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力墙洞口横向模板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30056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0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剪力墙洞口横向模板加固装置,包括前模板、侧模板、后模板、前长钢管、侧长钢管、后长钢管、第一山型卡、对拉螺栓、固定螺母、前短钢管、后短钢管、第二山型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利用对拉螺栓、山型卡、螺母等一系列构件将模板牢牢连接在一起,形成模板的加固装置,操作便捷,结构简单,避免了采用钢管对顶的加固方式而产生的不利影响,加强了洞口单侧模板的加固,降低洞口变形、轴线位移等问题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剪力墙洞口横向模板加固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剪力墙,特别是指一种剪力墙洞口横向模板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施工过程中易见工人在剪力墙洞口模板加固中采用钢管加顶托在洞口两侧进行对顶的错误加固方式,同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工人为了施工方便,往往不会依据规范要求采取长条流水作业、分段均匀的浇筑方式,而是在洞口一侧直接将混凝土浇筑至顶部。采取这样的施工方式,易导致剪力墙洞口两侧的模板加固体系由于混凝土单侧压力作用而发生变形、偏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剪力墙洞口横向模板加固装置,解决了现有剪力墙洞口加固方式错误,容易导致洞口变形、轴线位移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剪力墙洞口横向模板加固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洞口左右两侧的模板,每侧的模板均包括前模板、侧模板和后模板,前模板、侧模板和后模板围成冂字形,前模板的外部设有两两一组的前长钢管,侧模板的外部设有两两一组的侧长钢管,后模板的外部设有两两一组的后长钢管,前长钢管和后长钢管上设有对应的第一山型卡,前长钢管上的第一山型卡通过对拉螺栓、固定螺母与后长钢管上的第一山型卡连接,前长钢管上设有前短钢管,后长钢管上设有后短钢管,前短钢管和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剪力墙洞口横向模板加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剪力墙洞口横向模板加固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洞口(1)左右两侧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每侧的模板均包括前模板(2)、侧模板(3)和后模板(4),前模板(2)、侧模板(3)和后模板(4)围成冂字形,前模板(2)的外部设有两两一组的前长钢管(5),侧模板(3)的外部设有两两一组的侧长钢管(6),后模板(4)的外部设有两两一组的后长钢管(7),前长钢管(5)和后长钢管(7)上设有对应的第一山型卡(13),前长钢管(5)上的第一山型卡(13)通过对拉螺栓(12)、固定螺母(15)与后长钢管(7)上的第一山型卡(13)连接,前长钢管(5)上设有前短钢管(8),后长钢管(7)上设有后短钢管(10),前短钢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剪力墙洞口横向模板加固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洞口(1)左右两侧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每侧的模板均包括前模板(2)、侧模板(3)和后模板(4),前模板(2)、侧模板(3)和后模板(4)围成冂字形,前模板(2)的外部设有两两一组的前长钢管(5),侧模板(3)的外部设有两两一组的侧长钢管(6),后模板(4)的外部设有两两一组的后长钢管(7),前长钢管(5)和后长钢管(7)上设有对应的第一山型卡(13),前长钢管(5)上的第一山型卡(13)通过对拉螺栓(12)、固定螺母(15)与后长钢管(7)上的第一山型卡(13)连接,前长钢管(5)上设有前短钢管(8),后长钢管(7)上设有后短钢管(10),前短钢管(8)和后短钢管(10)上均设有第二山型卡(14),侧长钢管(6)上设有与前短钢管(8)上的、后短钢管(10)上的第二山型卡(14)对应的第二山型卡(14),侧长钢管(6)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昌张自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