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数个半导体组件的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7412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数个半导体组件的光源,其中半导体组件具有数个发光二极管,其中二极管布置在半导体组件上的至少一列中的预确定的网格中,其中用于控制各个二极管的控制电路布置在半导体组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具有数个发光二极管的半导体组件,其中二极管布置在半导体组件上的至少一列中的预确定的网格中,其中用于控制各个二极管的控制电路布置在半导体组件上,其中控制电路设计为单独地控制二极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包括数个半导体组件的光源
本专利技术涉及根据专利权利要求1的包括多个发光半导体组件的光源,以及根据专利权利要求15的发光半导体组件。本专利申请要求德国专利申请DE102015107739.6的优先权,该德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由此通过引用并入。
技术介绍
DE102013104046A1公开了一种光学装置和一种显示设备。该光学装置包括载体上的多种多样的发光芯片。在该情况下,第一发光芯片各自包括第一群组的像素,并且第二发光芯片各自包括第二群组的像素。第一发光芯片中的一个和第二发光芯片中的一个分别以平面方式在载体上布置于第一单位信元中。此外,提供了光学元件,其在发射方向上设置于发光芯片的下游。该光学元件被配置为以使得能够实现以下的方式引导由第一和第二群组的像素发射的光:第一群组的第一像素的光和第二群组的第二像素的光以使得第二单位信元各自包括比第一单位信元中的每一个第一单位信元的区域小的区域的这种方式在耦出平面中再分布于第二单位信元中。在该情况下,耦出平面中的每一个像素通过激活发光芯片的对应像素而可被单独地寻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标是提供对具有单独可驱动的光点的光源的简化电子驱动,所述光源由多个发光半导体组件组成,并且提供改进的发光半导体组件。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借助于根据专利权利要求1的光源和根据专利权利要求15的发光半导体组件来实现。光源的另外的实施例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指定。所描述的光源的一个优点在于,以成本有效的方式提供了包括特别是用于逐像素驱动的改进的光性质的光源。在一个实施例中,以使得相邻二极管包括相同间距的这种方式在半导体组件上或半导体组件中成列地在预限定的网格中布置二极管,其中以使得相邻半导体组件的二极管包括与半导体组件的相邻二极管相同的间距的这种方式来布置多个半导体组件。作为结果,改进了光源的光束的均匀性。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每一个半导体组件与二极管的数目无关地包括仅四个电气接触部,其中第一接触部被提供用于接地,第二接触部被提供用于电压供应,第三接触部被提供用于信号输入,并且第四接触部被提供用于信号输出。这提供了半导体组件的简单结构,其给予控制电路和发光二极管的电气供应。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控制电路被配置为以菊花链协议的形式获取和处理信息。以该方式,可以通过对应的控制电路以简单的方式为多种多样的半导体组件供应用于单独驱动发光二极管的控制信号。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控制电路布置在两列二极管之间。作为结果,使得同时具有二极管的均一分布的紧凑构造成为可能。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这两列二极管布置在所述控制电路与另外的控制电路之间。以该方式实现了半导体组件上的二极管和两个控制电路的紧凑布置。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半导体组件包括两列二极管,其中这两列布置在控制电路的相对的侧上,并且其中这两列包括至少两个,特别是三个或更多的二极管。通过这种手段也提供了包括多种多样的二极管的紧凑布置。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提供了至少两列半导体组件,其中在每一种情况下一列的两个相邻的半导体组件包括关于彼此的相同间距,其中第二列的半导体组件关于第一列的半导体组件横向偏移地布置,其中特别地,第二列的半导体组件布置在第一列的两个半导体组件之间的中途位置。以该方式实现了各个半导体组件的发光二极管的均一分布。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提供了至少一个光学设备以便组合半导体组件的各个二极管的射束,从而形成连续的、均一的光区域。光区域的光分布的自适应配置可以通过有针对性地驱动各个二极管来予以实现。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多个二极管布置在至少两列和多行中,其中行的二极管(3)布置在直线上,其中列的二极管(3)布置在直线上,其中二极管布置在包括相邻二极管之间的相同幅度的间距的网格中,其中将用于第一行和第一列的第一二极管的第一接触轨道横向地引到该二极管,其中将第二列和第一行的第二二极管的第二接触轨道在两行二极管之间横向地引到第二列和第一行的第二二极管。以该方式使得去往二极管的接触轨道的简单且节省空间的布置成为可能。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二极管布置在至少三列和多行中,其中将用于第一行和第一列的第一二极管的第一接触轨道横向地引到该二极管,其中将第二列和第一行的第二二极管的第二接触轨道在两行二极管之间横向地引到第二列和第一行的第二二极管,并且其中在两行二极管之间将第三接触轨道引到第三列和第一行的第三二极管。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二极管的第一阵列和二极管的第二阵列。第一和第二阵列关于镜面轴线镜面对称地布置。在每一种情况下从外部横向地将对应的接触轨道引到各个二极管。以该方式使得接触轨道和二极管的紧凑布置成为可能。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控制电路关于中心轴线对称地布置,其中用于馈送信号的第一接触焊盘和用于传递信号的第二接触焊盘关于半导体组件的中心轴线镜面对称地布置,并且其中用于所述至少一个控制电路的电力供应的第三接触焊盘关于中心轴线镜面对称地布置。以该方式提供了生产起来简单的半导体组件的紧凑构造。此外,本专利申请涉及对应配置的半导体芯片。附图说明以上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性质、特征和优点以及实现它们的方式将与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相关联地变得更清楚和更清晰地理解,与附图相关联更加详细地解释所述示例性实施例,其中图1示出了包括多个半导体组件的混合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性俯视图,图2示出了从来自图1的布置下方的视图,图3示出了来自包括载体晶片的组件装配体的后侧的节录的示意性图示,图4示出了包括依照图1的多个半导体组件的光源,图5示出了半导体组件的另外的实施例的示意性俯视图,图6示出了半导体组件的另外的实施例的俯视图,图7示出了包括多个依照图6的半导体组件的光源的示意性图示,图8示出了三个半导体组件的布置以及这些半导体组件的发光二极管的辐射的光学偏移的示意性图示,图9示出了包括用于对多个半导体组件的光束进行成像的光学元件的光源的示意性截面视图,图10示出了包括多个单独可驱动的发光二极管的像素化半导体芯片的示意性图示,图11示出了半导体组件上的发光二极管的另外的布置的示意性图示,图12示出了来自具有二极管的电气接触的发光二极管的另外的布置的节录,图13示出了半导体芯片的另外的实施例的示意性俯视图,图14示出了半导体组件的另外的实施例,以及图15示出了包括多种多样的依照图14的半导体组件的光源。具体实施方式图1在示意性图示中示出了包括控制电路2和六个发光二极管3的半导体芯片1的俯视图。半导体组件1包括载体17,在载体17上施加二极管3和控制电路2或者集成所述二极管3和控制电路2。替代于载体,还可以提供其中二极管3和控制电路2嵌入在塑料材料中并且形成半导体组件1的布置。六个二极管3被布置为使得在每一种情况下两个相邻二极管都包括关于彼此的相同幅度的间距。二极管3布置在两列4、5以及三行6、7、8中。第一和第二列4、5具有与行6、7、8关于彼此相同的间距。控制电路2居中地布置在第一和第二列4、5之间。控制电路2在每一种情况下经由电气线路9连接到每一个二极管3的第一电气接触部10。为此目的,控制电路2包括第一接触焊盘11。此外,控制电路2包括第二接触焊盘12,控制电路经由该第二接触焊盘12连接到供应电压。此外,控制电路2包括第三和第四接触焊盘13、14。第三接触焊盘13被提供用于馈送控制信号。第四接触焊盘14被提供用于传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包括数个半导体组件的光源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源(27),包括多个半导体组件(1),其中半导体组件(1)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3),其中所述二极管(3)在该半导体组件(1)上或该半导体组件(1)中的至少一列(4、5)中布置在预限定的网格中,其中用于驱动各个二极管(3)的控制电路(2、28)布置在该半导体组件(1)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5.18 DE 102015107739.61.一种光源(27),包括多个半导体组件(1),其中半导体组件(1)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3),其中所述二极管(3)在该半导体组件(1)上或该半导体组件(1)中的至少一列(4、5)中布置在预限定的网格中,其中用于驱动各个二极管(3)的控制电路(2、28)布置在该半导体组件(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其中以使得相邻的二极管(3)包括相同间距的方式将所述二极管(3)布置在所述半导体组件上的列(4、5)中的预限定的网格中,其中以使得相邻半导体组件(1)的二极管(3)包括与半导体组件(1)的相邻二极管(3)相同的间距的方式来布置多个半导体组件(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源,其中每一个半导体组件(1)包括四个电气接触部,其中第一接触部被提供用于接地,第二接触部(12)被提供用于电压供应,第三接触部被提供用于信号输入(13),并且第四接触部(14)被提供用于信号输出。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源,其中所述控制电路(2、28)被布置为以菊花链协议的形式来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源,其中所述控制电路(2、28)布置在二极管(3)的两列(4、5)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一项所述的光源,其中二极管的两列(4、5)布置在所述控制电路(2)和另外的控制电路(28)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源,其中半导体组件(1)包括二极管(3)的两列(4、5),其中所述两列(4、5)布置在所述控制电路(2)的相对的侧上,并且其中所述两列(4、5)包括至少两个,特别是三个或更多的二极管(3)。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源,其中提供了半导体组件(1)的至少两列(4、5),其中一列(4)的两个相邻半导体组件(1)在每一种情况下包括关于彼此的相同间距,其中第二列(5)的半导体组件(1)关于第一列(4)的半导体组件(1)横向偏移地布置,其中特别是第二列(5)的半导体组件(1)布置在第一列的两个半导体组件(1)之间的中途位置。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源,其中提供至少一个光学设备(29、32、33、34、35),以便向连续的光区域(31)再分布所述半导体组件(1)的二极管(3)的辐射。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源,其中多个二极管(3)布置在至少两列(4、5)和多行(6、7、8)中,其中行(6)的二极管(3)布置在直线上,其中列(4、5)的二极管(3)布置在直线上,其中二极管(3)布置在包括相邻二极管(3)之间的相同幅度的间距的网格中,其中将用于第一行(6)和第一列(4)的第一二极管(3)的第一接触轨道(36)横向地引到所述二极管(3),其中将第二列(5)和第一行(6)的第二二极管(3)的第二接触轨道(37)在二极管(3)的两行(6、7)之间横向地引到所述第二二极管(3)。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源,其中二极管(3)布置在至少三列(4、5、40)和多行(6、7、8)中,其中将用于第一行(6)和第一列(4)的第一二极管(3)的第一接触轨道(36)横向地引到所述二极管(3),其中将第二列(5)和第一行(6)的第二二极管的第二接触轨道(37)在二极管(3)的两行(6、7)之间横向地引到所述第二二极管,并且其中将第三接触轨道(41)在二极管(3)的两行(7、8)之间引到第三列(40)和第一行(6)的第三二极管。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光源,其中提供了包括至少两列(4、5)和包括多行(6、7、8)且包括接触轨道(36、37、40)的二极管(3)的第一阵列(38),其中提供了包括二极管(3)的至少两列(4、5)且包括二极管(3)的多行(6、7、8)和对应的接触轨道(36、37、40)的第二阵列(39),其中这两个阵列(38、39)配置和布置为关于镜面轴线(26)镜面对称,其中所述镜面轴线(26)布置为平行于第一阵列(38)的列(4、5),使得在每一种情况下将所述接触轨道(36、37、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戈尔德巴赫S格勒奇J霍尔茨S伊莱克
申请(专利权)人:奥斯兰姆奥普托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