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脱氧核糖核酸网络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58999 阅读:3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可控脱氧核糖核酸网络的制作方法。该方法选用硅烷化试剂、聚赖氨酸、金属纳米粒子或带有-CH=CH↓[2]基团的高分子聚合物作为末端固定剂,对末端固定剂在基底上进行处理,形成不等边长直角或等边长直角线框。然后将处理后的基底浸入稀释的DNA样品溶液当中或将稀释的DNA溶液滴加在基底上,使DNA吸附在基底上。最后采用分子梳、动力分子梳或水平动力分子梳的方法梳理吸附在基底上的DNA分子,梳理DNA分子时,DNA分子链被拉直,由于各种分子梳的方法梳理DNA是不可逆的,因而沿一个方向梳理后,调换90°,对再次吸附的DNA在基底进行梳理,从而形成DNA可控的网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
技术介绍
随着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脱氧核糖核酸(DNA)已成为一种非常重要和非常有前途的基因功能生物大分子。随着纳米技术的兴起,DNA成为生物科学中的最重要材料。由于其特定功能,DNA已用于制备导电材料或DNA膜以及DNA网络等方面的研究。虽然DNA网络在生物医学、工程和环境科学等领域有广泛的用途;但是,目前构建DNA网络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N.C.Seeman教授基于分子生物学方法发展起来的分子设计方法。他们采用连接酶和限制性内切酶连接与消化DNA等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DNA链进行加工、切割,构筑了许多DNA分子组成的纳米DNA网络。这种自下而上构建纳米DNA网络的方法虽然对原料的要求少,对结构的控制也较为准确,但是构建网络的过程太复杂,反应的条件要求十分严格,而且费时,不利于大规模的构建工作。第二种方法是2000年日本应用物理杂志三十九卷第四期和2001年日本分析科学杂志第十七卷第五期报道的云母基底上的大范围网络制备方法。这种制备方法虽然能够在大范围内制备出DNA网络,但原理上无法控制DNA网络网孔的大小,均一性不太好。基于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控脱氧核糖核酸网络的制作方法,选用硅烷化试剂、聚赖氨酸、金属纳米粒子或带有-CH=CH↓[2]基团的高分子聚合物作为末端固定剂,其特征在于对末端固定剂在基底上进行处理形成不等边长直角或等边长直角线框,形成的途径有三种;第一种,利用电子束刻蚀的方法;第二种,采用纳米笔技术将高分子溶液逐点滴加在基底上形成可控间距的纳米点,这些点同样组成不等边长直角或等边长直角线框;第三种,将基底表面自组装一层硫醇化合物,然后采用纳米笔技术将各种金属纳米粒子,Au、Ag、Pt、Pd滴加在基底上,形成可控间距的纳米点,这些点组成不等边长直角或等边长直角线框;将采用末端固定剂处理后的基底浸入DNA样品溶液当中,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爱国李壮周化岚郑建萍汪尔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