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用于血栓形成倾向识别的方法(MERT)技术

技术编号:1754454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在各种种族人群中预测个体发展静脉血栓形成的遗传风险的方法,以及可用于实施该方法的阵列和试剂盒。该方法包括在至少八种静脉血栓形成-相关分子中筛选突变、多态性或两者,所述分子如与静脉血栓形成有关的抗凝血酶Ⅲ、蛋白质C、蛋白质S、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Ⅴ、凝血酶原(凝血因子Ⅱ)、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和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ACE)分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申请涉及预测个体的静脉血栓形成的遗传易感性的方法,以及可用于实施该公开方法的试剂盒。
技术介绍
仅在美国,静脉血栓形成每年侵害每1000个个体中的1人,并且是引起每年大约300,000例住院治疗和50,000例死亡的死亡率和发病率的一个主要原因(Rosendaal,Thromb.Haemost.781-6,1997;Nordstrom等.,J.Inter.Med.232155-60,1992;和Hansson等.,Arch.Intern.Med.1571665-70,1997)。许多环境使个体预先倾向于静脉血栓形成。所述危险因素的实例包括妊娠、产后期、口服避孕药和/或激素替代治疗的使用、创伤、手术、骨折、延长的固定术、老龄、抗磷脂类抗体、以前的血栓形成史、脊髓增生病、恶性肿瘤和轻度-中度的高半胱氨酸血症(Abramson等.,Southern Med.J.941013-20,2001;以及Seligsohn和Lubetsky,N.Engl.J.Med.3441222-31,2001)。静脉血栓形成常常以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形式存在于下肢,其常导致通常致死的肺栓塞。尤其不幸的是所述血栓栓塞现象常常发生在于生理学上已受损伤的患者体内。除了后天的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许多表面看来单基因的、常染色体显性的、可变外显的遗传突变或多态性引起增加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所述突变或多态性的实例为编码促凝血蛋白质(凝血因子V、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天然的抗凝血剂蛋白质(蛋白质C、蛋白质S和抗凝血酶III)及其他血栓形成相关蛋白质(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那些基因。因此,静脉血栓形成为复杂的遗传病症。导致凝血系统过分活跃的遗传缺陷存在于一大部分患有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中。60%以上的血栓形成倾向可归因于遗传组分(Souto等.,Am.J Hum.Genet.671452-9,2000)。之前的报道描述了筛选与血栓形成有关的一或多种多态性,例如通过利用PCR(Harrington等.,Clin.Chem.Lab.Med.41496-500,2003),或微量平板阵列对角线凝胶电泳(Bauer等.,Thromb.Haemost.84396-400,2000)。尽管已建议利用微阵列技术筛选尤其是参与静脉血栓形成的基因中的突变,这些微阵列由于其具有低预测值并且仅检测白种人(Caucasians)群体中普遍的突变而受到限制(例如参见Pecheniuk等.,Blood Coagul.Fibrinolysis 11683-700,2000;Pollak等.,Ital.Heart J.2568-72,2001;Evans和Lee-Tataseo,Clin.Chem.481406-11,2002;Schrijver等.,Am.J.Clira.Pathol.119490-6,2003;Erali等.,Clin.Chem.49732-9,2003)。其他人已指出微阵列技术用于筛选参与血栓形成的大量遗传突变和多态性之前需要经历进一步的发展(Grody,Annu.Rev.Med.,54473-90,2003)。因此,目前存在对可准确预测个体发展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方法的需要,所述方法可用于筛选多种种族的人群。
技术实现思路
尽管静脉血栓形成为发达国家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一个主要原因,但是通过利用现行的抗凝血剂如未分馏的肝素、低分子量肝素、乙酰水杨酸和香豆灵/丙酮苄羟香豆素的预防性治疗是一种可避免的疾病。因此,评估个体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开发分层方案用于个体风险-适应的预防而避免静脉血栓栓塞的发展是很有利的。对于该分层法,评估与止血的单一或组合危险因素有关的个体风险。本专利技术人已鉴定了静脉血栓形成-有关分子中突变和多态性的组合,可以在若干种族人群中以高准确度预测个体发展静脉血栓形成的遗传易感性。在一个实例中,与静脉血栓形成统计上相关的分子中回复突变和多态性的组合可以在若干种族人群中以高准确度预测个体发展静脉血栓形成的总的遗传易感性。回复突变和多态性为在一个以上家族中存在,如至少两个遗传上显著差异的家族。例如,仅在一个家族中观察到的突变或多态性不是回复突变或多态性。例如,利用公开的方法进行的关于至少十种静脉血栓形成相关遗传变异的并行检验所公开的统计分析表明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在白种人中准确度至少为99%,在亚洲人中至少为85%,在非洲人群中至少为88%。所公开的方法,在此称为发展用于血栓形成倾向识别的方法(MERT),提供了快速且经济的测定法,可在与静脉血栓形成易感性统计上相关的分子中并行遗传检验,例如抗凝血酶III、蛋白质C、蛋白质S、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V、凝血酶原(凝血因子II)、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和血管紧张素1-转化酶(ACE)。在一个实例中,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受试者在静脉血栓形成-相关分子中是否具有一或多处突变、多态性或两者,所述分子包括、基本上由或由来自抗凝血酶III、蛋白质C、蛋白质S、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V、凝血因子II、MTHFR和ACE的序列组成。在一个实例中,在其暴露于引起血栓形成的高风险环境之前或期间时筛选无症状的个体,所述环境如妊娠、产后期、口服避孕药或激素替代治疗的使用、先前的血栓形成史、延长的固定术、脊髓增生病、恶性肿瘤、外科手术、骨折、老龄、抗磷脂类抗体或其组合。尽管已有用于筛选上至六种血栓形成倾向易感性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现有检验,它们具有有限潜能以及1.7%的最大预测值。所述检验具有仅允许检测只在白种人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筛选能力(Erali等.,Clin.Chem.495,2003;Evans等.,Clin.Chem481406-11,2002)。相比之下,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方法和阵列例如通过筛选与静脉血栓形成统计上相关的那些基因中的突变和多态性(不仅用于SNP而且用于插入和缺失)而首次提供了高度准确的、总的静脉血栓形成遗传易感性预测。在具体的实例中,筛选与静脉血栓形成统计上相关的所有已知的回复突变和多态性,或所有所述已知的突变和多态性的亚型。在一些实例中,如果具有小于0.005的p值,突变或/和多态性与静脉血栓形成统计上相关。在具体的实例中,该方法利用基因组DNA微阵列技术检测受试者对静脉血栓形成的总的遗传易感性,并且将微阵列数据与用于适合各种种族人群的VT小组相关易感性基因的组合似然比直接关联。在一具体的实例中,该方法包括扩增获自受试者的核酸分子以获得扩增产物。扩增产物可包括、基本上由或由来自抗凝血酶III、蛋白质C、蛋白质S、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V、凝血酶原(凝血因子II)、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和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ACE)基因的序列组成。将得到的扩增产物与阵列接触或应用于阵列。阵列包括寡核苷酸探针,其能杂交至包含一或多处突变、一或多种多态性或其组合的抗凝血酶III、蛋白质C、蛋白质S、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V、凝血因子II、MTHFR和ACE序列。具体的突变和多态性的实例在表1中提供。在一些实例中,阵列进一步包括能杂交至野生型抗凝血酶III、野生型蛋白质C、野生型蛋白质S、野生型纤维蛋白原、野生型凝血因子V、野生型凝血因子II、野生型MT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检测受试者静脉血栓形成(VT)遗传倾向性的方法,包括:确定受试者在至少八个VT-相关分子中是否具有一或多处突变或多态性,其中该至少八个静脉血栓形成分子包括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质C、蛋白质S、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Ⅴ(FV)、凝血 酶原(凝血因子Ⅱ)、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和血管紧张素1-转化酶(ACE),并且其中一或多处突变或多态性的存在表明受试者具有静脉血栓形成的遗传倾向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希格迪姆F多乌卢欧文M伦纳特陈伟仪
申请(专利权)人:美国政府健康及人类服务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