排或者多排通风网,用于对站台内空气流通,由于排风网采用金属材质制成,其与轨道站台墙体并不属于同一结构,这无疑削弱了轨道站台墙体的支撑力度,增加站台危险指数,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通风结构,其能够有效改善站台墙体由于通风网造成的承载力度降低的问题,大大提高交通站台的安全指数,同时还能够有效保证站台内部空气流通,其实用性更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站台本体、出入口、通风口、列车轨道、楼梯;站台本体的内部通过立柱支撑有列车轨道,列车轨道的两侧分别设有楼梯,楼梯的上端与出入口相连,出入口设置在站台本体的两侧墙体外部;所述的通风口设置在站台本体的顶部,它还包含支撑框架、轨道、通风扇、电动轮毂;支撑框架设置在站台本体内部空间的上方,支撑框架的上部设有轨道,轨道上活动设有通风扇,且通风扇的两侧设有电动轮毂,电动轮毂与轨道相配合活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通风扇的上部通过连接软管与通风口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框架为支撑网框架,其材质可以与站台本体相同,也可以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进一步地,所述的站台本体的内部电气配置均固定在支撑框架的下部。进一步地,所述的站台本体的顶部位于前后两端的出入口处均设有通风口。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通风结构,其能够有效改善站台墙体由于通风网造成的承载力度降低的问题,大大提高交通站台的安全指数,同时还能够有效保证站台内部空气流通,其实用性更强,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站台本体1、出入口2、通风口3、列车轨道4、楼梯5、支撑框架6、轨道7、通风扇8、电动轮毂9、连接软管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看如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站台本体1、出入口2、通风口3、列车轨道4、楼梯5;站台本体1的内部通过立柱支撑有列车轨道4,列车轨道4的两侧分别设有楼梯5,楼梯5的上端与出入口2相连,出入口2设置在站台本体1的两侧墙体外部;所述的通风口3设置在站台本体1的顶部,它还包含支撑框架6、轨道7、通风扇8、电动轮毂9;支撑框架6设置在站台本体1内部空间的上方,支撑框架6的上部设有轨道7,轨道7上活动设有通风扇8,且通风扇8的框架两侧通过轴连接有电动轮毂9(如何连接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电动轮毂9与轨道7相配合活动连接,通过启动电动轮毂9,则带动通风扇8在轨道7内来回运动。进一步地,所述的通风扇8的上部通过连接软管10与通风口3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框架6为支撑网框架,其材质可以与站台本体1相同,也可以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进一步地,所述的站台本体1的内部电气配置均固定在支撑框架6的下部。进一步地,所述的站台本体1的顶部位于前后两端的出入口2处均设有通风口3。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将电动轮毂9利用软件程序根据轨道7的长度设定好其前进与后退的速度,在日常工作时,电动轮毂9带动通风扇8座前进与后退运动,此时通风扇8将站台本体1内部空间的空气通过连接在通风扇8上的连接软管10输送至通风口3,实现站台内部的空气循环。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通风结构,其能够有效改善站台墙体由于通风网造成的承载力度降低的问题,大大提高交通站台的安全指数,同时还能够有效保证站台内部空气流通,其实用性更强,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通风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通风结构,它包含站台本体、出入口、通风口、列车轨道、楼梯;站台本体的内部通过立柱支撑有列车轨道,列车轨道的两侧分别设有楼梯,楼梯的上端与出入口相连,出入口设置在站台本体的两侧墙体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口设置在站台本体的顶部,它还包含支撑框架、轨道、通风扇、电动轮毂;支撑框架设置在站台本体内部空间的上方,支撑框架的上部设有轨道,轨道上活动设有通风扇,且通风扇的两侧设有电动轮毂,电动轮毂与轨道相配合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通风结构,它包含站台本体、出入口、通风口、列车轨道、楼梯;站台本体的内部通过立柱支撑有列车轨道,列车轨道的两侧分别设有楼梯,楼梯的上端与出入口相连,出入口设置在站台本体的两侧墙体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口设置在站台本体的顶部,它还包含支撑框架、轨道、通风扇、电动轮毂;支撑框架设置在站台本体内部空间的上方,支撑框架的上部设有轨道,轨道上活动设有通风扇,且通风扇的两侧设有电动轮毂,电动轮毂与轨道相配合活动连接。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韬朱世友许亚军魏玉省张笑可高菊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