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水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2095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3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水分离器,尤其是指一种油水分离器。包括外壳,所述的外壳中设有油水分离滤芯,所述的外壳的上部设有与外壳相紧固的容器头,所述的容器头的上部设有活塞压差计,所述的容器头的一端中设有进液口,所述的容器头的另一端中设有出液口。一种油水分离器结构紧凑,简化操作,性能出色。

An oil-water separa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oil-water separator, in particular to an oil-water separator. Including the shell,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separation filter, the upper part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container head fastened with the shell, the upper container head is arranged in the piston manometer, one end of the container head is arranged in the liquid inlet, the other end of the container is arranged in the head the liquid outlet. An oil-water separator is compact in structure, simple in operation and excellent in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水分离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水分离器,尤其是指一种油水分离器。
技术介绍
现阶段的油水分离器,使用效果相对不理想,无法满足需求。中国专利201310375224.6,公开一种一种油水分离器,包括有分离器本体,所述分离器本体内设有过滤室,所述分离器本体上设置有油水混合液进口、出油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油口设置在所述分离器本体的顶部;所述分离器本体一侧设置有电动机和柱塞泵,所述电动机和所述柱塞泵传动连接,所述电动机与电控箱电连接,其特征在于:具有两个所述分离器本体,两个所述分离器本体为第一分离器本体和第二分离器本体,所述柱塞泵与所述第一分离器本体的油水混合液进口连通,所述第一分离器本体的出水口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设于所述第一分离器本体的出水口和所述第二电磁阀之间;所述出水管和所述第二分离器本体的油水混合液进口之间连接有第一支管,所述第一支管与所述出水管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一分离器本体的出水口和所述第一电磁阀之间,所述第一支管上安装有第三电磁阀;在所述出水管上于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之间连接有水质监测仪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二分离器本体的出水口与所述出水管和所述水质监测仪相连通,所述第二支管上连接有第四电磁阀;所述水质检测仪、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和所述第四电磁阀分别与所述电控箱电连接。此结构复杂,体积较大,使用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分离效果出色的一种油水分离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油水分离器,包括外壳,所述的外壳中设有油水分离滤芯,所述的外壳的上部设有与外壳相紧固的容器头,所述的容器头的上部设有活塞压差计,所述的容器头的一端中设有进液口,所述的容器头的另一端中设有出液口;所述的油水分离滤芯的底部与外壳间形成积水槽;所述的油水分离滤芯的聚结层内壁与油水分离滤芯的分离层外壁间形成排水通道,所述的排水通道与积水槽相连通,所述的油水分离滤芯的分离层内壁形成与出液口相连通的出液通道,所述的出液通道与积水槽相连通;所述的油水分离滤芯的聚结层的外壁与外壳的内壁间形成与进液口相连通的进液通道,所述的进液口与积水槽相连通;所述的外壳的底部设有排水阀,所述的油水分离滤芯的上部与容器头间设有弹簧;所述的外壳的上端套有与容器头相紧固的槽式法兰。作为优选,所述的外壳的底端设有螺纹视镜和接地接口,所述的外壳的底部与积水槽相连通,所述的积水槽的直径小于外壳的直径,所述的油水分离滤芯的底部与外壳间、外壳与容器头间分别通过密封圈密封定位。作为优选,所述的容器头中设有放气阀和堵头,所述的容器头上部的四角分别设有手拧螺栓,所述的手拧螺栓穿过容器头与槽式法兰相紧固。本技术提供一种油水分离器,结构紧凑,简化操作,性能出色。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油水分离器,包括外壳1,所述的外壳1中设有油水分离滤芯2,所述的外壳1的上部设有与外壳1相紧固的容器头3,所述的容器头3的上部设有活塞压差计4,所述的容器头3的一端中设有进液口5,所述的容器头3的另一端中设有出液口6;所述的油水分离滤芯2的底部与外壳1间形成积水槽7;所述的油水分离滤芯2的聚结层8内壁与油水分离滤芯2的分离层9外壁间形成排水通道10,所述的排水通道10与积水槽7相连通,所述的油水分离滤芯2的分离层9内壁形成与出液口6相连通的出液通道11,所述的出液通道11与积水槽7相连通;所述的油水分离滤芯2的聚结层8的外壁与外壳1的内壁间形成与进液口5相连通的进液通道12,所述的进液口5与积水槽7相连通;所述的外壳1的底部设有排水阀13,所述的油水分离滤芯2的上部与容器头3间设有弹簧14;所述的外壳1的上端套有与容器头3相紧固的槽式法兰15。所述的外壳1的底端设有螺纹视镜16和接地接口17,所述的外壳1的底部与积水槽7相连通,所述的积水槽7的直径小于外壳1的直径,所述的油水分离滤芯2的底部与外壳1间、外壳1与容器头3间分别通过密封圈21密封定位。所述的容器头3中设有放气阀18和堵头19,所述的容器头3上部的四角分别设有手拧螺栓20,所述的手拧螺栓20穿过容器头3与槽式法兰15相紧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油水分离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的外壳(1)中设有油水分离滤芯(2),所述的外壳(1)的上部设有与外壳(1)相紧固的容器头(3),所述的容器头(3)的上部设有活塞压差计(4),所述的容器头(3)的一端中设有进液口(5),所述的容器头(3)的另一端中设有出液口(6);所述的油水分离滤芯(2)的底部与外壳(1)间形成积水槽(7);所述的油水分离滤芯(2)的聚结层(8)内壁与油水分离滤芯(2)的分离层(9)外壁间形成排水通道(10),所述的排水通道(10)与积水槽(7)相连通,所述的油水分离滤芯(2)的分离层(9)内壁形成与出液口(6)相连通的出液通道(11),所述的出液通道(11)与积水槽(7)相连通;所述的油水分离滤芯(2)的聚结层(8)的外壁与外壳(1)的内壁间形成与进液口(5)相连通的进液通道(12),所述的进液口(5)与积水槽(7)相连通;所述的外壳(1)的底部设有排水阀(13),所述的油水分离滤芯(2)的上部与容器头(3)间设有弹簧(14);所述的外壳(1)的上端套有与容器头(3)相紧固的槽式法兰(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的外壳(1)中设有油水分离滤芯(2),所述的外壳(1)的上部设有与外壳(1)相紧固的容器头(3),所述的容器头(3)的上部设有活塞压差计(4),所述的容器头(3)的一端中设有进液口(5),所述的容器头(3)的另一端中设有出液口(6);所述的油水分离滤芯(2)的底部与外壳(1)间形成积水槽(7);所述的油水分离滤芯(2)的聚结层(8)内壁与油水分离滤芯(2)的分离层(9)外壁间形成排水通道(10),所述的排水通道(10)与积水槽(7)相连通,所述的油水分离滤芯(2)的分离层(9)内壁形成与出液口(6)相连通的出液通道(11),所述的出液通道(11)与积水槽(7)相连通;所述的油水分离滤芯(2)的聚结层(8)的外壁与外壳(1)的内壁间形成与进液口(5)相连通的进液通道(1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火赵建云王建忠廖能益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佳航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