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超高层建筑的顶升平台箱梁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909872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0 0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超高层建筑的顶升平台箱梁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中,顶升平台箱梁支撑结构包括顶升平台以及设于顶升平台底部的箱梁,箱梁的端部设有支撑牛腿,超高层建筑的剪力墙对应支撑牛腿形成有支撑端,至少一个箱梁的支撑牛腿所对应的剪力墙位置形成洞口,洞口位置设有临时支撑架以顶撑支撑牛腿。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处于剪力墙洞口处的箱梁提供支点,进而更好地保证顶升平台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超高层建筑的顶升平台箱梁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进步以及施工技术的提高,超高层大型建筑越来越多,超高层核心筒结构中的水平结构与竖向结构往往分开施工,核心筒竖向结构采用能够自爬升的模架体系-整体顶升平台。在超高层整体顶升平台包括顶升系统、桁架系统、挂架系统以及模板系统,顶升系统中利用油缸压力提供顶升力,利用在剪力墙上的预留洞口为支撑箱梁提供受力支点,通过上下箱梁的交替提升实现整个顶升平台的爬升。参看图1所示,因为核心筒结构变化,会出现混凝土结构2与箱梁1的牛腿10设计标高不一致的情况,个别箱梁1的牛腿10往往会遇到连梁下洞口3(比如窗门洞或电梯门洞),牛腿10处于悬空状态,导致支撑箱梁1的牛腿10没有受力点的情况,影响顶升平台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用于超高层建筑的顶升平台箱梁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为处于剪力墙洞口处的箱梁提供支点,进而更好地保证顶升平台的安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一种用于超高层建筑的顶升平台箱梁支撑结构,包括顶升平台以及设于所述顶升平台底部的箱梁,所述箱梁的端部设有支撑牛腿,所述超高层建筑的剪力墙对应所述支撑牛腿形成有支撑端,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箱梁的支撑牛腿所对应的剪力墙位置形成洞口,所述洞口位置设有临时支撑架以顶撑所述支撑牛腿。本专利技术用于超高层建筑的顶升平台箱梁支撑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剪力墙洞口上设置临时支撑架从而为顶升平台箱梁处于剪力墙洞口处的支撑牛腿提供支点,确保了顶升过程中整个顶升平台的受力平衡及顶升安全。优选地,所述支撑架为格构柱支架。优选地,所述剪力墙洞口的高度范围内具有上下两组所述箱梁,所述格构柱支架上宽下窄,进而,所述格构柱支架的上端支撑于上组所述箱梁下,所述格构柱支架的下端支设于下组所述箱梁之间的剪力墙的洞口底面上。优选地,所述临时支撑架包括设于所述洞口底面上的底座以及固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立杆,所述立杆的顶端设有一水平支托,所述水平支托的一端支撑于所述支撑牛腿下,所述水平支托的另一端延伸支撑于所述洞口内凸伸出的支撑剪力墙上。优选地,所述剪力墙洞口的高度范围内具有上下两组所述箱梁,所述底座设于下组所述之间的所述洞口的底面上,所述立杆斜撑连接于所述水平支托与所述底座之间。优选地,所述临时支撑架为单牛腿型钢支架。优选地,所述临时支撑架的两侧与所述剪力墙洞口之间连接有水平顶撑装置。优选地,所述水平顶撑装置包括钢板座以及顶撑梁,所述钢板座预埋于所述剪力墙的洞口的侧面,所述顶撑梁的一端水平焊接于所述钢板座上,所述顶撑梁的另一端顶撑连接于所述临时支撑架的侧面。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用于超高层建筑的顶升平台箱梁支撑施工方法,所述超高层建筑内包括剪力墙、顶升平台以及设于所述顶升平台底部的箱梁,所述箱梁的端部设有支撑牛腿,剪力墙对应所述支撑牛腿形成有支撑端,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至少一个所述箱梁的支撑牛腿所对应的剪力墙位置形成洞口;在所述洞口位置设置临时支撑架以顶撑所述支撑牛腿。本专利技术顶升平台箱梁支撑施工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在剪力墙上对应箱梁的某一端所形成的洞口,并在该洞口上设置临时支撑架以顶撑该箱梁,以此形成新的支撑方式,从而有别于在剪力墙上形成支撑端(例如预留孔洞)的现有做法,使得箱梁支撑更加稳定安全。优选地,上述顶升平台箱梁支撑施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临时支撑架的两侧与所述剪力墙的洞口之间连接水平顶撑装置,述水平顶撑装置包括钢板座以及顶撑梁,将所述钢板座预埋于所述剪力墙的洞口的侧面,将所述顶撑梁的一端水平焊接于所述钢板座上,将所述顶撑梁的另一端顶撑连接于所述临时支撑架的侧面附图说明图1为支设于剪力墙上的平台箱梁遇到连梁下洞口的正立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对应图1中上组平台箱梁第一种悬空支撑状态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对应图2所示状况本专利技术用于超高层建筑的顶升平台箱梁支撑结构中第一实施例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在图3基础上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对应图2中上组平台箱梁第二种悬空支撑状态的俯视示意图;图7为对应图6所示状况本专利技术用于超高层建筑的顶升平台箱梁支撑结构中第三实施例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对应图7中单牛腿型钢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在图7基础上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对应图9中单牛腿型钢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实施例一: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超高层建筑的顶升平台箱梁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中,剪力墙2上通过预留洞口99分别支设有上组顶升平台箱梁1和下组顶升平台箱梁1’,在右侧的剪力墙2上形成有剪力墙洞口3,上组顶升平台箱梁1的右端恰好位于剪力墙洞口3的高度范围内进而位于该组顶升平台箱梁1的右端牛腿10悬空,而下组顶升平台箱梁1’的两端则分别支设于剪力墙上对应开设的预留洞口99内,如图3,为解决箱梁牛腿悬空的问题,本申请在剪力墙洞口3上设有临时支撑架4以顶撑上组平台箱梁1。具体地,如图2,上组顶升平台箱梁1包括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且相互平行的第一箱梁11以及第二箱梁12,第一箱梁11以及第二箱梁12的右端牛腿10均悬空,结合图3,在该呈矩形的剪力墙洞口3的底面支设有一格构柱支架4,将该格构柱支架4的顶端顶撑于第一箱梁11以及第二箱梁12的右端牛腿10。同时,结合图4,为进一步保证该格构柱支架4的稳定性,在格构柱支架4的两侧与剪力墙洞口3之间连接有水平顶撑装置5,该水平顶撑装置5包括钢板座50以及顶撑梁52,将所述钢板座50预埋于所述剪力墙洞口3的侧面,将所述顶撑梁52的一端水平焊接于所述钢板座50上,将所述顶撑梁52的另一端顶撑并螺栓连接于临时支撑架4的侧面。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剪力墙洞口3的高度范围内具有上下两组顶升平台箱梁,上组顶升平台箱梁1包括一端悬空的所述第一箱梁11以及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超高层建筑的顶升平台箱梁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超高层建筑的顶升平台箱梁支撑结构,包括顶升平台以及设于所述顶升平台底部的箱梁,所述箱梁的端部设有支撑牛腿,所述超高层建筑的剪力墙对应所述支撑牛腿形成有支撑端,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箱梁的支撑牛腿所对应的剪力墙位置形成洞口,所述洞口位置设有临时支撑架以顶撑所述支撑牛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超高层建筑的顶升平台箱梁支撑结构,包括顶升平台以及
设于所述顶升平台底部的箱梁,所述箱梁的端部设有支撑牛腿,所述超高
层建筑的剪力墙对应所述支撑牛腿形成有支撑端,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
所述箱梁的支撑牛腿所对应的剪力墙位置形成洞口,所述洞口位置设有临
时支撑架以顶撑所述支撑牛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平台箱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临时支撑架为格构柱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升平台箱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剪力墙的所述洞口的高度范围内具有上下两组所述箱梁,所述格构
柱支架上宽下窄,进而,所述格构柱支架的上端支撑于上组所述箱梁下,所
述格构柱支架的下端支设于下组所述箱梁之间的所述洞口底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平台箱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临时支撑架包括设于所述洞口底面上的底座以及固设于所述底座
上的立杆,所述立杆的顶端设有一水平支托,所述水平支托的一端支撑于所
述支撑牛腿下,所述水平支托的另一端延伸支撑于所述洞口内凸伸出的支撑
剪力墙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升平台箱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剪力墙的所述洞口的高度范围内具有上下两组所述箱梁,所述底座
设于下组所述之间的所述洞口的底面上,所述立杆斜撑连接于所述水平支托
与所述底座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亓立刚苏亚武刘鹏周洪涛柯子平裴鸿斌于海申袁广鑫汤淼康晋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