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制脑血栓形成的药物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61194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6 1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抑制脑血栓形成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由对坐叶水提物和药学上可用的辅料制备而成,所述的对坐叶水提物按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将对坐叶原料置于提取容器中,先后用浓度为梯度浓度的乙醇回流提取,弃掉醇提液,所得药渣加水煎煮,过滤得水提液,浓缩成稠膏,干燥,粉碎,得对坐叶水提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由单一的中草药制备而成,其不仅在防治脑血栓方面的疗效确切,而且毒副作用低,属于“绿色治疗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医药
,涉及一种抑制脑血栓形成的药物组合物
技术介绍
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今世界上威胁人类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已超过肿瘤而跃居世界第一。其中,脑血管病是指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引起的以脑部出血性或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又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俗称为脑中风,是当前三大致死疾病之一。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脑卒中发生率150万/年,死亡100万/年。据国外统计资料,脑血管病以缺血性为多见,脑梗塞占59.2%~85%。而脑出血除日本外,一般在20%以下。中国1984年农村调查新发完全性卒中28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占3.9%、脑出血占44.6%、脑血栓占46.4%、脑栓塞占2.5%、难以分型者占2.9%。由以上资料可看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脑血栓发病几率为最高。目前,在针对脑血栓的治疗上,主要采用(1)超早期溶栓治疗:目的是溶解血栓,迅速恢复梗死区血流灌注,减轻神经元损伤;溶栓应在起病6小时内的治疗时间窗内进行才有可能挽救缺血半暗带。(2)抗凝治疗:目的在于防止血栓扩展和新血栓形成;常用药物有肝素、低分子肝素及华法林等;治疗期间应监测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还须备有维生素K、硫酸鱼精蛋白等拮抗剂,以便处理可能性的出血并发症。(3)脑保护治疗:可采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镁离子、抗兴奋性氨基酸递质、自由基清除剂和亚低温治疗。(4)降纤治疗:通过降解血中纤维蛋白原,增强纤溶系统活性,抑制血栓形成;药物有:降纤酶、巴曲酶、安克洛酶和蚓激酶等。(5)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发病后48小时内对无选择的急性脑梗死病人给予阿司匹林100~300毫克/天,可降低死亡率和复发率,但在进行溶栓及抗凝治疗时不要同时应用,以免增加出血的风险;其他抗血小板聚集剂如噻氯匹定、氯吡格雷等也可应用。(6)其他药物治疗:血管扩张剂可导致脑内盗血及加重脑水肿,宜慎用或不用;神经细胞营养剂包括三类:影响能量代谢类(急性期不宜使用)、影响氨基酸及多肽类、影响神经递质及受体类。随着对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以及研发出的化学制剂毒性和副作用越来越大,使得医药界、药企、及患者不得不将眼光转向广谱、低毒、使用安全的“绿色治疗药物”。不断研发出新的植物和动物天然绿色抗心脑血管疾病生化新药,是十几亿人口的人口大国必须执行的一个既定政策。对坐叶又称牙疳药、节节花等,为茜草科植物粗糙钩毛耳草的全草或根。对坐叶为多年生草本,高20~35厘米。茎直立,四方形,全体被短毛。单叶对生,革质而租糙,长卵圆形或矩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全缘;叶具柄或近无柄。花轮状簇生,密集,排成圆头状花序,腋生戌顶生,花无柄,浅紫红色。蒴果,小,革质。花期夏秋。生于林下草地或路边草丛中。分布云南、广西等地。目前,该药材被用于治疗牙疳、小儿疳积、风湿痹痛和腹泻等疾病,尚无文献报道坐叶或其提取物具有抑制脑血栓形成的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脑血栓形成的药物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抑制脑血栓形成的药物组合物,由对坐叶水提物和药学上可用的辅料制备而成,其中所述的对坐叶水提物按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将对坐叶原料置于提取容器中,先后用浓度为90%-95%(v/v)乙醇、70%-75%(v/v)乙醇各回流提取1-3次,弃掉醇提液,所得药渣加水煎煮1-4次,过滤得水提液,浓缩成稠膏,75℃以下减压干燥,粉碎,得对坐叶水提物。在制备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组合物时,对坐叶原料选用茜草科植物粗糙钩毛耳草的全草,可以为湿品,也可以为干品。本专利技术所述抑制脑血栓形成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每次乙醇回流提取的时间为3-5h;每次药渣加水煎煮的时间为1-2.5h。本专利技术所述抑制脑血栓形成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的药物组合物为固体口服制剂,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所述药学上可用的辅料包括填充剂、崩解剂、润滑剂和矫味剂。在病理过程中,脑血栓是受多种因素作用,经多条途径诱发形成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收缩,血小板聚集与释放和纤维蛋白凝固等都参与了这一过程。为此本专利技术人采用ADP、凝血酶和肾上腺素配成复合血栓诱导剂制备脑血栓模型。在这三种成分中,ADP使纤维蛋白原与相应位点结合诱导血小板聚集,还可使血小板内贮存Ca2+释放,激活磷酯酶A2而促进内源性AA释放。凝血酶一方面通过与受体结合激活磷酯酶C,而促进磷脂酰肌醇二磷酸(PIP2)分解产生三磷酸肌醇(IP3)和1,2-二酰甘油(1,2-DG)。后两者作为第二信使,IP3使内贮Ca2+释放,1,2-DG激活蛋白激酶C使特殊蛋白磷酸化,进而激活血小板;另一方面,凝血酶可使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增强两者激活血小板的作用。因此采用此模型能较好地模拟血栓,促进血栓形成。肾上腺素能促进血管收缩,并能形成的病理过程,反映血栓形成时的实际情况。脑血栓形成后导致脑微循环障碍,小血管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脑屏障破坏。此时伊文氏蓝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实质,即脑组织中伊文氏蓝的含量反映了脑血栓的严重程度。此外,脑血栓形成后,小血管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导致了脑水肿。本专利技术人通过实验研究表明,对坐叶水提物可减轻大鼠实验性脑血栓引起的伊文氏蓝蓝染和大鼠梗塞侧的脑水肿,而对坐叶醇提物则没有明显影响。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药用途,即:上述的对坐叶水提物在制备抑制脑血栓形成的药物中的应用;或者,上述的对坐叶水提物在制备防治脑梗塞引起脑水肿的药物中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药物组合物由单一的中草药制备而成,其不仅在防治脑血栓方面的疗效确切,而且毒副作用低,属于“绿色治疗药物”的范畴,可望被开发成防治脑血栓、脑梗塞、脑中风等脑血管疾病的一线用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中药干膏粉的制备实施例和效果试验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书的是,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对坐叶水提物能减轻大鼠脑血栓的严重程度,以及减轻大鼠梗塞侧的脑水肿,而对坐叶醇提物则没有明显影响。实施例1对坐叶水提物的制备对坐叶干品800g,置圆底烧瓶中,先后用浓度为95%(v/v)乙醇8L、75%(v/v)乙醇8L各回流提取2次,每次4h,倾出醇提液,所得药渣加水10L,煎煮2次,每次2h,合并两次水提液,滤过,浓缩成稠膏,70℃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得对坐叶水提物。实施例2对坐叶水提物的制备对坐叶干品1kg,置圆底烧瓶中,先后用浓度为90%(v/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抑制脑血栓形成的药物组合物,由对坐叶水提物和药学上可用的辅料制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坐叶水提物按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将对坐叶原料置于提取容器中,先后用浓度为90%‑95%(v/v)乙醇、70%‑75%(v/v)乙醇各回流提取1‑3次,弃掉醇提液,所得药渣加水煎煮1‑4次,过滤得水提液,浓缩成稠膏,75℃以下减压干燥,粉碎,得对坐叶水提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制脑血栓形成的药物组合物,由对坐叶水提物和药学上可用的辅
料制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坐叶水提物按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将对坐叶
原料置于提取容器中,先后用浓度为90%-95%(v/v)乙醇、70%-75%(v/v)乙
醇各回流提取1-3次,弃掉醇提液,所得药渣加水煎煮1-4次,过滤得水提液,
浓缩成稠膏,75℃以下减压干燥,粉碎,得对坐叶水提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抑制脑血栓形成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每次
乙醇回流提取的时间为3-5h。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宝林姜玉萍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