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血栓形成的装置和监测血栓形成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4729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监测血栓形成的装置,其中使抗凝血液流经模拟血管的通道,且同时释放抗凝处理或促进血液凝固,由此监测血栓形成。所述监测血栓形成的装置包括:血栓形成腔,在其至少一部分中提供诱发血栓形成的血栓诱发剂;入口管,其与血栓形成腔连接且血液经其流入血栓形成腔;以及药物管,其与入口管连接且经其供应释放抗凝处理的药物或促进血液凝固的药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监测血栓形成的方法,其包括:使抗凝血液流入血栓形成腔,在血栓形成腔的至少一部分中提供诱发血栓形成的血栓诱发剂,同时释放抗凝处理或促进血液凝固,由此监测血栓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监测投与患者等的抗血栓形成药物的功效的方法,且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在血流等效环境下用全血或含血小板的血浆全面评价 血液凝固和血小板血4全形成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举例来说,动脉粥样化血栓形成(诸如心肌梗塞)引起严重的血栓形 成,以致粥样斑块在动脉^^化部位破损,血小板粘附在包含暴露于血流的 组织因子的胶原上。此外,血小板聚集、凝血系统的活化等联合发生引起 严重的阻塞性血栓。心脏病(诸如心肌梗塞)是严重的疾病,且在日本是 总体死亡的第二主要病因。然而,血栓形成仅发生在心肌梗塞的动脉粥样硬化区,且全身血栓形 成趋势并不极常发生。活体外检查不适合评价此类血栓症的血栓形成趋势 和监测抗血栓形成疗法中的抗血栓形成效应。因此,重要的是获得在血流 存在下对凝固和血小板(粘附和凝集)的全面评价。迄今为止,血液凝固性已通过使用血浆测定活化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 )、促凝血酶原激 酶时间(thromb叩lastin time, PT )来评价。APTT主要反映内因性凝固,且 PT主要反映外因性凝固。血小板检查通过使用富含血小板的血浆且添加诸 如二磷酸腺香(adenosine diphosphate, ADP )或胶原的血小板活化物质 来进行,由此根据血小板渗透速率等的改变评价血小板凝固性。另外,全 血的凝固时间可用全血凝血时间、再添加钩后的全血凝血时间等来确定。此外,使用全血的4企查系统采用凝血弹性图(thromboelastogrm),其 监测凝血因子的活化、血小板凝集等。然而,血栓在活体内血液中增长。不同的是,上述检查方法等是在处 于封闭状态下的活体外测定。因此,不能观测到活体内血栓增长的状况。作为对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提议,专利文献1和非专利文献2和3揭露 包含将具有待评价的抗血栓形成药物的血液传递到胶原细胞,和通过荧光 标记血小板而用共焦显微镜监测血小板的粘附或凝集的方法。然而,在文献中所述的专利技术中,观测是在抗凝药物的存在下进行。因 此,由凝血系统中存在的血小板的粘附或凝集引起的血栓没有形成或血栓 产生能力降低的实情是通过监测血小板的形态变化来评价。因此,所述评价没有反映出与凝固系统联锁的血小板活化。因此,这一专利技术有利于评价 抗血小板药物的功效,但不能监测血栓本身和血栓形成的全过程。另外,焚光显微镜价格昂贵,因此其很少能用于一舶:;险查。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抗凝血液的流动性是通过〗吏血液流经细齿才危 样硅电池来测定。同样,专利文献2的方法也使用抗凝血液,因此不能确 定凝固系统的影响。另外,在所述方法中血液的粘度具有极大个体差异和 昼夜差异,因此其难以反映血液粘度的药物疗法。血小板通过凝固系统活化,而凝固系统通过活化的血小板得到促进。 换句话说,抗凝血液也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因此不能观测到抗血栓形成药 物的功效。另外,除非不进行任何抗凝处理,否则血液会迅速凝固,因此 其不能用于检查中。专利文献1: JP 2004-251630 A专利文献2: JP 2006-145345 A非专利文献l: Blood. 1990; 75: 390-398非专利文献2: Blood. 1999; Aug 1: 94 (3): 968-7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已获得本专利技术且本专利技术意欲提供一种当监测投与患者 等的抗血栓形成药物的功效时,在血流等效环境下用全血或含血小板的血 浆(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其可涵盖性地被称为"血液")全面评价血液凝 固和血小板血栓形成的装置和方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监测血栓形成的装置,其通过使 抗凝血液流经模拟血管的通道,同时释放抗凝处理或促进血液凝固来监测 血栓形成,所述装置包括血栓形成腔,在其至少一部分中提供诱发血栓 形成的血栓诱发物质;入口管,其与血栓形成腔连接且血液经其流入血栓 形成腔;以及药物管,其与入口管连接且经其供应促进血液凝固(在下文 中可称为"凝固促进")的药物或释放抗凝处理的药物。在本专利技术中,术语 "监测"不仅指用眼睛、成像目测评价血栓形成,而且也指通过压力测定等 以数值项评价血栓形成度。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监测血栓形成的装置,其包括血栓形成腔, 在其至少一部分中提供诱发血栓形成的血栓诱发物质;入口管,其与血栓 形成腔连接且血液经其流入血栓形成腔;以及血栓形成抑制剂入口管,其 与血栓形成腔连接且使血栓形成抑制剂在穿过血栓形成腔后与血液混合。在这种情况下,监测血栓形成的装置优选在基底材料上形成。本专利技术的监测血栓形成的装置优选进一步包括对入口管和/或药物管 加压的泵或抽吸与血栓形成腔连接且为从血栓形成腔排出血液而提供的排出管的泵。本专利技术的监测血栓形成的装置优选进一步包含用于获取压力测量装置 和血栓形成腔的图像的照相机。此外,所述血栓诱发物质优选包括胶原。所述血栓诱发物质更优选进一 步包括组织因子(组织促凝血酶原激酶)。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监测血栓形成的方法,其包括使抗凝血液流 入血栓形成腔,在血栓形成腔的至少 一部分中提供诱发血栓形成的血栓诱 发物质,同时释放抗凝处理或促进血液凝固,由此监测血栓形成。在本发 明中,术语"使血液流动同时释放抗凝处理或促进血液凝固,,可为在通道 中正发生抗凝-释放反应或凝固-促进反应的状况,且包含使释放抗凝释放 剂或凝固促进剂的药物流动的同时使其与血液在通道中混合的状况或在与 血液混合之后抗凝释放剂或凝固促进剂迅速流动的状况。在本专利技术的监测血栓形成的方法中,优选地,抗凝处理为用诸如柠檬 酸的4丐螯合剂进行的处理且抗凝处理用游离4丐供体释放。在本专利技术的监测血栓形成的方法中,优选地,抗凝处理为用凝血酶适 体进行的处理且抗凝处理用凝血酶适体的反义脱氧核糖核酸 (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释放。在此,在本专利技术的监测血4全形成的方法中,优选通过使抗凝血液流入 血栓形成腔,同时促进血液凝固而不释放抗凝处理来监测血栓形成。在这 种情况下,促进血液凝固的方式优选为添加组织促凝血酶原激酶。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监测血栓形成的方法中,优选用至少一种相应于所 用的抗凝处理剂的抗凝处理释放剂,使已用 一种或一种以上抗凝剂抗凝的 血液从抗凝处理中释放。在此,优选地,所述抗凝处理剂为接触相因子抑 制剂和钙螯合剂,且所述抗凝处理释放剂为游离钙供体。此外,同样优选 地,所述抗凝处理剂为接触相因子抑制剂和肝素,且所述抗凝处理释放剂 为肝素酶。此外,同样优选地,所述抗凝处理剂为诸如凝血XII因子、激 肽释放酶(kallikrein)等的接触相因子的抑制剂和凝血酶适体,且所述 抗凝处理释放剂为凝血酶适体的反义DNA。凝血XII因子的抑制剂优选为玉 米源胰蛋白酶抑制剂。在本专利技术的监测血栓形成的方法中,优选测定血液流入血栓形成腔时 和/或血液流出血栓形成月空时的压力。在本专利技术的监测血栓形成的方法中,血栓诱发物质优选包括胶原和组 织因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血栓形成的装置,所迷装置包括 血栓形成腔,在其至少一部分中提供诱发血栓形成的血栓诱发物质;入口管,其与血栓形成腔连接且血液经其流入血栓形成腔;以及药物管,其与 入口管连接且经其供应释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置,其通过使抗凝血液流经模拟血管的通道且同时释放抗凝处理或促进血液凝固来监测血栓形成,所述装置包括:    血栓形成腔,在其至少一部分中提供诱发血栓形成的血栓诱发物质;    入口管,其与所述血栓形成腔连接且血液经其流入所述血栓形成腔;以及    药物管,其与所述入口管连接且经其供应释放抗凝处理的药物或促进血液凝固的药物。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细川和也
申请(专利权)人:藤森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