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伟专利>正文

一种半悬挂式单梁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5979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1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悬挂式单梁起重机,包括主梁、端梁和H型钢梁,主梁的底面沿纵向开设有T形槽,T形槽中设置有滑块,滑块的底面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底端设置有电葫芦,主梁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端梁,端梁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H型钢梁,端梁的内部设置有滚轮,滚轮通过电机带动,滚轮通过端梁上开设的通孔与H型钢梁的腹板接触,使得端梁能够在上下两根H型钢梁之间移动,H型钢梁的翼板上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端部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H型钢梁两端的墙体上。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端梁设置在上下两根H型钢梁的腹板之间,避免了其在运行过程中发生脱轨的风险。

A semi suspended single beam cra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emi suspension type single girder crane, which comprises a main beam, end beam and H beam, a T shaped groove arranged along the longitudinal girder bottom surface, a slider to set the T shaped groove,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slider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column connection column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electric hoist, two at the end of the main girde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end beam, end beam above and below are provided with H type steel beam, end beam is arranged inside the roller, the roller is driven by the motor and the roller by the end of the through hole and the H type steel beam arranged on the web contact, the end beam can be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two H steel movable wing plate H beam is connected with a connecting rod through bolts, the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arranged on the fixed plate, the fixed plate through the bolt is fixed on both ends of the H beam on the wall. In the utility model, the end beam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web of the upper and lower H steel beams and avoids the risk of derailment during the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悬挂式单梁起重机
本技术涉及重型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半悬挂式单梁起重机。
技术介绍
单梁悬挂起重机是把主梁悬挂固定在建筑物行走轨道上的起重机。单梁悬挂起重机的主梁多采用工字型钢或钢型与钢板的组合截面,起重小车常为手拉葫芦、电动葫芦或用葫芦作为起升机构部件装配而成,单梁起重机以其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行走轨道的设置处及跨度可以自由设定,而广泛应用于工矿企业的起吊设备以及制造业生产流水线等处。单梁悬挂起重机通过两端端梁上的四个行车轮沿两侧的固定导轨水平移动来搬运工件等重物,市场上悬挂式单梁起重机通常采用工字型钢作为端梁,通过行走轮轮面的倾斜设置从而与工字型钢形成配合,这样的设计在起重机的运行过程中,往往导致行走轮轮面与工字型刚磨损较大,运行不平稳,噪音明显,另一方面,端梁运行轨道通过钢架结构架设在厂房内,导致占用空间大,运行振动大,容易使钢架上的物件脱落成为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半悬挂式单梁起重机,能够起到端梁运行过程平稳,同时运行轨道安装简易牢固的作用。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半悬挂式单梁起重机,包括主梁、端梁和H型钢梁,所述主梁的底面沿纵向开设有T形槽,所述T形槽中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面设置有伸出T形槽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端设置有电葫芦,所述电葫芦上设置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上连接有吊钩组,所述主梁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端梁,所述端梁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H型钢梁,所述端梁的内部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通过电机带动,所述滚轮通过端梁上开设的通孔与H型钢梁的腹板接触,使得端梁能够在上下两根H型钢梁之间移动,所述H型钢梁的翼板上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端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H型钢梁两端的墙体上。进一步地,所述滚轮为两个,分别设置在靠近端梁两端的部位。进一步地,所述滚轮一端的圆周面上设置有轮齿部,所述轮齿部与所述电机动力输出轴上设置的齿轮相啮合。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与墙体呈45°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端梁的两端设置有带有弹性的防撞接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端梁设置在上下两根H型钢梁的腹板之间,避免了其在运行过程中发生脱轨的风险。2、吊重机构通过滑块连接到主梁下表面的T形槽内,这种半悬挂的连接方式使得起重机在运行过程中,吊重机构沿主梁运行方向上的摆动减小,降低了重物碰撞到人的风险。3、通过连接杆与固定板将H型钢梁固定在其两端的墙体上,端梁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通过墙体消解掉,同时不需要在厂房内搭建额外的钢架结构,减少了占用空间,降低了生产成本。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端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主梁,2-端梁,3-H型钢梁,4-T形槽,5-滑块,6-连接柱,7-电葫芦,8-钢丝绳,9-吊钩组,10-滚轮,11-电机,12-通孔,13-连接杆,14-固定板,15-墙体,16-轮齿部,17-轮齿,18-防撞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半悬挂式单梁起重机,包括主梁1、端梁2和H型钢梁3,主梁1的底面沿纵向开设有T形槽4,T形槽4中设置有滑块5,滑块5的底面设置有伸出T形槽4的连接柱6,连接柱6的底端设置有电葫芦7,电葫芦7上设置有钢丝绳8,钢丝绳8上连接有吊钩组9。主梁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端梁2,端梁2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H型钢梁3,端梁2的内部设置有滚轮10,滚轮10为两个,分别设置在靠近端梁2两端的部位,滚轮10通过电机11带动,滚轮10一端的圆周面上设置有轮齿部16,轮齿部16与电机11动力输出轴上设置的齿轮17相啮合,滚轮10通过端梁2上开设的通孔12与H型钢梁3的腹板接触,使得端梁2能够在上下两根H型钢梁3之间移动,端梁2的两端设置有带有弹性的防撞接头18。H型钢梁3的翼板上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杆13,连接杆13与墙体15呈45°设置,连接杆13的端部设置有固定板14,固定板14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H型钢梁3两端的墙体15上。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在本实施例中,将重物挂在吊钩组9上后,接通电机11的电源,端梁2设置在上下两根H型钢梁3的腹板之间,避免了其在运行过程中发生脱轨的风险,吊重机构通过滑块5连接到主梁1下表面的T形槽4内,这种半悬挂的连接方式使得起重机在运行过程中,吊重机构沿主梁1运行方向上的摆动减小,降低了重物碰撞到人的风险,通过连接杆13与固定板14将H型钢梁3固定在其两端的墙体15上,端梁2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通过墙体15消解掉,同时不需要在厂房内搭建额外的钢架结构,减少了占用空间,降低了生产成本。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半悬挂式单梁起重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悬挂式单梁起重机,包括主梁(1)、端梁(2)和H型钢梁(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1)的底面沿纵向开设有T形槽(4),所述T形槽(4)中设置有滑块(5),所述滑块(5)的底面设置有伸出T形槽(4)的连接柱(6),所述连接柱(6)的底端设置有电葫芦(7),所述电葫芦(7)上设置有钢丝绳(8),所述钢丝绳(8)上连接有吊钩组(9),所述主梁(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端梁(2),所述端梁(2)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H型钢梁(3),所述端梁(2)的内部设置有滚轮(10),所述滚轮(10)通过电机(11)带动,所述滚轮(10)通过端梁(2)上开设的通孔(12)与H型钢梁(3)的腹板接触,使得端梁(2)能够在上下两根H型钢梁(3)之间移动,所述H型钢梁(3)的翼板上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杆(13),所述连接杆(13)的端部设置有固定板(14),所述固定板(14)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H型钢梁(3)两端的墙体(15)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悬挂式单梁起重机,包括主梁(1)、端梁(2)和H型钢梁(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1)的底面沿纵向开设有T形槽(4),所述T形槽(4)中设置有滑块(5),所述滑块(5)的底面设置有伸出T形槽(4)的连接柱(6),所述连接柱(6)的底端设置有电葫芦(7),所述电葫芦(7)上设置有钢丝绳(8),所述钢丝绳(8)上连接有吊钩组(9),所述主梁(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端梁(2),所述端梁(2)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H型钢梁(3),所述端梁(2)的内部设置有滚轮(10),所述滚轮(10)通过电机(11)带动,所述滚轮(10)通过端梁(2)上开设的通孔(12)与H型钢梁(3)的腹板接触,使得端梁(2)能够在上下两根H型钢梁(3)之间移动,所述H型钢梁(3)的翼板上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伟
申请(专利权)人:宋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